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制胜之道:你需要不断走出舒适区,但却要做到这4个稳定
前不久去理发店剪头发,一个发型师在跟店长抱怨:“太苦了,我每天早上10点多上班,晚上11点多下班,工资才5000多块,半年多都没休息的。”
店长批评他:“你这个小伙子太浮躁,之前XX门店缺人手,那边工资给得高,师傅手艺也好。我特意调你过去学习,结果你才待了一年多就不干了。往后我还哪敢推荐你出去?”
发型师撇着嘴说:“一年多时间还短啊?我给他们当了那么久的苦力,都不说给涨点奖金的……”
店长说:“涨工资?就凭你那点儿本事?我们这行多得是十几岁就开始做学徒,一步一步爬上来的,也有不少人每年跑到广州去培训的。你二十多岁才开始干,会的那点儿全都是我们手把手教的,没跟你收学费不错了,凭啥给你发奖金?”
发型师自知理亏,降低了音量嘟囔,“我这叫走出舒适区。”
店长却回应了一句引人深思的大白话:“还啥都不会呢,就敢说自己‘舒适’了?我看你就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走出舒适区”这个概念这几年说得越来越多,但是很多人却对它存在误解。
所谓“走出”,根本上是一个扩大能力边界的状态,意味着你已经能够得心应手地处理当前的工作了。
然而很多人就跟那位牢骚满腹的发型师一样,原本的基本功还不扎实,就开始嫌弃工作苦、工资低,想换到一个钱多事少的美差,却偏打着“走出舒适区”的旗号。
同样是通过跳槽来走出舒适区的两个人,本质上却有着巨大的差距。
以逃离的方式走进新环境的人,每一段跳槽都几乎是从零开始,不仅工作不稳定,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也都极度不稳定;
然而真正在走出舒适区的人,看似从这个岗位换到了那个岗位,要么就是从这家公司换到另一家公司,一直在折腾。但是除了工作的状态不稳定外,他们的职业发展却有迹可循,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发展路线。
生活在高速发展的外部环境中,我们就像是处在惊涛骇浪当中的船只。想要像父辈们那样,捧着铁饭碗稳定地工作几十年绝对是奢望。
如今想要在职场中取胜,正确的做法是不断修炼内功,做到能随着浪潮起伏不断调整自己,以此获得真正的稳定发展。
而职场中的“稳定”,至少包含着4层含义:稳定的情绪、稳定的发挥、稳定的能力积累和稳定的格局提升。
1. 稳定的情绪
工作4年多,我自己成长最大的一点正在于情绪越来越稳定。
刚工作那一年,我待在商务后勤的岗位上,偶尔会遇到一些蛮不讲理的客户。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陷在烦躁的情绪之中,避重就轻去处理其他事情,就是不面对真正的冲突。最后不仅难题得不到解决,情绪化的状态也减缓了个人能力提升。
当时面对领导的批评,我还固执地认为错不在我,却不知道哪怕是面对突发状况,一个人的情绪也会直接影响最终的结果。
经过几年历练,我慢慢学会了戒掉情绪病。
某个周一一大早,领导发来微信通知我不用去公司了,临时工作调整要求我11点去火车站出差。面对突如其来的安排,我没有焦躁地抱怨“为什么不早点通知”“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而是耐着性子做好了任务交接。
任务圆满完成后,领导评价我“成熟稳重多了”,我才意识到情绪稳定带来的福利。
职场上,情绪稳定是必备技能,拆解一下就意味着“就事论事,情绪后置”。
遇到不可避免的突发状况,先解决问题,再合理表达情绪。遇到他人和自己的观点不同,也要撇开情绪讲明自己的想法,一起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不能克服情绪问题,不仅会因为负面情绪影响正常沟通,更会避开成长必经的狭缝,耽误个人发展。
而无论遇到何种状况都尽量保持镇定,快速做出正确反映的过程,其实就是反本能的“情绪管理”。
能够从易冲动的暴脾气,修炼到遇事稳重的淡定状态,这种情绪的转变也是职场人走出舒适区的重要部分。
2. 稳定的发挥
有一段时间我们公司来了两个实习生,小A属于聪明型,小B属于勤奋型,刚入职时小A明显占上风。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办公室里的老员工发现了一些问题——
小A虽然能把一部分任务做到让人惊喜,但是他特别喜欢“挑肥拣瘦”,碰到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无论大家催多少遍,他都吊儿郎当不上心。
相比之下,小B执行任务中虽然时常需要指点,但是他整体能够达到80分的状态,而且不管任务是复杂还是简单,他都能够尽心尽力地办好。
最后大家集体决定留下小B。
因为谁也摸不清小A什么时候会掉链子,什么时候会带来惊喜。
反倒是小B一直稳定发挥,而且踏踏实实,很有上进心。大家都相信:假以时日他一定能够把剩下的20分补齐。
80分的稳定发挥,比时而100分惊喜、时而0分惊吓的感觉,让人更加安心。
对于一个职场人来说,稳定的发挥就相当于你的个人品牌。
如果你不能保证一份工作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你感兴趣且擅长的,那么忽高忽低的水平,只会给别人留下一个你“不靠谱”的印象。
3. 稳定的能力积累
职场人不断走出舒适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稳定的能力积累过程。
比如一个会计初入职场,大多是因为他有财务能力支持。然而公司里需要多方配合,会计更是要面对各个部门,所以沟通表达能力甚至是协调能力也要逐步提高。再往后发展,如果一个普通财务想要升到财务部经理的位置上,这又需要锻炼自己的领导力。
职场人不仅需要进行多维度能力的提升,还需要顺应时代做能力迁移。这两者一个是横向空间维度上的,一个是纵向时间维度上的。哪一个都不能少。
关于能力应随着时间迁移,新精英生涯创始人古典老师举了一个类似这样的例子。
二十几年之前,市场营销人员的主战场是各种各样的广告,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渠道进行宣传。
后来随着互联网发展,搜索引擎(例如百度)上的关键词竞价就变成了重要的推广方式,这时候有个岗位叫做SEO(搜索引擎优化)。
再后来移动端的客户越来越多,再加上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内容平台逐渐兴起,很多广告都开始以软文故事的形式来推广,这让越来越多的公司把营销的重点放公众号的运营上。
近两年,短视频又成为了新的风口,所以很多营销公司又在吸纳短视频制作方面的人才。
如果一个品牌营销人员的能力始终停留在过去,始终跟不上社会环境的变化,做不到持续的能力迁移。那么过去的成功经验,终将会在未来困死他。
一个人的综合能力需要不断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持续积累的过程。你积累新能力的速度越快,在职场上的发展才能越稳定。
4. 稳定的格局提升
朋友小白是一个培训学校的讲师,几个月前她顺利升职到某个分校的副校长,但她却变得格外焦虑。领导力的确是她的薄弱环节,但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她做事的格局仍然停留在讲师阶段。
作为讲师,努力带好每一节课就行了。可是作为分校的副校长,她要面对的却是品牌打造、占领市场份额和招募教师团队。
升职不仅仅需要能力积累,更需要她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爱因斯坦说:我们无法用提出问题的思维来解决问题。
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拗口,但它反映的就是思维格局的问题。
如果小白始终只能站在讲师的角度看问题,那么她要解决的问题就只有学生满意度和成绩提升状况。但是副校长的视野格局需要更开阔,不仅要考虑招生、代课,还要考虑怎么跟竞争企业打交道,怎么扩大企业的知名度。
这个过程,就是稳步提升格局的过程。
稳定的情绪和发挥决定了你是否值得信赖,稳定的能力积累决定了你能否不被时代淘汰,稳定的格局提升决定着你能不能在职场上步步高升。
这四个稳定都需要你不断走出舒适区,也正是经久不变的职场制胜之道。
当你能够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也就意味着你能够扛得住更大的风浪,在风云变化的环境中始终保持住稳定的地位。
稳定地走出舒适区,也就是“稳赢”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