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学诚法师
2018.02.26-2018.03.10
1996年生于中国福建仙游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智慧决定人生的成败,愿力决定人生的始终。
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一句话,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
佛法讲因果,这点非常重要。
不忘初心,长省思。
我们去了学校,自己要认真用功,用用心读书,接受老师的教育,并且按照老师的要求认认真真去完成作业,最后才会有好的成绩。
平常心是道,就是能够如实认识到自己的心,自己内心是什么状态,内心是什么问题,看得清清楚楚,而不是有高有低。
佛法靠什么呢?靠智慧,愿力,智慧决定你的成功还是失败。
智慧具足了,智慧多了,你就会成功。你成功的概率就高。成功的可能性就大。
愿力决定什么呢?愿力决定你的始终,也就是决定着你的开始跟结束。超越自我,超越自我为中心。
发现烦恼的时候就是我们修行的开始。
有信仰才有希望。
对治烦恼念:念经,打坐,研讨,或用佛法来对治自己内心的时候。
学佛的共修,每个人就像一颗火苗一样,星星之火不小心被风吹灭了灭了就不容易燃起来,我们把这些火星一点一点的聚集在一起,变成火把,火炬它会永远在燃烧,永远在发光,能够永远照亮人世间利乐诸有情,那就完全不一样的。这个道理跟一滴水放在大海里面,永不干枯是一样的。
信仰什么?信三宝,信业果,业决定一切。
在自己生命的缘起点上,如何很好地与佛法相应,佛教的本质就是教育,教导,教化所有众生,提升众生精神境界,提高众身道德品质,开发众生智慧宝藏,使众生转凡成圣,转染成净,转烦恼成菩提,迷的世界逐步进入悟的世界,佛教是一种系统的,完整的生命教育,释加牟尼佛就是这个系统,完整生命教育的创始人。
无常是:苦苦,坏苦,行苦。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我们帮助世间解决这些苦难是从原因开始,从教育开始,从心灵的教育,从佛法的系统教育开始,从人的认识从人的价值观方面开始改变,去建立。
因为懒散的原因,我们不能专注我们不能专心,我们不能把有限的,宝贵的片段的时间很好的用在佛法的闻思上面去,
名誉也是如此,-誉之所至,谤亦随之。常言道,爬的高,跌的重。
五欲是指:亦谓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
善法欲能给人带来法乐,五欲只能带来欲乐---欲望的快乐,善法欲是善法的快乐。善法的快乐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快乐,是自己烦恼得到调伏的快乐,是内心得到了智慧,体悟到真理的一种快乐。
柏拉图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贫穷不仅是个人财富的减少,更是个人贪念的增加。
欲的概念: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
于所乐境:就是那些自己比较好乐的境界,自己比较喜欢的境界,自己觉得这些境界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带来快乐的境界。
密勒日巴尊者曾经说过进入佛法之门的第一本就是学习无常,佛陀由四门看到老,病,死和出家沙门这四种人从那时候起,他就真正了解无常。
佛陀内在的愿望不是以五欲的获得为主,不是以五欲的获得快乐,而是拯救天下苍生,普渡众生为乐。
我们内心的念头就如大海里的波浪一样力量非常的强烈,汹涌澎湃。
攀缘就是我们对自己所愿的境界,内心一直不能平静如水,一直在动摇,换一个角度讲,我们的心一直被外境动摇。
学佛法的目的就是究竟离苦得乐,是让我们的心清净,圆满,没有一点点执着,没有一点点染污,心非常有力量,海水可能非常平静,没有一点波澜,但是能够承载巨轮,虽然我们的心平静如水,但力量很大,力量就蕴含在平静当中。
傅大士上台讲金刚经的时候,只把戒尺拍一下就下来了,什么话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讲,把梁武帝搞得莫名其妙?
金刚经中的金刚是一种比喻,是一种力量的比喻 --无所不催,摧断的就是我们的烦恼障,业障。波若智慧就像金刚一样就像金刚一样,能够断我们的业,断我们的烦恼,他这样的举动就是告诉我们,要用佛法智慧的宝剑来斩断烦恼和叶的种子,一刀两断,而不是拿个石头把草压住。只有真正靠智慧,才能够解除我们的烦恼,业障智慧才能够把心转变过来。
我们拥有了一颗分享的心,慢慢自己就得到了,慢慢自己就亨有了--享有智慧,享有慈悲,享有功德,福德资量就会越来越多。
我们人生几十年,每天都在做事,做一件事,就犹如自己再看一场球赛,自己再踢一场足球一样,不论输和赢,都要以分别心,平等心和清净心去对待,不要被外在的,暂时的,不真实的输和赢,胜与败,是与非等影响了自己的心态,困惑了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内心越来越无名,越来越黑暗。
一个人的痛苦和快乐,欢喜和悲哀都是人的一种情绪,人的一种心情,是内心当中的感受,内心当中的感受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也是非常微妙的,非常深奥的。
樊网经,里面讲到: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就是把所有的人都当成,看成自己的父母,如果我们从无限生命来看待,来推演,这样的一个命题是能够成立的。
佛法是以人为中心,以有情为中心,以一切众生为中心的,他的着眼点是在众生,在人,在人心,在众生心,是从众生的心理去做功夫,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佛法一开始就在这一点上特别关注,就是要指出人性的弱点,指出人性的问题,告诉我们人内心的阴暗面,然后慢慢的去培养光明面,让我们内在的无名状态一点一点的淡化,让我们无知一点一点的消除,智慧一天一天增长,佛性一天一天开显,这些就是我们学佛法的意义和价值,也是人生奥妙所在。
大和尚教诫,我们清除尘垢,清除垃圾,这些尘垢和垃圾是外在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清除内心贪嗔痴烦恼的尘垢。
尤其是学习道次第,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下士道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不生起烦恼,中士道的目的是要让我们断除烦恼,上士道目的就是要断除习气,这就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第一步,不要让我们生起烦恼,第二步要对治烦恼,第三步断除习气。
扫地有五种功德,第一种功德:令自心清净,第二种功德令他心清净,第三种功德众天神欢喜,第四种功德造就猛利的业,第五种功德:死后往生天界。
我们信仰佛教的人,学习佛法的人,就是要时时刻刻,分分秒秒把握时间如果不把握时间,时间很快就会过去了,一直在过去。时间一直在过去,我们没有修行,没有再积聚资粮,就意味着我们不断给自己的生命造成损失,一直在损失。一直在亏损--善业没有得到累积就是在亏损,一直在亏损忽然有一天,我们的生命结束了,死亡了那个时候我们班带不去唯有业随身那时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在修持佛法的时候就是要时时刻刻找到自己最深层次的原因--烦恼。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一师学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