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课》读书笔记1:古典诗词带给我们人生的作用?

2024-02-11  本文已影响0人  一笑作春风
说明:
2024年,坚持读书,第1本,从骆玉明老师的《古诗词课》开始。
在阅读中,会和作者有很多交撞的地方,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真的就好像坐在大学课堂上,安安静静的记笔记,边记边思考一样。
接下来的读书笔记,记录的就是这种交流与碰撞。笔记的观点大多取自骆老师诗词课,亦掺杂个人的思考。

认认真真探讨一个问题:

古典诗词,能给我们什么作用呢?

1.和我们的文化建立起一种关联。

当一个人在一个文化体系中,无论你是否自觉,它都是存在的。

每一个个体的基本立足点,都首先是在一个民族文化的系统里面,再去延伸,接触不同的文化。

理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历史,才能够理解自己。

民族文化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有时候我们读一首诗,突然感觉这首诗是读过的,可能是我上千年之前就读过的,在遥远的往日,我曾经坐在一棵大树下唱过这首诗,实际上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灵魂和这个文化的生命是一体的,所以很多古老的东西其实就是我们自身的生命回忆。

骆老师的这个观点让我想起了另外一名作家刘再复,刘老师在海外多年,他在《红楼梦悟》里写过一段话:

十几年前一个薄雾笼罩的清晨,我离开北京。匆忙中抓住两本最心爱的书籍放在挎包里,一本是红楼梦……
带着红楼梦浪迹天涯,红楼梦在身边,故乡故国就在身边,林黛玉、贾宝玉,这些最纯最美的兄弟姐妹就在身边,家园的欢笑与眼泪就在身边。远游中常有人问:“你的祖国和故乡在哪里?”我从背包里掏出红楼梦说:“故乡和祖国就在我的书袋里。”

这段话让我非常感动,一本书,代表着故乡故国,可能只有流浪在他国的游子们会有更深的感受,甚至有时候,听一下故国的语言都会亲切,更不用说,浸淫在一本书的文化里面。

但是,红楼梦是小说,诗歌是否也具备这样的魅力呢?无疑,这是肯定的。

2.情趣上的熏陶。

在现实层面中,我们委屈自己,屈从别人,有时猥琐,有时肮脏,忍受屈辱。

但是在诗歌的层面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美好的理想的生活,满足了我们对生命的期待和要求。

诗人和废物之间的距离很近。这句话太妙了!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红楼梦》中贾宝玉这个人,在某些人眼中是一个废物,在另外一些人眼中,又是非常美好的?

或者说,你看宝姐姐其实是看不上贾宝玉的,但是林妹妹又很稀罕他,这中间出现了什么样的偏差?

这还是价值角度的问题,从实用的角度,务实的角度,现实的角度来看,贾宝玉可不就是一个废物?他连贾琏都不如,家族的很多事务,都是贾琏和凤姐处理的,让贾宝玉试着管家?呵呵,肯定是一塌糊涂。

但是贾宝玉是一个诗人,从审美的角度来说,他热爱世间的一切美好,心疼珍爱着天地精灵女儿们,虽然在现实的层面上他不曾担当些什么,但是他的心灵,负荷起了这个社会的罪恶。当心痛无以复加之时,他选择了逃离红尘。

他是废物呢?还是诗人?还是兼而有之呢?

3.古典诗词可以培养我们对语言的一种敏感性。

我们需要体会那些最精致最有力量最有创造力的语言,简而言之,就是诗歌。

读诗三个层面:

第1层面,是小孩背古诗,单纯的朗朗上口,当作一种歌谣。

第2层面,是把自己的生活情感投入到这首诗里面,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和经验。

第3层面,了解诗歌产生的背景和宏大的历史条件,当你用来解读诗歌的知识背景越广大,这个作品内涵的信息就越丰富。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重点要做的是第三个层面,因为第2个层面属于个人,第3个层面属于学生跳一跳,能够够得着的东西。但我最近发现,第2个层面也需要引导,因为我们现在的学生,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背景下,尤其是疫情三年的困囿中,情感越来越苍白,感受力越来越弱。说白了,感受力这个东西,只有亲近自然亲近生活,才能有深刻的体会。

前几日,在微信读书上,正好读到大老振《古诗词里的快意人生》,她在序言当中提到的诗词的力量,也谈了几点:

其一,一颗诗心,为无聊单调的生活注入力量。

其二,读诗词,给了你另外一种视角,让你的世界更加开阔。

第三,诗词赋予我们精神的力量:比如希望放下善良……

对比了一下,大老震真的语言是当今走红的网络语言,乱花渐欲迷人眼,很吸引人的眼球,但从本质上看来,还是老一套。

渐渐地,我读书,不喜欢繁花似锦的语言,也不喜欢平庸媚俗的语言,就喜欢纯粹朴实自然,把话往明白处说,一针见血,废话少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