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游戏做情绪教养—《如何做好孩子的情绪教养》4

2019-05-10  本文已影响0人  羊小小008

001照镜子游戏

和孩子一起在镜子前做各种表情,并对自己所做的表情进行解说。比如“这样是高兴,看我的嘴角是上扬的”。对一些用表情无法诠释的情绪,可以加入肢体语言。当孩子对表情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就可以带着孩子去观察其他人的表情,猜测他们当下的情绪。通通过这个游戏孩子可以学会察言观色,提高对别人情绪的敏锐度,也会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情绪都可以用表情和动作体现出来。

002“我的感觉”游戏

准备4张扑克牌大小的卡片,在上面画上高兴、生气、悲伤、难过四种表情,不用画得很逼真只要能认就可以。参与游戏的人最好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宝宝一起围坐一个圈。,这时第一个做游戏的人,拿起一张能够代表自己当下情绪的卡片放在自己胸前,对大家描述自己的情绪,并说明理由。比如“我很高兴,因为今天宝宝跟我说妈妈我爱你”。接下来由旁边的人再拿起一张卡片,依次进行。

做这个游戏的好处:一是可以让孩子明白每一种情绪背后都是有原因的;二是孩子会发现同一种情绪会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相反的同样的事或物对于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003“他的感觉”游戏

这个游戏是在“我的感觉”这个游戏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游戏的道具和形式与“我的感觉”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这个游戏需要游戏参与者来描述自己身旁的人他的情绪是什么。比如宝宝会拿一张难过的表情对妈妈说,我觉得妈妈今天很生气,因为妈妈烫的新发型爸爸没有发现。这时被解读情绪的人,要对于孩子的这个解读进行肯定或者否定。如果解读正确妈妈要说“是的,你说对了,我很生气”;如果解读错误,妈妈这时候应该说“不是哦,妈妈今天没有生气,因为妈妈对爸爸最体谅”。然后大家依次对他人的情绪进行解读。

在这个确认跟回答的过程中,孩子会慢慢发现,人似乎是有“表面情绪”和“真实感受”的 ,而且这二者有时会不一至。通过这个游戏的强化孩子会越来越多的留意周围的人正在经历什么、发现什么。玩到后来,孩子判断别人表情不在依赖表情,而是越来越依赖他对别人真实情绪的观察和了解,对于步入社会的孩子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004“情绪经验叙说”游戏

这个游戏开始的前提孩子能够比较熟练的表达自己感受和理解别人的情绪。这时,我们将代表情绪的卡片扣在桌面上,参与游戏的人随机抽出一张卡片,然后按照卡片上的表情说一个“我最……的经验”。比如说你抽到高兴,那你就要说一个“我最高兴的经验”。

你会听到很多秘密,很多你从来不知道的孩子或家人正在经历或曾经经历的事情。而孩子述说的过程,就是在进行情绪调节了。

在孩子有负面的情绪描述时,可以问“妈妈把你的玩具送给别的小朋友你很难过,你是怎么才能变得不难过的呢?”来引导孩子往解决问题的策略上去想. I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