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 第一讲 王阳明与阳明心学
本课视频链接
本讲核心内容:
1、王阳明的总体评价“三不朽”;
2、王阳明生平主要阶段;
3、阳明思想的分期;
4、对“五溺”的批评。
讲王阳明像孟子讲的一样,先了解一下他是什么样的人,孟子曾有个说法:“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在讲到王阳明时总体评价古人认为王阳明为真三不朽之人,所谓三不朽是“立德、立言、立功”。叔孙豹最早提出三不朽观点,这种人物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尽管中国历史很悠久,中国历史很灿烂,中国历史人物都为我们整个民族文化建设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但是像王阳明这样能够在立德立言立功三方面都成就圆满的极少,也因为如此,阳明思想从它诞生那一天开始影响极其广大。不仅仅是在明代的中叶以后阳明学或者说阳明思想风靡大江南北,同时也传播域外,对日本等其他国家产生重大影响。从阳明个人事迹来讲注意几个要点:要想详细的了解王阳明思想,可读钱德洪,王阳明的弟子撰写的《王阳明年谱》。 也可看很多现代人作品,包括我本人百家讲坛《传奇王阳明》。
今天讲几个要点:一王阳明叫什么,他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后又从余姚前往绍兴,去世后坟墓葬在绍兴。这是我们应该知道的一点。比如说王阳明年轻的时候,从少年儿童这个意义上说,他大概是个顽皮的人。举几个例子:15岁敢于一个人去独自考察边关,他一开始对读书并不是十分感兴趣,他喜欢骑马射箭,15岁时他敢于去考察边关和少数民族青年骑马、射箭,可以想象日常生活中不是那么守规守据的人,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这个人兴趣及其广泛。 12岁时他曾经和他的私塾先生有一场对话,那一场对话几乎决定了王阳明未来全部思想和生活道路的发展方向,他问私塾先生“人为什么要念书,念书到底为的是什么”,先生告诉他:读书就是为了要做官,最好像你父亲那样中状元,读书做状元是人生头等大事。王阳明想了想说:读书做状元不能算做人生头等大事。人生头等大事应该是:读书做圣人,还差不多算是头等大事。这场对话我想说的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记载非常简短,但我们可以从对话中看到两个字那就是王阳明后来特别强调的两个字“立志”。我们可以说差不多从12岁开始王阳明就已经立下了读书做圣人的志向。讲到立志这个事情今天的年轻人恐怕因为听多了,我们从小就讲,父母讲,老师讲,讲多了我们很难领会它的意义。王阳明的确也讲过,他在龙场悟道之后,给当地龙场的弟子们讲学,讲的第一个意思就是立志。我想那是他自己生活经验的一种总结。人如果没有志向,人生就好比一艘没有舵的航船,在海面上漂浮着,无法靠岸,不知驶向何方。而志向之确立就为我们的人生目标奠定了一个基础,或者说确定了一个坐标系,我们可以在这个坐标系中明确自己处在一个什么位置,志向很重要。王阳明从12岁开始立志做圣人,他此后基本上就一直沿着他给自己所确定的这个目标不断的摸索着、探索着,往这个方面靠拢,所以我个人有一个观点:人永远在成为他自己所期盼的样子。我们会用一生的生活经验,用一生的生活来验证我们自我所立下的那个志向。12岁之后我们刚提到提到他15岁的情况,他去考察边关,为什么?因为在他看来要做圣人怎么能没有点本事呢?他就去边关骑马射箭,原本就是在他圣人志向的主导之下所发生的行为。15岁之后,一直在他中进士28岁之前,在15至28岁整个过程中,不仅骑马射箭,他还研究兵法,把历史上所有能找到的兵书全部细致研究过。而且用他可能的办法去实践。他一边谈,一边用瓜子、花生、核桃摆阵,边谈边摆。中进士后朝廷并未个给他重要职务,让他监造一个王爷坟墓,因为要赶工,他能有办法把他军事管理的办法管理民工。给他们分成小队,协调作战,统一行动,休息时,操练八阵图,所以说他是个有趣的人,这是他干过的一个方面的工作。对军事的兴趣,对兵书的研究。第二件事,当时在思想界的情况,那个年代念朱熹这些书,科举考试重要参考书,从这些书中他读出问题来了,他发现朱熹讲的这些观点可能有问题。例如朱熹特别强调格物致知,他说既然朱夫子告诉我们一草一木皆有至理,那我们也去格物格格看,一格格处毛病来了,所以他对朱熹的学说觉得有毛病不是理论是实践。是从自己的生活实践感觉到朱熹这个东西有问题。那怎么办?他除了读朱熹的书之外,同时研究大量的佛教道教的经典,不仅如此,他不仅研究他还实践,比如道教他随修炼,炼到预知未来。例,他在绍兴在阳明洞,他和随从讲,你们赶紧下山,某某某三个人正在上山来走到什么地方了,随从奇怪,但又不敢不从,就往山下走,果不其然。他对佛教的研究也到一定层次了,一年他在西湖养病,虎跑寺一老和尚闭关三年,王阳明很奇怪,王阳明和和尚有一场对话,和尚是眼睛闭着,嘴巴闭着,王阳明见他大喝一声,和尚你睁着眼看什么?你张着嘴说什么?和尚一惊,真开眼后一段对话大致是这样的:王阳明问家里还有什么人吗?和尚说有老母亲。王问你想念不想念啊?和尚说不能不想。好,王阳明就和他讲,我们对父母的思念这种感情,是从娃娃时候开始就培养起来的,这是人之本心,人之本情。一通话一讲,给和尚将回家去了。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王阳明对禅宗、对佛学的精髓是心领神会的。并且能过运用自如。过表明他不论是在道教还是佛教的修养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但是他感到有问题,所有这些事情他后来又一个反思后悔,觉得自己泛滥于词章也好,出入于老释也好,好像都是耽误了生命了。在阳明的整个思想当中真正发生重要转折作用的,从思想的意义上面来讲,应该说是他34岁的那一年,这一年有两件事,一个事从思想上来说他遇到一个朋友,名字叫湛若水,广东增城人,在京城结成朋友后共同以发明圣学为己任,这个对他思想的转折是起到一种助缘的作用。从他个人的生活事迹上来讲,也是这个时候,正德元年,他由于上书得罪了刘瑾,最后被贬发配到贵州龙场,做龙场驿丞。这个事情是他生活上的转折点 。正德元年到达龙场从他思想上面来说同样是个转折点。因为他在这里实现了思想的飞跃,所谓的龙城悟道。龙场悟道大概是这样的,因为这个地方太艰苦了,生活非常困难,他来了那个地方语言不通,当地都是苗族群众,开始生活太糟糕,面临各种困难,甚至居住地方都没有,吃的也成了问题。一个人当他处于这种特别的困难之中尤其是当生存本身成为一个最大的问题,生命时时面临着死亡挑战的情况下,不断地逼、逼、逼。王阳明当时被逼到什么程度?他给自己做了一口石椁,石头的棺材。躺在里面去想死亡是怎么一回事。 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人处在那样的困难中,不断逼、逼,反而就突然造成了他一种生命境界的转进,实现了生命境界的升华。所以龙城悟道在他的生活史上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从思想上面来说,也同样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因为在这里直接拐了个弯,他的思想的发展,龙城悟道之后,他明确的领会到朱熹的思想和他自己所领会到的关于圣人的真理是不同的。那么他也就开始了他自己思想的建设和发展。也是就是龙城悟道是他和朱熹思想真正分道扬镳的一个起点。45至50岁这一段时间,应该算是他生活当中所谓的建功立业最为重要的时期,他基本上是在江西这段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两件大事,一件事他花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平定了湖广、江西、福建、广东四省边界区域大量的寇盗,两年多时间,连续发起了三次大规模战争,把当时在四省边区地方,实际上都是茫茫大山的寇盗(说明非镇压农民起义)。王阳明的军事才能在这两年多的时间当中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并不断地升华和提炼。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在他的生平事件当中也是不断被后人真正称道的事情。就是他在非常仓促的情况下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谋反,这对王阳明来说是一个很突然的事情,因为他在赣州办公,他从赣州想过南昌到福建,走到南昌外围丰城县,忽然听说朱宸濠谋反,宁王朱宸濠谋反是有预谋的,朱宸濠首先让江西各地政治陷于瘫痪,他把各县、各府的公章都收掉了,王阳明当时知道这个情况是极其突然的。但他能够方寸不乱,当机立断,做出正确的选择。他沿赣江溯流而上,连夜跑到吉安把军队纠集起来。用王阳明自己的说法是:用一万多名乌合之众,在两个多星期平定宁王朱宸濠十万精锐之师。从军事意义上来讲,也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坦率的讲,这两件事并没有给王阳明带来什么荣誉,反而是各种诬陷和诽谤,使他自己蒙受各种各样的不白之冤。促使他的思想再次发生飞跃。使他创立了良知学说。正德十五年良知学说的提出标志着王阳明思想的完成。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到这个时期开始完成。
他的晚年接下来的几年,朝廷等于是把他闲置着,他没太多的事,但他一天没让自己闲着,干什么?讲学!他的学生遍布各地,浙江、安徽、江西等。那么王阳明的思想也在这个过程中开始传播了。50岁之后是他思想成熟的时期,开始不断扩大影响传播的时期。一直到嘉靖六年,他56岁,朝廷最后让他到广西去,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由于当时朝廷官员处理不当,事情越闹越大,阳明去了之后了解了实际情况,和平处理,尊重当地少数民族风俗,和平处理了所谓的思恩田州事务。接着发起了对于八寨和断藤峡的围剿,这是当地的少数民族武装所割据的地方,八寨和断藤峡之战使他身体变得更加糟糕,所以还没来得及回到浙江老家,当船经过大庾岭,到达江西南安的时候,他在船上去世了,终年57岁。
他的一辈子生活应该是寿命很短,并不长,57岁嘛,所做的事情的确是至少对于我个人来讲,我是非常感佩的,一个人在并不长的一生当中能够做那么多的事情,不容易。
按照通常的做法,我们要对王阳明的生平做一个阶段的划分。我想是这个样子的,从思想发展的这个意义上面说,我们可以把他34岁之前划一个阶段,是他确立圣人志向并为着这个圣人志向不断摸索、探索而最终终于确立了圣学之整体规模的一个时期。35至50岁是他的思想不断形成,不断完善,最后以良知说的提出为标志,他的思想形成和完善的时期。50至57岁去世,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他在进一步完善自己思想的同时,他的思想在传播的时期。
我们怎样评价王阳明34岁之前的那么多事情?比如骑马、射箭、任侠、出入佛老等等,历史上有个很著名的观点,关于王阳明的评价,最早的提出者是湛若水,王阳明去世后,王阳明的墓志铭是湛若水写的,湛若水在墓志铭里提出这个观点,所谓的“五溺”之说。就是讲王阳明在真正确立圣学之前的“五溺”,那就是沉湎于五个方面,毫无疑问这五个方面都是误入歧途的,湛先生的观点是五溺首先是溺于任侠,二溺于骑射,三溺于词章,四溺于神仙,五溺于佛事。这五个方面弘治十八年会湛若水于京师,然后归于圣学,这个观点提出后,后代研究者,很多人不断的重复着一个观点。我的观点是我们把王阳明看做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的整个思想、整个生活史完整的。我想在他34岁之前全部这些活动 ,认为是误入歧途的恐怕是有问题的,我想在他12岁立志做圣人,12至34岁20多年当中他不论是任侠、骑射、等等在王阳明那里实际上都被看做是求取圣人之道的路边风景。 最后到达那个圣学的根本途径。这是他过程当中经过的,更何况我们整合他的整个生活事迹来考虑,如果没有所谓的任侠、骑射、对于兵法的细致研究,他有可能在他未来建立那么伟大的军事功绩吗?如果没有对佛教、道教的深入的研究,他能真正领会到圣人之学心学也?这个心学和佛教道教的区别在哪吗?他理论上有可能做出那么一种充分的整合吗?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面来说,我们宁可把他34岁之前,他所有出入于释老也好,任侠、骑射也好不同的这一切把它看做是为寻求圣人之道而经过的艰难曲折,才为他思想的整合确立了的理论视域,使他可以整合不同的思想成分,最后有可能完成关于心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