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画(24)神童吴敦
上一章:寻画(23)青梅竹马
一九五四年四月,市体委通知市教育局:六一儿童节前举办市少儿中国象棋选拔赛,每个中小学可推荐一名选手参加区里选拔赛。然后每个区再选拔出五名优秀选手参加市里大赛。市里前五名参加全省赛,省里的前五名参加十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少儿中国象棋赛。
健民小学校对通知很重视,高年级班主任在班上传达了通知并进行了动员。全校报名参加选拔的总共有十二人,六年级的十人,五年级的两人。
学校教自然课的朱亦然老师是个象棋迷,他下棋水平很高,在他住的那条街上长期称王,因此学校选拔参赛选手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到他身上。
这天下午,六年级报名的选手依次跟朱老师过招,校长和体育老师坐在一旁饶有兴趣地观战。街王和刚学会下棋的孩子下棋,其可乐程度只能用老叟戏顽童来形容。
朱亦然一边下一边摇头,有的孩子只知道象棋的规则,根本就不认识步,马踩车都看不出来,车被吃了不以为然,一脸的懵懂相。有的孩子不懂得什么叫棋风,举棋不定,拿起棋子还放下,下不出好步还拍子出响,车马丢了还不认输。校长和体育老师一边摇头一边相视而笑。
这其中有一个姓何的孩子下得还有那么点意思,能看出两三步远,和朱老师坚持了十分钟后投子认负。体育老师在他的名下画了两道杠,那意思是这名学生有可能代表学校选加选拔了。
六年级的很快全部测试完了,剩下两个五年级的还有戏么?倒数第二出场的这个孩子叫吴敦。吴敦十三岁,长得面目清秀,身材匀称。没等开棋朱老师就觉得这个孩子不一般,一是有礼貌,对局前先给他行了个礼,又转身给校长和体育老师行礼。二是眼睛拢神,坐在对弈桌前神态镇定自若,一副胜不骄败不馁的样子。
朱亦然连下十盘水平悬殊的棋有点怠倦,与吴敦开局后连走了两步欺招,他想速胜。吴敦抓住机会咬紧不放,一炮一车逼死一马。
朱亦然丢一马后方打起精神认真对待,怎奈形势大劣,他使出浑身解数也未能扭转败局,在校长和体育老师的注目下他竟然输了!
朱亦然脸色微微发红,问道:“你叫什么名?啊,对,吴敦。嗯,吴敦,这棋你下得不错呀。来,再来一盘,让前几盘闹的方才我有些随意,看来对你这个选手我得动真格的了。”言外之意是:我要是动真格的凭你个小毛孩子怎么能赢我?
吴敦以先手屏风马开局,朱亦然以架中炮应对。朱亦然几次组织进攻都被吴敦轻松化解。弈到中局朱亦然好不容易抓住机会将车突入对方腹地,不想这是吴敦有意做的圈套。他立即弃肋车挑底士,朱亦然大惊,仔细一看原来中了吴敦野鸡挂的套路(单车马做成的杀局),无奈,动真格的也还是输了。
校长和体育老师一脸的惶惑,体育老师说:怎么就认输了?朱老师,你老将把他车吃了不就完了?”
朱亦然笑笑说:“他有后续手段,这个杀着有个名,叫“钩鱼马”,民间也叫“野鸡挂”,无解。”
朱亦然回过脸对吴敦说:“行啊,小伙子,你竟然把我赢了。你知道我可是我们家那一片的棋王,了不起!太了不起了你!”
朱老师脸由尴尬变成兴奋,说:“就你这水平,在区里肯定是冠军,没准在市里都能拿冠军。”他看着校长和体育老师说:“就是他了。”
体育老师说:“别介啊,还有一个没测试呢。”
站在吴敦身旁最后一个待测试的选手不好意思地说:“不用比试了,我跟吴敦差得太远,到现在我也没看明白他是怎么赢的,也不知道什么是野鸡挂。”
在场的人都笑了,唯独能看出两三步棋的姓何的孩子没笑。
朱亦然问吴敦:“吴敦,你的棋是跟谁学的?”
吴敦说:“我六岁就会下棋,但下得不好。两年前我家后趟街搬来一家姓宋的工人,他下得不错,他弟弟下得比他还要好一点,“野鸡挂”的杀招就是他俩教我的。”
朱老师说:“呵,这是俩高人呐,你住在哪儿,赶明个我去会会他俩。”
吴敦笑了,说:“朱老师,你不用去了,半年前他俩就下不过我了。”
朱亦然又问:“你看过什么棋书吧?”
吴敦说:“我只看过《橘中秘》,不过那里面好多都是凑着,假如对方不按照书上那么走,后面的着法根本就用不上。”
这么小的年纪不但能看懂《橘中秘》,还能有这样的见解真可以说是神童。
朱老师估计的很准,吴敦以不败的战绩获得了区选拨赛第一名。十几天后,又一个振奋人心的喜迅传来,吴敦竟然获得市中国象棋 少儿组比赛的第一名。
健民小学像欢迎英雄一样欢迎吴敦凯旋,对于吴敦来说,这一天简直成了节日。校长、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体育老师、班主任等围在他的身边,众星捧月一样簇拥着他来到大教室,大教室里坐满了人,除了本班的全体同学还有各年级的代表。
体育老师让他讲讲赛后感想,吴敦究竟年纪小,不会后来风行几十年的获奖八股感言,什么感谢这感谢那的话他都没说,而是讲了几个比赛中的趣事。
他说:“跟我下的对手大都是中学生,他们比我大,个子比我高,可能是觉得自己棋下得好吧,一开始都没怎么瞧得起我。这些人一出手我就知道他们是背过棋谱的,可我偏不按棋谱招数下,几步之后他们就不知怎么下了。赛后他们聚在一起议论我,好像是故意让我听见。”
朱亦然问:“他们是怎么议论的?”
吴敦说:“他们说我下的全是野路子棋,他们教练教他们下棋时说,不按官招下,以后成不了大气候。还说我净出损招、阴招,太坏了,一不留神就上我的当。”
听他如此说,在场的人都大笑起来。
校长说:“这几天你好好练练,争取进京参加全国比赛,给咱学校给咱市争光。吴敦,有信心吗?”
吴敦不知谦虚,应声说道:“有!”
北方夏季天长,晚上七点天还大亮。吃完晚饭吴敦出来到后街看宋家兄弟下棋,宋光中宗光礼一见他来便站起来跟看棋的人介绍说:“这位就是市少儿象棋赛冠军。”
吴敦觉得奇怪,说:“宋叔,上午刚赛完,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这时,在宋光中身后转出一个眉眼喜兴一脸阳光的小姑娘,她说:“我参加了你胜利归来的欢迎会,他是我爸,你知道了吧?”
宋光中对吴敦说:“这是我闺女,她叫宋小草,也在你们校上学,三年级。”
吴敦对小草对笑了笑,小草瞅着他也笑。
宋光中说:“我断定你能去北京参加全国比赛,有可能进前几名。都说南方人聪明,这回你去一定扭转这个说法,让他们见识见识咱东北的神童。”
见大家都用惊羡的眼神看着吴敦,宋光中跟邻居们说:“棋下得好不好全凭悟性,这么多年我的棋力定型了,就这样了,再学也好不到哪去。这孩子太有发展了,不用教,自己就能琢磨出道来。”
可了不得了!健民校出了个神童。当吴敦横扫各市选上来的高手,取得省少儿中国象棋赛冠军的消息传来时,校园里一片欢腾。校领导和老师们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神童!真是神童!
吴政的银首饰制做商店有母亲和妹妹帮着打理,生意还算可以。小弟吴敦平时少言寡语,除了看书学习业余爱好就是摆棋。家人怕他走火入魔,有时候还说他两句,任谁都没想到他竟然一路斩将夺关取得省赛第一名!
当晚,赵慧卿一家为小儿子吴敦庆功做了一桌子好菜,大女儿吴敏和女婿杨士元带着外孙女小志萍也闻迅赶来祝贺。八口人欢聚一堂,说到下个月去北京参赛,全家人都沉浸在幸福之中。
第二天,省市报纸并没有刋登吴敦夺冠的新闻。第三天,报道了,只说省少儿中国象棋赛圆满结束,前五名选手获得进京参加全国比赛的资格。
第四天,体育新闻报报道:经省市体委评定,下列五名选手获得参加全国少儿中国象棋赛资格。令人不解的是名单中没有冠军吴敦!
学校得到的解释是,有人举报吴敦父亲吴宝成不但是反革命,而且还是罪大恶极被镇压的反革命。体委接到举报当即进行调查,并很快得到证实。吴宝成临刑前喊的那句反动口号,让他上了总结镇反的首页。
体委领导和省市有关负责人进行了沟通,没人愿意为了一个孩子去担不必要的风险,棋艺好固然重要,但政治背景更重要,不可忽视,最后决定还是把吴敦拿下来。这件事惊动了教育局,局领导特意打电话给健民校书记校长,嘱咐一定要作好吴敦的思想工作,父亲的罪名不应该加在孩子身上,不管怎么说这是个人材嘛。
校领导和老师闻迅后先是愤怒,而后震惊,再而惋惜。校长将安抚吴敦的任务交给了体育老师,体育老师说:“我怎么安抚?实话实说么?”
校长说:“那怎么可以?小孩子懂得什么政治?具体怎么说还用我教你?”
体育老师把吴敦叫到办公室说:“吴敦,你棋下得好,本应去北京参赛,可省体委专业棋手看了你的比赛认为你下得全是野路子,不合规范,将来发展不大,所以这次决定不让你去北京参加比赛了。吴敦,要想在棋艺上更上一层楼你就得背棋谱,按照官着行棋。有句话你听说过吧?叫:这事你心里有谱没谱啊?临局现想对策哪有心中有谱来得稳妥?是吧?别灰心,这次不行咱还有下次呢,是吧?今年你才十三岁,以后的路子长着呢,是吧?……
看着吴敦含泪离去,体育老师和校长说:“妈呀,可累死我了,一连说了十来个‘是吧’把我汗都说出来了。唉,太可惜了。你说他爹也真是的,一个银匠,也不是国民党,已经判死刑了,一闭眼睛不就过去了?喊什么反动口号啊?这不是给儿女添罗乱么?”
校长晃了晃脑袋没出声。
下一章:寻画(25)宗喜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