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岁月忽已晚
她一生默默无闻,她的丈夫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作家。同时她一生凄苦,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从生至死。
她叫朱安,她的丈夫是文学大师鲁迅先生。

1901年,鲁迅的母亲贸然“请庚”,朱家与周家【鲁迅,原名周树人】订下了他们一世的姻缘,这段姻缘最终成为鲁迅、朱安以及后来出现的许广平一生的枷锁。
多少次重温旧梦时还会想起他不凡的见识,优雅的谈吐。朱安初次见鲁迅时,只见他穿了一件月白色的长褂,那时候的鲁迅还是刚刚留学归来的学子。
看少年,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
我本是不信的,直到遇见你。
鲁迅之于少女时期的朱安便是这样的存在。

朱安大鲁迅三岁,是个传统的中国女性。在那个时代,朱安无疑是好媳妇的最佳人选。大字不识,缠脚,会煮饭,会缝纫,这便是朱安。
不知是对命运的反抗,还是对这位长相平庸的妻子之嫌弃,鲁迅在次年三月离开了中国去日本求学。
他忘却了家中的琐事安心求学,跌跌撞撞中他看见了中国同胞的麻木不仁。后来他明白,真正需要医治的是人心,于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也因此成为文学界的先驱人物。
1906年,朱安嫁给了她朝思暮念的那个男人。鲁迅的母亲生病为由要求鲁迅娶了这个其貌不扬的女人。
新娘脸色枯黄,高额头,颧骨突出,眼神黯淡无光,丝毫没有青年人的活力。
鲁迅在母亲面前扮演着一个孝顺的儿子,可面对这个女人却始终冷漠以待。冷漠,这是一个比陌生听起来还要陌生的词语。面对陌生人我们尚存一丝温柔,对待妻子却选择了漠视,这是鲁迅先生最大的无情。
1909年,是朱安充满希望的一年,鲁迅从日本留学回来。朱安安慰自己,没关系,只要他平安回来,总归是有希望的。
鲁迅先后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绍兴中学当教员。他很少在家过夜,偶尔回家时也是行色匆匆,手里抱着几本书。似乎家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固定的旅馆。鲁迅不知道,在他沉浸在书海时,有一个女人总是默默看着他,尽管他的眼里不曾有她。
朱安是自豪的,因为她的丈夫是周树人,万千少女心中的梦。本以为他的人是属于她的,她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

许广平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女孩子,新时代赋予了她自由恋爱的思想。每次她到鲁迅的居所,他的眼睛总透露着几丝亮光,这是朱安不曾见到过的。
后来许广平和鲁迅住在了一起,并且生下了孩子。朱安不恨许广平,甚至有些感谢她的到来,是她带给了鲁迅快乐,这些都是她无法给予的。
一九三六年深秋,日本占领东三省。朱安接到许广平的一封信件:“先生逝世于十月十九日上午五时十五分”,她泪流不止。他活着她还有希望。可是死亡是最大的阻碍,那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朱安,好生过。”
时光垂垂老矣,你是否还记得有那么一个女人存在于浩荡的历史长河中?有人把她当做鲁迅一生的败笔,也有人为她申诉。在朱安的内心深处,鲁迅永远是那道无法触及的光。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