20241004持续学习,向家校协作更深处迈进……
持续学习,向家校协作更深处迈进……
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中心小学 梁娜茹
十月一日,国庆佳节,举国同庆。
我们网研社家校协作项目组的师生,也在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为祖国庆贺、加油——下午三点,家校协作项目组的第二次课程准时开课了!本次课程继续由导师杨老师为我们做主题为《家校协作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探索》的分享。
杨老师先是提出当下家庭教育的问题,比如亲子观、成才观、儿童观和家长最为困惑的几个问题,引发我们的思考。再从我们为什么要提家校协作入手,在家校协作领域又给我们补上了重要的一课,让我获益匪浅。
我们为什么要提家校协作?因为社会在发展,我们终将会面对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问题。就拿我们学校来说,今年学生的心理测查结果与2023年的心理测查结果相对比,就会发现心理预警的人数明显增多,有的班级竟然达到了35%。
在问题描述部分,杨老师为我们列举了目前出现最多的青少年问题有:
1.文化问题;道德问题;价值观问题;理想信念问题。
2.心理问题;网络问题;安全问题;婚恋问题。
3.违法犯罪问题;不良行为问题;学业问题。
在心理问题方面,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又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学习、“自我”等不同的方面。
问题产生了,我们就要去搞清楚问题出现的原因。讲座中国,我们还了解到了青少年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家庭功能的弱化与缺失 梁娜茹
家庭功能不健全:家庭教育方式;家长群体素质;家教、家风、家训、家规不能得以传承和弘扬……
2.学校教育的偏差与漏洞
重智轻德;课堂教学观念陈旧,形式落后;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课外、校外活动不够,场所缺少……
3.社会的偏轨与浸染
社会风气;文化侵略;精神文明弱化……
上学期我校五年级一女生兰兰(化名),学习成绩还可以,可是突然就不上学了,而且还伴随着自残行为。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除了进行家访,获得一定的资料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去发现孩子成长过程的一些关键事件与她目前这种症状之间的关联。
找到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给出科学的对策。这更是一项大工程,也是目前我的薄弱环节,我亟需补上的一课。我也期待着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在这方面能有所长进,有所突破。
另外,杨老师提到的家庭建设、家庭教育问题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影响深远。细想,我在家庭教育这条路上的行走,几乎也是跟《中华人民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同步的。
听了杨老师的讲座,有三方面对我的触动比较大。
一、 教育追问
在讲到学习是需要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时,杨老师提出要养成思考的习惯,要学习教育哲学,面对一个问题,要会不停地追问。是啊!正是有了不停地追问,才能把问题引向更深层,找到产生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这样才能研究出治标更治本的对策。杨老师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二、 家教理论
前些日子,杨老师一听说我也给进行家教讲座,就让我把我的课件发给他看看。在这次杨老师的授课中,讲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时,也提到了我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并指出我是家庭教育讲座中,大体都是给家长传授一些家教的方法。而这些是肯定不够的,还要把一些家庭教育理论深入浅出,用合适的方式讲给家长。
杨老师的指导又为我今后的家庭教育工作指明了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确,不到要让家长知道怎么做,也要让家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 持续学习
杨老师的讲座接近尾声时,杨诗云老师提出了一个小问题:《温公家范》是一本什么书?说真的,我对这本书也没有任何了解,甚至是在杨老师的课上,我才第一次听说这本书。经杨老师解释,我才知道这本书原来是北宋名臣司马光的著作,被历代推崇为家教的范本。可我,却孤陋寡闻到这般地步!要持续学习,才能多补一些欠缺的知识,才能缩短自己的大家的距离。
“学到常识,有教育自知,以后在学习工作中主动践行;坚定信念,汲取家庭建设、家庭教育的智慧,用心做教育。”是杨老师本次课程设置的两个教学目的,这也是我加入家校协作项目组的初心。
《礼记•学记》中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我知道,在今后的课程学习中、工作中,我肯定还会遇到更多的不知道或者不明白。但我幸运的是有杨老师的引领,有团队的携手,我也一定会跟着大家的步伐,持续学习、不断反思、自我反省,不断努力钻研、更新自己、充实自己,向着家校协作更深处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