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之家领导力和工作技能华夏沙龙会

乡村消失,县城没落与产业选择

2019-02-12  本文已影响53人  放心之语

前天看了高敏观察的一篇文章:振兴乡村不如振兴县城?里面谈到关于村庄消失和乡村振兴之间的矛盾及一些具体现实问题,比如农村人口规模被高估,农村主动和被动人口流出加快,“村、镇、城”的关系正在快速重构等。

关于农村人口流失,我在年前回湖南涟源乡下为外祖母奔丧的时候,也看到了同样的情况,但并未深入了解研究。不过有一点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在非贫困农村地区,教育缺失是人口主动流出的主因。

我外祖母所在的那个村子原来有小学的,现在没有了,周边村子的小学也都裁撤了,目前只有县城有小学,所以大人甚至老人都随着孩子到县城去了,只有寒暑假偶尔才回到村里来,某些有农活的成年人也会在县城与村子之间两边跑。要知道这并非一个贫困村,而是鱼米之乡,但因为教育问题所以人们被动地向城市集中,这又引发了一个新的矛盾,那就是县城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并不足以支持家庭的支出,这不是学费的问题,而是一家人到城市租房生活日用的整体支出,如果他们有2个以上的孩子需要在县城上学,男人们就需要到更大的城市中去挣更多的钱,或者依赖父母的支持,而父母如果是农民,这种支持将很有限。

真实情况是乡村的人口急剧外流,县城的人口老龄化加速,青壮年都涌向更发达的大城市,但又不适应大城市的工作,且没有能力在大城市中安家。而县城中的老人和孩子,其生活品质虽然比农村有所提高,但其经济负担明显加重,相对的幸福感还不如原来的农村生活。

另外我有注意到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相关文件,其中一个是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其中一条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县级政府管理为主的义务教育新体,免费义务教育从中国农村推广到城市。另一个文件是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其中一条是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安排,实现县域优质资源共享。我估计这几条可能是地方政府裁撤乡村小学,到县城集中办学的依据,另外教育的市场化让一些富裕起来的人的孩子有能力就读私立小学,也腾出一部分县域小学的师资,可以满足周边农村孩子们到县城就读的需求。

这其中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县城里除了行政机关,和一些过去的基础产业,并没有新的产业增长点,虽然县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都在不断完善,一些房地产也还在做,甚至整个县城的规模还在扩大,但产业活力明显不足,人们的经济收入来源匮乏。虽然县城的GDP还在增长,人口也在增长,甚至城市规模和配套设施都在不断完善,但人均收入在下降,而这个下降被没有统计进入县城的大量周边农村人口所掩盖了。

换句话说,县域经济在杀鸡取卵,将周边乡村的劳动力和财富吸引到县城,但这些人口和资金并没有创造出真正的产值,而是在城市中消费了,造成县级城市的虚假繁荣。随着优质劳动力向更大城市的聚集,这些县城的命运可能将会和他们周边的乡村一样,由于产业的失速,而趋向凋零和没落。除非,有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资源落户到县城,或者大型城市的消费辐射反哺过来,否则这种情况将不可逆转。

其实从城市生命周期的理论来讲,城市是从无到有,慢慢地繁荣,到达顶峰,开始衰落,然后重生或者彻底没落。其实衰落也是必然的,或者说一部分城市是必然的。

城市周期

我们需要从三个角度来看待上面这些问题:
第一,作为身处乡村和县城的人应该怎么办?当然每个人的具体其境况不一样,但面对这个趋势,还是要思考一下自己或者自己的下一代应该如何采取行动?

第二,作为乡村或县城的政府应该怎么办?身为父母官,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看了这篇文章知道了,还装作不知道,这恐怕不太合适吧,当然你可以不相信,那就去实地调研了,看看上面这些论调是否符合事实。

第三,作为产业投资者,面对县域经济的普遍现状,怎么办?我想这应该是很容易回答的,毕竟钱是自己的,找错地方投资产业,那会是很糟糕的。

以上三个角度留待读者去思考吧,我也没有现成的答案,可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很多事情也不能一概而论,但思考总是没有错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