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生活】20171026 解读:《围城》

2017-10-25  本文已影响217人  鞍山孙勐

作者介绍

钱钟书(1910——1998)《围城》作者,学者、小说家。江苏无锡人,字默存,号槐聚。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1935年留学英国,就读于牛津大学,1937年入法国巴黎大学进修。1938年回国,先后任教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暨南大学,担教授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散文集《写在人生的边上》,学术专著《谈艺录》、《宋诗选注》、《管锥编》等。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在文学,国学,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

作品简介

《围城》三十年来横贯常销畅销小说之首。《围城》是钱钟书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的经典。小说塑造了抗战开初一类知识分子的群像,生动反映了在国家特定时期,特殊人群的行为操守、以及困惑。从另一个角度记述了当时的情景、氛围。虽然有具体的历史背景,但这部小说揭示的只是人群的弱点,在今天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首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杨绛

作品序言

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角色当然是虚构的,但是有考据癖的人也当然不肯错过索隐的机会、放弃附会的权利的。

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不过,近来觉得献书也像“致身于国”、“还政于民”等等佳话,只是语言幻成的空花泡影,名说交付出去,其实只仿佛魔术家玩的飞刀,放手而并没有脱手。随你怎样把作品奉献给人,作品总是作者自己的。大不了一本书,还不值得这样精巧地不老实,因此罢了。

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权威评论

钟书创作的基调是讽刺。社会、人生、心理、道德的病态,都逃不出他敏锐的观察力。他那枝魔杖般的笔,又犀利,又机智,又俏皮,汩汩地流泻出无穷无尽的笑料和幽默,皮里阳秋,包藏着可悲可鄙的内核,冷中有热,热中有冷,喜剧性和可悲性难分难解,嬉笑怒骂,“道是无情却有情”。

——柯灵

我认为《管锥篇》、《谈艺录》的作者是个好学深思的钟书,《槐聚诗存》的作者是个‘忧时伤生’的钟书,《围城》的作者呢,就是个‘痴气’旺盛的钟书。

——杨绛

《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营造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

——夏志清

为读者提供更为开阔精神的智慧世界的,是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它也许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中展示了最为丰富的知识界众生相和最舒展的文化智慧联想的作品之一。

——杨义

核心内容

《围城》这本书的中文版总共377页大约26万字左右。小编会用大约7000字转述书中精髓,再用1500字解读总结给各位亲!下面小编将为亲转述这本《围城》。即使你没有读过经典文学名著《围城》这本书,也一定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婚姻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但是如果你以为这句话就是本书的全部主旨,那就太辜负作者钱钟书的一片苦心了!围城是钱钟书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他是在1945年到1946年这段非常动荡的战争年代里完成的,据他的太太杨绛女士回忆,当时他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写东西,而且每天只能写500字左右,但是这样一天一天的聚沙成塔,最后竟然也完成了一部20多万字的著作,而且钱钟书的真实身份根本就不是一位作家,而是地地道道的学者!钱钟书从清华大学毕业以后,又去英国牛津大学留学,终身都致力于翻译和文学研究工作,他在学术史上的影响力甚至要盖过他在文坛上的光芒,如果硬要给钱钟书选一部代表作的话,那么其实《围城》是不够格的,因为无论是《谈艺录》《宋诗选注》,还是《管锥编》,这些研究专著都更加光彩夺目,而且你知道吗?甚至还有一门专门的学问来研究钱钟书在国学和文化批评等方面的成就就叫做钱学。

写书或者说写小说,对于大学者钱钟书来说,顶多只能算是一种兴趣爱好,但是有时候才子的顺手拈来,却胜过平庸之辈的呕心沥血,这部偶然之间的兴趣之作在文坛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虽然在起初发表的30年时间里,他始终都是一本禁书,很少有人问津,但是自从1980年重印之后,他不仅超级受到读者的欢迎,屡次被重印,而且还得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等等许多版本在全世界各地流传,即使是在小说已经出版了70年后的今天,你还是能常常在小说畅销书排行榜上看到《围城》的身影。围城之所以能这么受欢迎,跟他独特的语言风格是绝对分不开的,钱钟书挖苦别人的才能几乎是没人比得上的,而且几乎每一句讽刺都能够不偏不倚地戳中读者的笑脸,即辛辣又幽默,用今天的话来说,他绝对算得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民国段子手,现在我们就来仔细的读一读这部有趣的小说。

当我们翻开小说第一页的时候,仿佛看到作者给我们画了一幅油画,浩瀚的印度洋上漂着一艘法国邮轮,主人公方鸿健刚刚留学毕业乘坐轮船回国,当时正是1937年一个尴尬的年份,抗日战争尚未打响,但是中国社会却早已不复原来的模样,在这样不新不旧的尴尬年代里,主人公却恰恰拥有一个不中不洋的尴尬身份一一留学生。当时的留学生跟今天的留学生绝对不相同,因为在当时有机会并且有经济条件出国深造的人本来就极为罕有,更何况还要有胆识,肯到那遥远未知的外国去犯险,但是当时的留学生和今天的留学生又面临很多相似的问题,海外知识分子回国以后,往往都会发现自己与本土文化变得格格不入,不仅会感到彷徨迷失,甚至还会陷入无法自拔的孤独,作者钱钟书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是一名留学生。

1935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庚子赔款公派留学生,这个庚子赔款留学生项目听起来普通,实际上非同小可。他几乎撼动并改变了整个近代中国的教育格局,著名的詹天佑、陶行知、竺可桢、赵元任都曾经是庚子赔款留学生,这个庚子赔款是怎么回事儿?八国联军侵占紫禁城,逼着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赔偿四亿五千万两白银给各国,这笔钱就叫做庚子赔款。可是出乎意料的是,美国人竟然说赔的钱太多了,你并没有看错,是的,他们居然就是说赔的钱太多了,而且还要返还一部分给中国,而这部分钱就用作每年的公派留学生费用,从中国拣选优秀的青少年去世界各地留学,这件事情确实匪夷所思,但是不管怎么说,钱钟书和其他中国的青年才俊们正是凭借着这个契机,才获得了留学的机会,这段经历也改变了他们许多人的一生。

当时钱钟书后来的太太杨绛刚刚与他相恋不久,就毅然决定跟他一起去英国,而且杨绛那可是自费留学的,可见一片痴心,留学的虽然是一小撮人,但是这一小撮人的经历就像是一个极为精彩的万花筒,透过它仿佛能够照见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人生百态,在围城这本书中留洋归来的钱钟书塑造了一个同样留洋归来的小说主人公方鸿健,整本书写的都是这个方鸿健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不仅不“高大上”,而且还鸡零狗碎,甚至让人啼笑皆非,那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方先生的奇妙经历,伴随着它的奇妙经历,我们还将会看到钱钟书在这部书里深深预埋的人生智慧,不过智慧太多太深刻了,我们今天就只挑选两个最重要的主题来讲。第一个主题:世间的四种爱情,第二个主题:人生的三座围城,我们先说人生的四种爱情,有人可能会说难道爱情还分这么多种类?不错,主人公方鸿健不仅深谙这种分类,还亲身经历过其中的每一种爱情,真是让人羡慕,这方鸿健是一个运气好到爆炸的青年人,他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是前清的举人,虽然清朝不复存在之后,这个举人自然也就成了虚头衔,但是这却没有熄灭老父亲心中希望家族后人通过读书来光耀门楣的火种,他费尽了心思供方鸿健去读大学。

为什么要说方鸿健运气好到爆炸?因为他除了有一位举人父亲,还有一位银行家岳父,方鸿健很小的时候,他和银行家的千金就被指腹为婚了,岳父因此一直出钱资助他求学,这份运气可真不是吹的,就在方鸿健大学快要毕业,不得不返回家乡迎娶素昧平生的未婚妻的时候,她这个未婚妻居然病死了,方鸿健就像是死刑犯蒙获恩赦,急忙写了一封悼亡信给岳父表示安慰,结果他这个岳父被他深深的感动,把原先准备办婚礼的钱都拿出来供方鸿健出国留学了,从此方鸿健就像一只小鸟一样快活地飞走了,展开了他曲折离奇的情感经历,岳父真的是用自己女儿的嫁妆成全了方鸿健的四段爱情,很多人读《围城》都会把它当作一部爱情小说来读,这当然不算错,因为纵观整部小说,方鸿健的身边从来就没有缺少过女人,但是实际上,钱钟书想要说的却又不仅仅是爱情这回事儿,不过不管怎么样吧,我们首先都必须来看一看方鸿健桃花朵朵的人生中究竟遇到了哪些风姿不同的女人。

方鸿健的艳遇从回国的船上就已经开始了,同船的有一位鲍小姐,那简直是男人心目中最完美的女友,和家乡那些保守无趣的风景不同,该报小姐身姿丰腴,穿着大胆,性格泼辣,而且还特别懂得男人的心思,虽然这鲍小姐早已经订婚,但是却并不妨碍与同船的方鸿健共度两三天销魂的时光,初尝女人滋味的方鸿健自然是被勾去了魂魄,爱的是忘乎所以呀,可是随着船靠码头,快乐的旅程也不得不画上句号了,刚一蹬岸这位鲍小姐立刻就像没事儿人一样投向了未婚夫的怀抱,一切发展得如电光火石一样迅猛,却又像被人掐住了喉咙一样,戛然而止,方鸿健久久不能超脱世外。他回过头来才猛然认识到,自己不过是人家旅途中的一件调味品,这就是方鸿健的第一段情,也许你要说了,这根本就算不上爱情吧,只不过是一段一夜情的经历罢了,况且咱们的主人公也没吃什么亏呀,至多是两不相欠,然而实际上对于一个爱情的门外汉来说,伴随着性爱的刺激和心跳,那种被玩弄和被伤害的感觉足以令人痛彻心扉,如果说甜蜜是爱情的主旋律,那么痛苦更是这段主旋律中的最高音,让我们姑且称这段不太完美的短暂爱情为情欲之爱吧!

这波未平那波又起了,方鸿健的第二段爱情紧随其后几乎是无缝衔接,苏文纨是方鸿健的大学同学,跟方鸿健乘坐同一艘船归国,这个苏小姐跟前一位鲍小姐迥然不同,是一名大家闺秀,同时也是货真价实的留洋女博士,留洋女博士不仅在当时十分罕见,就是放在今天来看也算得上是凤毛麟角,然而就是因为学历太高,容易让人产生高攀不起的自卑,苏小姐在婚恋市场上也被划归为大龄剩女一列,我们想想看,今天我们多少还嫌女博士大龄,放在当时那个社会,通常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就要拜堂成亲了,一个留洋归来的女博士,那是该有多么的难嫁,苏小姐自己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他想尽了一切办法,想要委身于条件看上去还不错的方鸿健,他的确也是真心的喜欢方鸿健,但是同时又害上了一种治不好的高冷病,太过于矜持,也实在太爱耍心计了,她甚至故意挑起方鸿健与另外一名追求者之间的矛盾,想让两个情敌为了自己争风吃醋。女人们最盼望的事情莫过于有两个男人能够为了自己打的头破血流,被两个人同时追,却又不知如何取舍,这恐怕是恋爱中最令女人不可自拔的桥段,看来并不是近年来的韩剧里面才有这样的套路,中国早在80年前就已经悄悄流行过了。

这个方鸿健虽然也喜欢苏小姐,但是还没有达到愿意跪舔的程度,苏小姐越是用心良苦的设计,越是发自内心的排斥,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段爱情就是苏小姐活活给折磨死了,这一段表面上看上去最为登对的爱情,男博士配女博士,乡绅公子配大家闺秀,但是别人眼中的天作之合却抵不过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有好感并不等于爱的痴狂,合适也只不过是爱情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第二段爱情又是无疾而终,我们总结概括一下,把这称为门当户对的爱吧!  很快方鸿健又迎来的第三段爱情,也是整部小说中最为浪漫美好的一段,读到这里读者可能会纳闷:方鸿健这小子运气怎么这样好?有的人一直是单身狗,但是文中的方鸿健却偏偏桃花运一直没有断过小编倒是想提前安慰你一下,其实这段最美好的爱情到最后也没有落什么好下场,方鸿渐在之前那位苏小姐的会客厅里遇到了她的一生挚爱,苏小姐的表妹一一唐小姐。这个唐小姐和外面的那些妖艳贱货全都不一样,她天真直率,调皮可爱,照比鲍小姐来说她更加青涩,比起苏小姐来说她更加单纯,她就像是一阵清风轻轻柔柔地吹进了方鸿健苦闷的心里。

为了能够跟唐小姐一起吃一顿晚饭,方鸿健从早上起床开始就坐立不安,一整天都没有心思上班,下班以后早早到了饭店等候,又怕唐小姐不会赴约,就连听到有脚步靠近也会心惊胆战,看上去这完全就像是一个初中生的青涩爱情经历,作为风流倜傥阅女无数的方鸿健为什么突然之间就丧失了所有的经验和伎俩,变得这么怂了,看来在真爱面前,再老练的情场高手也会变成幼稚的小男孩,可是......好景并不长......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苏小姐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当然是选择撕碎它,眼看着方鸿健和自己表妹之间你侬我侬,她气的是浑身直抖啊,把方鸿健、鲍小姐之间的风流艳事添油加醋的告诉了唐小姐,并且还加上了许多来自过来人的劝告。这一劝唐小姐果然中计,可把唐小姐劝得是天崩地裂,痛不欲生。无论方鸿健如何对她解释,却再也得不到原先的信任了,一对佳偶就这样在误解中错过了彼此,再也没有见过面。

杨绛曾经说过,其实钱钟书最爱的就是唐小姐,正因为如此,才故意安排唐小姐绝不能够嫁给方鸿健,因为美好的爱情永远只能停留在记忆与想象里,一旦落实到了柴米油盐之中,就会失去原来纯粹的模样,相同的道理,张爱玲也说过,每个男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朵白玫瑰和一朵红玫瑰,无论娶了哪一朵最终都会是遗憾,最完美的永远是得不到的,这就是爱情这个魔人的小妖精最可恨的地方。或许我们也可以为方鸿健的这一段爱情取名为求之不得的爱情,最后的第四段爱情就让人觉得十分亲切了,因为你也许没有机会在旅途中碰上艳遇,你运气不够好,没有门当户对的佳偶,你人生悲惨,至今没有遇到过真爱,但是你一定在生活中遇见过这位孙小姐。孙小姐相貌平平,出身平平,性格平平,可以说一切都平平,她是最普通、也是最真实的一个女人。她和方鸿健是怎么认识的?认识的经历也十分的平平,他俩是同事,这个孙小姐了通常都挺温柔体贴,偶尔的也会有一点尖酸刻薄,方鸿健对她似乎没有太大的感觉,但是也并不十分讨厌,你肯定不会想到几番波折之后,最后成为方太太的竟然恰恰就是这位孙小姐。你问为什么?这怎么可能?

经历了一夜风流,两相别离,三种相思,风流倜傥的方鸿健居然要娶一个路人甲做老婆吗?世上的女人那么多,为什么偏偏娶了人畜无害的,孙小姐?这位孙小姐虽然在别的方面并不擅长,但是在自己的婚姻方面却十分懂得经营,她与方鸿健本来做着相安无事的同事,但这个孙小姐却很会营造暧昧的气氛,以至于让整个办公室的人都误以为他们俩早就是一对儿,本来舆论压力还不至于让方鸿渐就范,但是孙小姐还特地为自己伪造出来一份来自父亲的信,信中言辞激烈的质问她和方鸿健的关系,顺便还催促结婚。这样一来她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舆论压力和父权压力的受害者,恐怕方鸿健最后娶她一半是出于怜悯,另一半也是出于木已成舟的无奈,与其说是孙小姐千方百计的嫁给了方鸿健,不如说是只有孙小姐才是方鸿健最后的避难所,如果不是孙小姐方鸿健最后的感情与婚姻又将落脚于何处?现实也许荒谬、也许残酷,但是他最厉害的一点就是真实的,真实到根本没有人能够有力量去违逆它,让我们就称这最后一段爱情为不可摆脱的爱吧!到这里为止,方鸿健的四段爱情故事都已经讲完了,小说也快翻到了最后。

本文一开始就说过,《围城》并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其实精彩好戏才刚刚开始了。虽然整部小说都是以爱情和婚姻来贯穿情节的,但这却只是线索而已,婚姻也只是钱钟书描绘的三座围城中的其中一座,经历过爱情的人都知道,婚姻的确像是一座城,而且更像是一个牢笼,无数男男女女都为这婚姻这个目的而日夜间程的赶路。不过刚进去就想出来的也大有人在,更有甚者在这座城里是进进出出,最终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往何方,作者钱钟书的妻子杨绛的婚姻既是门当户对,又是情投意合,不过作者本人的幸福经历并不能够改变婚姻这座城池的本质,作者能够站在城里眺望城外,用一双慧眼把这座城看的清清楚楚,他没有开门相迎,也不会拒人于门外,因为作者并不是一个看门人,他对你进不进城并不关心,相反他是一个画地图的人,把这座城的里里外外给你画了个清楚,至于你到底何去何从,全凭你自己来定夺。如果说婚姻之城只是三座围城中的其中一座,那么下面我就要带着你一起去看一看另外两座围城一一事业之城与自我之城。

方鸿健虽然是留学生,但是他在欧洲学习的专业很令人费解。一开始学的还是社会学与哲学,但是后来实在是跟不上,就转而开始学习中国文学,与现在的海外汉学发展情况不同,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一个中国留学生去外国学习中国文学实在是莫名其妙,这还不算,他因为没写完论文,根本就无法正常毕业,于是只得购买了一个假的博士学位证书,带回家来哄骗父母,这位假博士回国之后一共辗转了三个地方,做了三份不同的工作,伴随着每一份工作,你都会看到主人公巨大的变化,这三份工作给他带来的影响甚至要比那四段恋爱来的更猛烈些,《围城》这部小说有一个非常奇妙之处,就是明明写的是80年前的故事,但是在今天看来也丝毫没有任何的隔阂感,不仅几段爱情故事,听上去就像是你的好哥们儿前几天才发生过的事情,连方鸿健在事业上的曲折也让人感到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怪不得经常有人说,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钱钟书笔下的方鸿健。

方鸿健归国以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银行,你可能会好奇一个中国文学系毕业的留学生,为什么会进银行去工作了?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这家银行是方鸿健那还没过门就不幸去世的妻子家的产业,他老岳父一听贤女婿学成归来了,立刻就把他安排进了自己家开的银行里面。与其说是上班,实际上不过是挂个职,这种事情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对吧?无论原来学的是什么专业,本来拥有何种报负,很多人大学一毕业就会被父母拉回家去继承家族产业,或者受父母的安排在家乡谋职。方鸿渐也不能免俗,而且他好像也丝毫不以为俗,不仅在岳父的银行里轻轻松松的上班,而且吃住也都在岳父家里,并且心安理得。其实这还挺让人吃惊的,因为学艺虽然不精,但是方鸿健毕竟接受了欧洲文化的熏陶,法国的革命精神的各种新思潮也必定让他耳濡目染,可是怎么刚刚一回国就立刻倒插门到岳父的银行里面去捧铁饭碗了呢?如果说婚姻的城池对方鸿健来说是一个考验,那么事业这座城池,在他的眼里应该简直犹如一滩黄土矮墙。爱情根本还没来得及看一眼就已经坍塌了,好在战争局势和社会动荡不允许他这么英雄志短,时局逼着他不得不离开上海的温柔乡,随着几个朋友一起奔赴湖南的一个小小的县城去一所作战时新创办的三闾大学任教。值得我们欣慰的是,作为知识分子的方鸿健好像终于要开始走上新思办学、启发民智的道路了。

在国难当头之夏,仿佛这才是一个热血青年应有的抱负与责任,方鸿健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他刚到三闾大学的时候也的确就是这样想的,要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让青年一代重新振作改造我们的国家,可见他骨子里毕竟还是有热血的,可是青年有志报国不等于报国有路,一所刚刚创办的大学,学生总数不过一百来人,其组织机构之复杂就比得上一个庞大的帮派系统。校长、主任、教授们好像在讲课办学之外,还有很多的闲暇时间,有大把的精力能够把学校的政治斗争搞得是有声有色。方鸿健刚一进学校就莫名其妙的被划归为某一个帮派的成员,并且还处处受到其他帮派的排挤,虽然说描绘的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但是有很多情节着实有趣儿。方鸿健原本是被聘为教授的,结果等到正式入职的时候只有副教授的职称。无论他怎样苦心经营,却都攀不上教授的帽子。有同事就推心置腹的告诉他了,从讲师升到副教授是很容易的,但是从副教授升职到教授就难于登天了。这就好比说从丫鬟转到做小妾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把小妾扶正做夫人,就是有悖伦常的事情了。这些论断令人读了以后,不仅要惊奇地拍桌子了。

三闾大学要实行导师制,这在今天看来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在当时确实乃首创,三闾大学不仅要求导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授课和指导,而且还要求导师每天都跟学生们一同吃饭,不过呢,教授们对授课和指导的问题并不在意,他们关心的焦点在于一对一吃饭的问题上,并且就到底怎么吃展开了非常激烈的讨论。好好的导师制被讨论成了师生聚餐制令人啼笑皆非,在学校里当权的都是不学无术之辈,有学有术之辈,却又不把心思放在教学上,方鸿健的内心是苦恼的,好不容易重新换了一个地方,准备从零开始好好施展自己的抱负,却发现它只不过是从一座看上去很像银行的城转而逃到了一座看上去很像学校的城。看上去不一样实际上都一样,好在这座城很快也呆不下去了,方鸿健因为受到同事检举被学校解聘了,只得带着爱妻孙小姐一起回到他逃来的那个地方一一上海。从上海到湖南,又从湖南回到上海,好像兜兜转转的走了一个圈,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上,但其实不是这样的,不是回到原点,这次比原先还要更糟糕。

丢了学校的工作,方鸿健经好友推荐去了一家报社,方鸿健并不灰心,他认为报馆和学校的实质是一样都是开发民智,从精神上拯救国民,但是实际上报社各个部门都不缺人手,方鸿健最后负责的是《家庭妇女》和《文化与艺术》两本刊物。如果说一开始在岳父银行的时候,方鸿健只是一个混日子的纨绔子弟,那么不辞万难去湖南任教,以及回到上海的报社任职的时候,他已经渐渐有了觉悟,想要把自己的学识变成能够振奋自己精神和影响他人的武器,但是他每一次想要施展报负的念头都会被现实迎头一个闷棍打趴下去。不仅无奈,而且还有说不出口的疼痛,三份工作没有任何一份能够让他实现自我价值,甚至没有任何一份能够让他衣食无忧。每当换一个新工作的时候,起初他总是充满期待和欣喜,但是等到不得不在换另一个工作的时候,就只剩巨大的失望在前面等待着他。看似从一座城里挣扎着出来,最终只能陷于另一座城的禁锢。婚姻之城与事业之城都是如此令人无奈和失望,这让整本嬉笑怒骂的小说仿佛都成了一部悲剧。

作者钱钟书有着令读者意想不到的绝情,在这两座看得见的城之外,他的笔下还有另一座看不见的城,让我们称它为自我之城吧!纵观整部小说,无论是在婚姻中还是在工作中,方鸿健一直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寻求归属感和认同感。他明明确信学识的真假与学位无关,但是在归国之前还是心虚地买了一张假文凭,好像学问并不是学问,只有被别人知道了的学问,才算得上是学问。至于孔子教过的人不知而不愠,早已不能安慰她内心的空洞。爱情中的方鸿健也十分的怯懦,仿佛别人说了什么比自己做过什么还要更加有说服力。他并没有勾引过苏小姐,也没有给过她爱的承诺,但是当苏小姐这样在唐小姐面前污蔑他的时候,他却像哑巴一样不能反驳,最后娶孙小姐更是莫名其妙,完全是因为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和家乡的长辈以为他和孙小姐已经是一对儿,于是他就大跨步的走向对方设好的圈套里,主动向孙小姐求婚了。事业中的他更是可笑到了极点,在三闾大学任教的时候,明明自己擅长的是中国文学,但是却心甘情愿的去教一门叫做伦理学的公共科目。在报社做编辑的时候,明明希望能够负责经济和时政版面,最后居然只能写如何在菠菜上面淋麻油的厨房小知识。

方鸿健并非是一个没有半点儿学识的人,对于爱情更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有自己明确的追求,事业上他何尝没有自己的期待,但是他却犯了一个十分致命的错误,终其一生他都努力想要活成别人所期待的样子。也许这正是整部围城中最大的一座城,这座城池高大之坚固,简直无法被摧毁,被禁锢了的内心比被禁锢了的肉身更难得到解脱,如果不是这种对于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盲目渴望,也许方鸿健可以过上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但是这种来自自我的封闭实在太牢不可破,或许自我之城才是世界上最难冲破的一座城。钱钟书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用尽讽刺与戏谑的笔法,通过一个小小的方鸿健写尽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中都难以摆脱的困境和孤独,留给我们大家一个根本无法解答的难题。对于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渴望往往成为人们禁锢自己的枷锁,在上世纪30年代的整个中国社会都是如此,而今天我们的生活中亦是如此,努力想要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这是人生最大的一座心灵围城。好,这本书的精髓解读到这里就基本描述完毕,如果你对这本书内容感兴趣,不妨读读全书。我们身处智能时代,它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可能会造福人类,也可能会给人类造成各种各样的困难。不管怎样我们只能接受而无法拒绝,因为我们都一样生活在趋势的大潮中.......下面接入本书总结阶段......

解读总结

《围城》是钱钟书诸多著作中唯一的长篇小说,以讽刺性的笔调描写了抗战时期的知识分子群体,揭示了他们从生存到灵魂的全面困窘状态。小说以独到的风格展示了知识分子在婚姻、家庭、事业等诸方面的“围城”心态,给人以深刻的哲理性思考。《围城》是一部小说,事件、人物、心理都是虚构的,可是小说向我们呈现的世界却逼人的真实。《围城》里的很多的事情,就像是发生在身边;我们一边阅读一边会从这些虚构人物身上看到真人的影子。小说中人物的心情,就像是从自己胸腔里掏出来,贴切的让人吃惊!仿佛一个苦闷的人一下子被人看破隐秘的一角,有几分难堪,却还有几分佩服。围城中展现的一切,都让人身临其境,历历在目。

凡是真正出色的文学作品,都具有一种抗理论分析力,任何自认为深透、精彩的理论都会在它们面前显得干瘪而又捉襟见肘。尽管钱钟书所著的《围城》本身并不朦胧,但我们读后的感觉仍是感觉大于思想,大于语言。读完本书你会觉得自己周围的一切,包括自身,包括自己原来颇为热衷的一些东西,都增加了不小的喜剧色彩。钱钟书创作的基调是讽刺、挖苦和写实社会、人生、心理、道德的病态,这些都没有逃出他敏锐观察。他那枝魔杖般的笔,犀利机智又俏皮,汩汩地流泻出无穷无尽的笑料和幽默。皮里肉外包藏着可悲可鄙的内核,冷中有热,热中有冷,喜剧性和可悲性难分难解,嬉笑怒骂“道是无情却有情”不是吗?

纵观《围城》还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态图,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小编感叹惊异于钱钟书老先生将自己的语言天才并入极其渊博的知识,再添加上一些讽刺主义的幽默调侃,以一书而定江山,真乃民国第一段子手哇!《围城》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正的聪明人是怎样看人生的,又是怎样用所有作家都必需得使用的文字来表述自己的“观”和“感”的纵深。查找资料得知《围城》初版近七十年,新时期以前却令人费解的无人问津,如今出版三十年后,却横贯畅销书排行榜之首,并且每年依然还有几十万销量,让小编不得不做裙下之臣。

细细品味全书虽然有一些看不明白的地方,也许是跟钱老的时代的背景有关吧,小编无法深入了解。但这并不妨碍作者笔下每个人物个性饱满,栩栩如生,感觉就像真实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事情一样,尽管作者文后否认文中的桥段和情节是真实存在的,只能说明作者文笔太好了,我们根本无法质疑钱老心底的秘密,尤其是当我们面对学者杨绛的时候更是如此。令世人惊讶的还在后面,即使是现在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社交圈子里,如鲍小姐、唐小姐、孙小姐般的女神也不在少数,是不是看完解读版会给我们一些启发和警醒呢?人不作,就不会死,这话放在当下躺枪者无数,简直就可以上升为金科玉律,成为每个人终身铭记的座右铭。

非常喜欢钱老文章中在讽刺社会的贫富分化,人心冷漠时的一段话,非常有意思拿来与大家分享。他说“因为穷人只在大街闹市行乞,不会到财主的幽静住宅区去,只会跟着步行的人要钱,财主坐的流线型汽车是赶不上的。贫民区逐渐蔓延,像市容上生的一块癣,政治性的恐怖事件几乎天天发生。有志之士被压迫得慢慢像西洋大都市的交通路线向地下发展。地底下原有的那些阴毒暧昧的人形同爬虫,一旦攀附了他们就自增声价!哈哈,诸君,你也来品品钱老这句话真实的意思是什么?小编认为只有天才或可想出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话语!难道不是嘛!好,这本书的其它精彩文字图片,均在文后的下方,欢迎您来互动阐述您的想法,我把这本书非常实用的细节精华基本为您转述出来见上文,附加了小编个人对情感、伦理、个人事业方面问题的初步理解,您可以点击文本复制粘贴为已所有,为什么我这样慷慨?因为无论你是否署名我的作品它都是我的思想和精神,这是无法改变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有时间后缀您的想法和问题。书后我们有找时间一起切磋学习,共同进步。解读总结到这里全部结束了,就到这里吧,我们下本书再会!

作品精选

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到红消醉醒,船舱里的睡人也一身腻汗地醒来,洗了澡赶到甲板上吹海风,又是一天开始。这是七月下旬,合中国旧历的三伏,一年最热的时候。在中国热得更比常年利害,事后大家都说是兵戈之象,因为这就是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

这条法国邮船白拉日隆子爵号(Vicomte de Bragelonne)正向中国开来。早晨八点多钟,冲洗过的三等舱甲板湿意未干,但已坐满了人,法国人、德国流亡出来的犹太人、印度人、安南人,不用说还有中国人。海风里早含着燥热,胖人身体给炎风吹干了,上一层汗结的盐霜,仿佛刚在巴勒斯坦的死海里洗过澡。毕竟是清晨,人的兴致还没给太阳晒萎,烘懒,说话做事都很起劲。那几个新派到安南或中国租界当警察的法国人,正围了那年轻善撒娇的犹太女人在调情。俾斯麦曾说过,法国公使大使的特点,就是一句外国话不会讲;这几位警察并不懂德文,居然传情达意,引得犹太女人格格地笑,比他们的外交官强多了。这女人的漂亮丈夫,在旁顾而乐之,因为他几天来,香烟、啤酒、柠檬水沾光了不少。红海已过,不怕热极引火,所以等一会甲板上零星果皮、纸片、瓶塞之外,香烟头定又遍处皆是。法国人的思想是有名的清楚,他的文章也明白干净,但是他的做事,无不混乱、肮脏、喧哗,但看这船上的乱糟糟。这船,倚仗人的机巧,载满人的扰攘,寄满人的希望,热闹地行着,每分钟把沾污了人气的一小方小面,还给那无情、无尽、无际的大海。

照例每年夏天有一批中国留学生学成回国。这船上也有十来个人。大多数是职业尚无着落的青年,直在暑假初回中国,可以从容找事。那些不悉没事的学生要到秋凉才慢慢地肯动身回国。船上这几们,有在法国留学的,有在英国、德国、比国等读书,到巴黎去增长夜生活经险,因此也坐法国船的,他们天涯相遇,一见如故,谈起外患内乱的祖国,都恨不得立刻就回去为它服务。船走得这样慢,大家一片乡心,正愁无处寄托,不知哪里忽来了两副麻将牌。麻将当然是国技,又听说在美国风行;打牌不但有故乡风味,并且适合世界潮流。妙得很人数可凑成两桌而有余,所以除掉吃饭睡觉以外,他们成天赌钱消遣。早餐刚过,下面餐室里已忙打第一圈牌,甲板上只看得见两个中国女人,一个算不得人的小孩子——至少船公司没当他是人,没要他父母为他补买船票。那个戴太阳眼镜、身上摊本小说的女人,衣服极斯文讲究。皮肤在东方人里,要算得白,可惜这白色不顶新鲜,带些干滞。她去掉了黑眼镜,眉清目秀,只是嘴唇嫌薄,擦了口红还不够丰厚。假使她从帆布躺椅上站起来,会见得身段瘦削,也许轮廓的线条太硬,像方头钢笔划成的,年龄看上去有二十五六,不过新派女人的年龄好比旧式女人婚帖上的年庚,需要考订学家所谓外证据来断定真确性,本身是看不出的。那男孩子的母亲已有三十开外,穿件半旧的黑纱旗袍,满面劳碌困倦,加上天生的倒挂眉毛,愈觉愁苦可怜。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上讽刺画里的中国人的脸。他刚会走路,一刻不停地要乱跑;母亲怕热,拉得手累心烦,又惦记着丈夫在下面的输赢,不住骂这孩子讨厌。这孩子跑不到哪里去便改变宗旨,扑向看书的女人身上。那女人平日就有一种孤芳自赏、落落难合的神情——大宴会上没人敷衍的来宾或喜酒席上过时未嫁的少女所常有的神情——此刻更流露出嫌恶,黑眼镜也遮盖不了。孩子的母亲有些觉得,抱歉地拉皮带道:“你这淘气的孩子,去跟苏小姐捣乱!快回来。——苏小姐,你真用功!学问那么好,还成天看书。孙先生常跟我说,女学生像苏小姐才算替中国争面子,人又美,又是博士,这样的人哪里去找呢?像我们白来了外国一次,没读过半句书,一辈子做管家婆子,在国内念的书,生小孩儿全忘了——吓!死讨厌!我叫你别去你不干好事,准弄脏了苏小姐的衣服。”

苏小姐一向瞧不起这位寒碜的孙太太,而且最不喜欢小孩子,可是听了这些话,心上高兴,倒和气地笑道:“让他来,我最喜欢小孩子。”她脱下太阳眼镜,合上对着出神的书,小心翼翼地握拄池孩子的手腕,免得在自己衣服上乱擦,问他道:“爸爸呢?”小孩子不回答,睁大了眼,向苏小姐“波!波!”吹唾沫,学餐室里养的金鱼吹气泡。苏小姐慌得忪了手,掏出手帕来自卫。母亲忙使劲拉他,嚷着要打他嘴巴,一面叹气道:“他爸爸在下面赌钱,还用说么!我不懂为什么男人全爱赌,你看咱们同船的几位,没一个不赌得错天黑地。赢几个钱回来,还说得过。像我们孙先生输了不少钱,还要赌,恨死我了!”

苏小姐听了最后几句小家子气的话,不由心里又对孙太太鄙夷,冷冷说道:“方先生倒不赌。”

孙太太鼻孔朝天,出冷气道:“方先生!他下船的时候也打过牌。现在他忙着追求鲍小姐,当然分不出工夫来。人家终身大事,比赌钱要紧得多呢。我就看不出鲍小姐又黑又粗,有什么美,会引得方先生好好二等客人不做,换到三等舱来受罪。我看他们俩要好得很,也许到香港,就会订婚。这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了。”

苏小姐听了,心里直刺痛,回答孙太太同时安慰自己道:“那绝不可能!鲍小姐有未婚夫,她自己跟我讲过。她留学的钱还是她未婚夫出的。”

孙太太道:“有未婚夫还那样浪漫么?我们是老古董了,总算这次学个新鲜。苏小姐,我告诉你句笑话,方先生跟你在中国是老同学,他是不是一向说话随便的?昨天孙先生跟他讲赌钱手运不好,他还笑呢。他说孙先生在法国这许多年,全不知道法国人的迷信:太太不忠实,偷人,丈夫做了乌龟,买彩票准 中头奖,赌钱准赢,所以,他说,男人赌钱输了,该引以自慰。孙先生告诉我,我怪他当时没质问姓方的,这话什么意思。现在看来,鲍小姐那位未婚夫一定会中航空奖券头奖,假如他做了方太太,方先生赌钱的手气非好不可。”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鱼片里示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苏小姐道:“鲍小姐行为太不像妇学生,打扮也够丢人——”

那小孩子忽然向她们背后伸了双手,大笑大跳。两人回头看,正是鲍小姐走向这儿来,手里拿一块糖,远远地逗着那孩子。她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巾肉短裤,漏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在热带热天,也话这是最合理的妆束,船上有一两个外国女人就这样打扮。可是苏小姐沉得鲍小姐赤身露体,伤害及中国国体。那些男学生看得心头起火。口角流水,背着鲍小姐说笑个不了。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鲍小姐走来了,招呼她们俩说:“你们起得真早呀,我大热天还喜欢懒在床上。令天苏小姐起身我都不知道,睡得像木头。”鲍小姐本想说“睡重像猪”,一转念想说“像死人”,终觉得死人比猪好不了多少,所以向英文里借来那个比喻。好忙解释一句道:“这船走着真像个摇篮,人给它摆得迷迷糊糊只想睡。”

“那么,你就是摇篮里睡着的小宝贝了。瞧,多可爱!”苏小姐说。

鲍小姐打她一下道:“你!苏东坡的妹妹,才女!”——“苏小妹”是同船男学生为苏小姐起的个号。“东坡”两个字给鲍小姐南洋口音念得好像法国话里的“坟墓”。

苏小姐跟鲍小姐同舱,睡的是下铺,比鲍小姐方便得多,不必每天爬上爬下。可是这几天她嫌恶着鲍小姐,觉得她什么都妨害了自己:打鼾太响,闹得自己睡不熟,翻身太重,上铺像要塌上来。给鲍小组打了一下,她便说:“孙太太,你评评理。叫她‘小宝贝’,还要挨打!睡得着就是福气。我知道你爱睡,所以从来不不响,免重吵醒你。你跟我廛怕发胖,可是你在般上这样爱睡,我想你又该添好几磅了。”

…… --此文字指本书的不再付印或绝版版本。

1、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时也是死的样品。

2、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遮盖起来。

3、可实在是生活太无聊,现成的女朋友太缺乏了,好比睡不着的人,顾不得安眠药片的害处,先要图眼前的舒服。

4、同行最不宜结婚,因为彼此是行家,谁也哄不倒谁,丈夫不回莫测高深地崇拜太太,太太也不会盲目地崇拜丈夫,婚姻的基础就不牢固。

5、女人原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虚虚实实,以退为进,这些政治手腕,女人生下来全有。女人学政治,那真是以后天发展先天,锦上添花了。……女人不必学政治,而现在的政治家要成功,都得学女人。政治舞台上的戏剧全是反串。

作品目录

重印前记

围城

附录:记钱钟书与《围城》杨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