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女孩,能在两性关系中获得自由
闺蜜小圆过来和薛七吐槽:不知道为什么,男朋友最近对她有些冷淡。而两个人真正沟通时,她内心又时不时升起一阵烦躁,不知道该怎么去和男朋友说她真正感到郁闷的原因。
两个人聊了会儿,等薛七问完几个问题后,就发现:小圆这是陷入【过分烦躁】的不良情绪里了。
当一个人处于【过分烦躁】的状态中,他的情绪又可以包含:紧张、沮丧、恼火、担惊受怕。
怎样判断是不是过分了呢?
85%的情况下,我们是能识别出自己什么时候反应过激的。有时候只是不愿意承认,但我们心里很明白。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认为,导致这类不良情绪的,不是外部刺激本身,而是我们应对刺激的“思维方式”,称为ABC模式。
(A代表不利事件,B代表思维方式,C代表不良情绪。在A成为既成事实不可更改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调整B,来改变C,也就是控制过激情绪。)
可能有人会说,我产生的情绪当然和外部刺激有关系了。就好像我们经常说的,长得好看的说情话才能叫“撩”,长得丑的只能叫“性骚扰”。
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讨论的是非理性的、不良的情绪。如果真的是因为外部刺激导致的烦躁,就不是【过分的】。
所以,大家在分辨自己是不是过分烦躁的时候,要统一变量:
1、不管对谁、发生什么事,我习惯性地会产生烦躁
2、与同一个对象沟通、相处,不同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态度。这个时候的烦躁,可能就是过分烦躁。
要想在关系中变得自由,不受制于人和事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在A处发生的事是否真实不重要,你在B处(思维方式)所思所想才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在C处(不良情绪)的感觉和行动。
当我们明确了思维方式才是关键之后。就要弄清楚导致不良情绪的错误思维方式都有哪些。
1、恐怖化。还没进行到那一步,但我们总不由自主会把一件事情想得特别严重。例如,面对男朋友对小圆冷淡的事实,她就会在脑子里想到N+1种可能:我是不是对他不再有吸引力了?他是不是在外面有人了?如果我表达出自己感受到他的冷漠,他会不会觉得我很烦?……
2、应该化。认为人和事都应该按照我的心意来发展。或者更进一步的,坏人坏事本不应该存在,当它们的确存在的时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如果发生了,就只有愤怒了。
这是过激反应最坏的一种,因为这种方式会把我们自己弄得特别惨,压力会增大,还会给对方造成困扰。
3、合理化。把现存的一切都合理化,放弃抵抗。反正你对我冷淡,行吧,我就接受好了,既然你都这样了,那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其实,当事情发生后,我们大可不必急着陷入这三种错误的思维方式之中。不妨停下来,告诉自己:我们永远都有选择的权利,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的选择。
这种选择的权利赋予我们的,不一定是两个人关系的更进一步,但一定能让你在关系中更加自由。
很多亲密关系的指导,都会强调“如果不改变自己,跟谁过日子都会过成一个样”,甚至于演变到现在还有“只要有爱的能力,跟任何人相处下来都能产生爱”的荒谬。
爱情,哪里是那么容易得来的呢?它是大自然往人类脑子里灌输的疯狂,是诗人们抓扯头发的求而不得。它也是如三百倒高墙一般的三百个长夜,像大海,像我们之间的魔法一场。
感情是需要共振的。想想我们自己尚不能在任何感情的投入中时刻保持备战状态,又怎样能要求身处亲密关系中的另外一人能随时跟得上你的节奏呢?两个人调频刚好一致,完成花火碰撞的时刻,是需要心存感激的。
所以,做一个有选择的自由的人吧。
第一步 问问自己:怎么做才能够更好?怎么做能够让自己更好?
第二步 如果做不到,也没有太大关系、不要太执着,接受这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