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月夜感怀
单位值夜班,与母亲视频。
我见母亲捂着腮帮子,知道她吃东西又牙疼了,便问她看牙医没有。因为过年回家知道她的牙现在已经咬不了东西了,我一直催她看她又不看。我以为她还在硬挺,结果她告诉我已经去过牙科了,大夫说没办法,治不了,满口的大牙全部松动,只能等着脱落镶牙。
我一阵沉默。
几年前,母亲的牙一直很好。她爱吃苹果、李子,也爱吃瓜子、杏仁,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水果干果。我有一部已经淘汰的手机,里面至今存着一段小视屏,拍的是母亲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坐在老家的沙发上吃玉米。她吭哧吭哧啃玉米粒的样子,看着就能让人食欲大开。
没想到转眼几年光景,她的牙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冷的不能吃,热的不能吃,硬的不能吃,只能吃特定的几样食物。
我说那你每天也要吃一些水果,硬的不行吃软的,凉的不行热一热。
她立马反驳,哪有把水果热了再吃的道理。
我马上火了。
这要是放在以前,我肯定是一顿急头白脸的输出:
“你不吃水果怎么保证每天的维生素纤维素摄入?!”
“之前和你说了多少遍,让你记得睡前刷牙睡前刷牙?”
“早就让你去看牙医,你看看现在!”
“你以为你以为,什么都是你以为!”
......
但是今天我忍住了。
我调整了一下呼吸,用柔和的语气劝母亲要多吃水果,给她讲吃水果的种种好处。
母亲起初还时不时抛出几句满不在乎,后来就不再言语。
我知道,这算是默认了我的意见,最起码今晚默认了。
我想,其实我应该把这个年龄的母亲当成一种客观的存在,就像鸡蛋一样。你会因为鸡蛋掉在地上摔得稀碎而去怪鸡蛋吗?你不会,你只会怪自己的不小心。因为你知道鸡蛋本身就是脆的,这是一种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识而转移。
但这又不代表我们什么都不能做,我们可以在知道客观规律之后去寻找能顺势而为的解决方法。
就像刚才我劝说母亲一样。
她这个岁数的人,很难听进来自小辈的意见,尤其是那种语气生硬的说教和警告。所以我得用缓和的语气,要避免命令式的口吻,要做好用好言好语对母亲进行长期劝说的准备,未来还要多发动她身边的亲友劝她。
时间一长,母亲便能形成自觉吃水果的习惯。
我也只能这么想。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在外地,不能及时照顾老人。要是在家,我能天天给母亲榨新鲜果汁喝,天天到市场挑选又软又小的水果来制作拼盘。一旦发现母亲身体有恙,哪怕是细微的病变迹象,我也能及时带她上医院检查,不至于拖到难以挽回的地步。
从上大学开始,一直到现在,在外打拼这么些年,我还是一事无成,曾自以为天选之子,没想到终是凡人。双亲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走下坡路,我却不能近身照料,徒留声声长叹。
窗外夜很黑,没有月亮,只有几颗孤零零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