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真正的成功指标:用户数、收入等等都不是

2020-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Leooeloel

这是第四轮 MVP——Promotion 的第二讲,聊聊如何制订出真正有意义的指标,来衡量产品的成功。

上一讲为产品加上了时间维度,聊了产品的生命周期。这一讲,来看看如何才能衡量产品在每个阶段成功与否。

这是决定下一阶段对产品的资源投入应该加大还是缩小的关键。在极端情况下,资源缩小为零,也就意味着要主动终止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了。正确的主动终止意义非凡,产品快生快死,比半死不活要好太多。

指标作弊的泛滥

不只是制订指标的人,哪怕经常完成指标的你,也一定对上面这些投机取巧的做法深恶痛绝。但人性使然,我们不能去正面挑战它。

真正成功指标的原则

第一,衡量指标要在执行开始前制订,而不是过程中根据“做的情况”调整。如果没有重大变化,不可以不断调整目标。如果指标最终总能完成,就失去了意义。开始前制订目标,也就是要提前想清楚退出机制,想清楚终止产品投入的条件。

第二,衡量指标,太虚了很难考核,太实又很容易作弊。这个可以参考 SMART 原则:即指标要具体、可衡量、可达到、和大目标有相关性、有时间限制

得到的成功指标不是用户数、付费用户数、活跃度,而是用户对内容分享的相关数据;

早年支付宝的成功指标不是用户数、支付笔数、支付金额等,而是用户的支付成功率;

网易云音乐的成功指标不是用户数、歌曲数、用户使用时长,而是用户主动评论的相关数据。

对比总结一下,不那么好的指标(虚荣指标),通常是对公司有价值的,而好的指标,是对用户有价值的,我们把它叫做成功指标

真正的成功指标,是可以反映出用户“非受迫、无诱导的成功行为”的。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真正的成功指标”要与正确的业务目标契合

这里需要提一句,虚荣指标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在某些“对外”的场景下,它们也可以用得上。因为虚荣指标往往比较大而泛,容易给人留下印象,所以可以用虚荣指标来谋求建立合作关系、赢得一些关注

而非虚荣的成功指标,才是真实反映成功和价值的指标,是推动增长的隐形引擎。对于团队内部,还是关注这个比较好。

小结

对产品是否成功的判断,太虚的指标难以考核,太实的指标又很容易作弊。为了便于操作,我们还是希望制订 SMART 一些的指标。所以,你需要分清楚虚荣指标与成功指标。

而真正的成功指标可以反映出用户的“非受迫、无诱导的成功行为”。

其实,成功指标的制订,也可以用在非工作领域,对个人来说,读了多少本书,学了多少门课,听了极客时间多少分钟音频,都是虚荣指标。

所以,对于自我成长,应该定什么样的成功指标呢?这个要留给我们自己思考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