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之旅
又到了交作业的节点了。
队长温馨提示:小楼昨夜又东风,斜倚栏杆细看作业中。姓名头像应犹在,只是常懈怠。问君能有几多愁?或是满屏琐事压心头。
哈哈,懈怠吗?倒不至于,我一直在思考这周写点什么呢,思考写作主题,想啊想,想啊想,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段时间在练字,要不然去临沂市美术馆看看?王洪川校长鼓励大家说,在临帖之余多思考,看看展览,提升眼界和审美。任盼老师也一直鼓动我去美术馆走走、逛逛、转转,一定是和在家里看字帖不一样的。
美术馆,我之前去过呀。人不多,甚至冷清,我一个人转来转去,无聊中夹带着一丝惊恐。我想到了小萍萍老师,她出身美术专业,也学过书法,若是有她做讲解,美哉!
恰好今日蓝天白云,天气甚好!约上小萍萍,挎着胳膊,直奔美术馆。
在美术馆最先看到的是“献给母亲的歌”全国女画家中国画作品展。来这儿之前,我稍作了攻略——官方说,这个展览,作品立意高远,创意新颖,选题于百姓生活,寄情于大好河山,体现了极高的书画艺术性。在展览开幕式时,山东省女书画家协会主席王小晖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画展展出作品饱含真挚的感情,构思细腻温婉,意境匠心独具,生动展示了当代女画家深入生活,根植传统所取得的艺术果实......
我自然是外行人,看不懂,听不懂,也无法感受。但是小萍萍不是呀!看着她兴致勃勃、若有所思,时而远观、时而细看,我期待听她说一说这其中的魅力。然而小萍萍却哭笑不得:“我刚刚在想这是什么风格什么主义,想不起来了!”她惊叹记忆流逝之快,我频频点头。和她一样,工作一两年之后,在大学课堂上主修的“奇经八脉”,在尚未彻底打通时,随着时间的流逝又未加强化,结果只能是“忘了......”
然而我的潜意识里仍愿意相信,曾经接受的教育并不会如过眼烟云、不复记忆。网上有一段回复“读的书都忘记了”的话令我不能赞同更多: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大部分已经一去不复返而被我忘掉了,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肉。我想,精神食粮也是如此,就像这位答主所言:“你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等时间长了,那些细枝末节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成了你的修养。”
我们逛着逛着,小萍萍突然开始形容她的大学老师——我老师超有钱,她看起来就好贵,举手投足透着温婉优雅,关键是待人很和善!气质特别棒啊!其实小萍萍气质也不差,天生丽质有优势,审美高级有修养,假以时日,一定会把最美的一面沉淀下来。
看着一幅幅精美的画作,我有点茫然。说实话,艺术和普通大众的确存在很大的距离,而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大众。走到这个作品面前,也许我有一点点感触,但是我说不出来,甚至感触都是我的臆想。
小萍萍果然还是有些功夫在身上的,很快,她的深度记忆就被激活了。顺着她积攒多年的美术功底的直觉,我开始追问,然后得到一点引导。
“这算是工笔画,你看这里一点点的小细节。”
“这是写意画。”
“这是兼工带写。”
“这几个叶子看起来很随意,你知道画好要多难吗!?”
“你快看啊!这只蜻蜓的翅膀太精细了!薄如蝉翼的感觉!”
“这幅构图就超棒!由近及远啊,这里,是很近距离的,上面,是很远的山。全在这一幅画上。这样的构图很难画的。”
“这几只小麻雀好可爱啊!跃然纸上,让我想握住它!”
“这串葡萄,看!C位的这一串,有没有激发你的食欲!”
“好奇怪啊,你看这幅画,这里台灯发出了光,但是这一块的壁纸竟然比没有光照的地方更暗。对,这个壁纸也是画上去的,你看她的肌理和配色,真好看啊!”
“呀,这是岩彩画!”
有一幅《清韵》,淡淡的色调,柔和,优雅。但是,几只小鸭子的眼睛,让把趴在画上近距离观看的我吓了我一大跳,亮的有点吓人......小萍萍却说:“这几只小鸭子的眼睛是这幅画的点睛之笔吧,这里最亮,其他地方都平淡,你往后走两步,看!”我一瞧,还真是呢!
一幅《家园新韵》,画作底端有一条看起来“有歧义”的色彩。我好奇:“这里是山中小路,还是小溪?”“应该是小溪,你看上面这里,是瀑布。”随着小萍萍的手势,我才看到那里赫然流着一瀑细细的水流,虽细但亮,甚至抢眼。好奇怪,我刚刚怎么看不到瀑布呢?
一幅《莲瘦宿春风》,色调很高级。我只是觉得用色清雅,却也没别的感觉。小萍萍却不同了,她趴在画上细细看,然后小手摸了一下,惊呼;“哦!这是画在绢布上的!”我也趴上去瞧,果然和别的画作不一样呢!
看了一圈,我想转去书法展览,遗憾的是近期没有书法展。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中国画作品展,一样有收获。
正如三毛在《送你一匹马》中曾说的那句话:“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美术馆的标牌上写着:“艺术使生活更美好。”
就是这样的。我能感受到小萍萍对艺术的尊敬、亲敬之心,也能感受到她身上独特的气质以及与之堪配的修养。美术馆不远方是万达广场,只是二者的人流量之差是云泥之别。期待会有更多一点人,能把逛美术馆这件事,看作像逛商场一样普通、日常。对于我来说,逛美术馆,看艺术展,并不要求自己快速看懂、看会、看出结果,只希望能一直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