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字集a1f594e7e302散文

大学里的小老师(二)

2019-11-27  本文已影响0人  a王呆呆

确切的说关老师不应该算小老师,虽然她同样年轻,同样愿意和同学们在一起。这与关老师教的课程有关,她是我们的必修课-----思想品德课,俗称德育课的老师。是个不怎么讨喜的角色,所以年轻的关老师就独当一面了。

 这门课听起来就很不招人待见。你想啊,刚刚从父母的教导中脱离,可以自由生活了,谁愿意再有一门告诉你这不好,那不能做,你应该怎样怎样的课程,再加一个可以名正言顺教导你生活的老师呢?可是,必修课,怎么办呢,可想而知我们是多么心不甘情不愿地走进教室的。想想古板的老师,老生常谈的内容就无聊,于是乎准备了可以消遣的小说,抢占了靠边靠后的座位,准备熬过两节课。

关老师的第一节课就深深吸引住了同学们。刚脱离把早恋视为洪水猛兽的中学时代,同学们对于爱情话题都兴趣盎然,有一肚子话要说。关老师一上来就打到同学的兴奋点上,她让大家自由发表对于爱情的看法,描述自己认为的美好的爱情的样子,讲看到听到过的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大家表达的畅快淋漓,热血沸腾。然后她再总结归纳,说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带领大家一起朗诵舒婷的《致橡树》。她完全脱离课本内容,大部分时间是在和大家互动聊天。两节课下来大家意犹未尽,不想离开。我这个不喜欢诗歌的人,也喜欢上了舒婷这首诗,至今如此。

 此后的德育课甚至成了大家盼望期待的课程。因为不知道这节课会讨论什么话题,有的话题甚至是同学们对于当前热门社会话题有想法,想表达建议老师下节课专门讨论的。比如说: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看法等。可能并不会有什么统一或确切的答案,但表达了,思考了,还可以从他人那里得到启示,关老师再适当加以引导,普遍会从心底升腾起一股向上的力量。

 其实现在想起来,关老师依然是按照大纲在教学生的。关于爱国主义,她仅就鲁迅先生的《我以我血见轩辕》就上了两节课,关于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她引导大家读季宇的《风流歌》,让大家认清什么样的青春是引以自豪的。课堂上常常是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欢声笑语。就从我们这些同学目前很正的三观来看,关老师的教学是非常成功的。这门不受欢迎的课也确实有它存在的意义。

关老师还是个挺可爱的老师。她住在学校边上,会接受邀请到学生宿舍聊天,也会带学生到自己家里去玩。我们甚至在她家看到过她和爱人之间互赠照片上写的情话。我们曾经组织过一次最大规模的出行,足有二十多人。本来是连关老师七、八个人一起去茅山玩,结果消息在宿舍、老乡、同学之间传递,就不停有人要加入,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关老师受欢迎的程度。为避免不可收拾,人员停止在二十多人,不再接受申请。于是就有了大学期间人员最不熟(有的人相互不认识),过程最坎坷(误车,下雨,分批次走,绕弯路等等),同时也是记忆最深刻的出行。

 德育老师在大学里肯定不是最受重视的老师,但关老师一定算是我大学期间最受学生欢迎,真的对我们的人生有指引作用的好老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