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犯错我的处理流程
作为班主任,我们都不想看到自己的学生犯错误,但是天底下哪有一个班级的学生是永不犯错的呢?那么,当学生犯了错误之后,我是怎么处理的呢?
首先,我遵循的一个大原则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每当我知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都会首先调整自己的情绪。我会用“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这句话进行自我暗示,我会告诉自己学生犯错误是很正常的,让自己在心理上先接受学生犯错的事实。
等我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之后,我才会去考虑如何处理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不会在生气、愤怒的时候冲到教室里去找那个犯错的学生,那样我不知道自己会说出什么伤人的话,做出什么后悔的决定。
据说人在冲动的时候,智商为零。所以,控制情绪很重要。在我还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没有想好如何处理时,我宁愿保持沉默。我戏称为“让子弹飞一会儿”,因为学生也忐忑着呢图片
我会在办公室静静地坐一会儿,克制内心的冲动不去找学生。虽然我表面上没有做出任何行动,但其实我已经在为处理事情做准备了。
其次,我的处理方式几乎都是如此:我会把犯错误的学生请到办公室,我唯一能够确定的是那个时候的我绝不是火冒三丈的。虽然我做不到绝对的心平气和,但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我是很冷静的。
然后我会递给学生一个本子、一支笔——写说明书,就是把事件的经过写出来,这是我处理事情的第一步。我见到学生时不会有任何教育、批评、指责,就是先让他自己写。这样既可以让我了解事情的经过,也给了我们彼此一个冷静的时间。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也会慢慢冷静下来,我也有了进一步思考的时间。
他写完后会拿给我看,我看完之后不会做任何评价,我会继续让他写,写他此刻对这个事情的看法和感受。这样的好处是省去了我的唠叨,学生是有是非观的,他们其实知道自己做得不对。让他自己去反思,去认识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比我们指出会更有效。
最后,我当然也会对他进行教育。但是我会把学生请到办公室外面的走廊上聊这个事情,我不会在办公室里当着同事们的面去教育学生。这样做一是不打扰同事们正常的办公秩序,二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个是我很在意的一点。只有老师在意学生的自尊,学生才会更在意,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自尊,一个自尊心强的孩子会珍惜自己的形象。
如果是几个学生一起犯错误,我会让他们分别写事情的经过,然后我会逐个跟他们聊。我不喜欢一对多,我觉得那样的话他们几个会在无形中形成默契对抗我一个人。而且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我跟他们聊时的话语和方法也会不同。所以,单独谈话会更有针对性。
我始终在向学生传递一个观点:你犯了错误,老师当然要指出来并批评教育,但是老师不会让人在众人面前丢人现眼。我还有一个私心,学生犯错误基本上是我们自己的事儿,没有必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搞得人尽皆知,毕竟家丑不可外扬嘛图片
我们悄无声息地把问题解决掉就好了,这样既维护了学生个人的形象,也维护了班级的良好形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班级荣誉感。
批评教育是一部分,学生也要为所犯的错误承担一定的责任,比如在班上读说明书,自己选择为班级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弥补过错。
然后,这个事情就过去了,我不会在班上再提第二次。处理过的事情,就要果断放下。我也不会对犯错的学生有什么看法,我给学生传递的观点是:不犯错误最好,如果真的犯了也没关系,改正就好。
所以,我们班的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主动认错的习惯。他们犯了一些小错误会主动写一份说明书放在我的办公桌上,上面会写明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选择的处理方式。我看过之后会在后面简单回复“好,就按你说的。”“以后注意就是了。”等等。总之,就是“对事儿,不对人。”问题是问题,人是人,不要把问题和人混为一谈。
最后分享两个我特别欣赏并且颇为受益的观点:以问题的角度看世界,满世界都是问题;以资源的角度看世界,满世界都是资源。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又给我找事儿!”如果我们能想到“又一个教育资源来了,我该如何借助这个问题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们的心情就会好一点。
我有时候会想:问题来了,课题来了,我又要搞研究了。我得好好处理,然后我就有写作素材了。这样想的好处是我的心态会稳住,然后我会努力选择一种更好的方式去处理问题。所以,当班主任可写的东西有很多,这是任课老师没有的福利。
第二个观点来自知名班主任钟杰老师:好班让老师成名,差班让老师成长。初看到这句话时,我内心很有感触。这就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模式,永远以乐观向上的心态看待问题。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我们如何看待发生的事情。
以上是我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的一点反思,与君共勉。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感谢那些让我们成长,接纳不完美的我们的学生们。是他们为我们提供了成长的契机,让我们在实践中一点点打磨自己,逐渐成为更好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