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儒学
这将近半年了,我一直在学习复旦大学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厚厚的两本,加起来一百多万字。这两本书不好读。首先是体现了做为思想史的深邃。列举庞博,很多都是闻所未闻。只能一句一句的啃。其次是语言的专业,学术性。我感觉读学术性文章还是有一点积淀,但是,读葛兆光的文章,不容分心,要顺着人家的思路慢慢往下理,稍有不慎就前功尽弃,得重新开始。因此读得很慢,但还是解决了心中的一些疑惑。尤其是对先秦中国的思想起源和发展,更是有拨云见日之功。
之前学习过北京大学冯时的《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一书。该书主要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都起源于古天文学。这令我比较兴奋。但是仅仅是源头性质的解释,没有放在中国思想史的长河中进行解读,因而不具有系统性。
而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则从源头和流变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令人信服。
他有一个观点我以为很是深刻。他认为,道家思想要比儒家思想早的多。道家的清静无为的思想更符合人类早期的思想特征。而儒家思想则是人类私欲膨胀,有为思想盛行之时出现的。是一种不得已的做法,所以讲求秩序和规则。这就是礼。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礼。
近几日于养病间隙又重读《论语》,有三个本子。一是杨伯峻的,从训诂的角度进行解释;二是李零的本子,三是朱熹的《四书》集注。此外还有网上一位高僧的解释。总体比较一下几个本子。
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更侧重于普及,语言比较通俗;李零做为经历了文革的知识分子,力主将孔子从神坛还原到人间,,多有调侃意味,但是解读的还是很通俗的;朱熹的四书集注则是另一副面孔。因为孔子在宋代很红,朱熹又是理学的开创者,所以,孔子的地位很高,就是圣人。我以为,朱熹的集注还是很到位的。尤其解读出了看似平常的语句的背后的东西。其立足点就是孔子提倡的礼乐,符合礼乐就是圣人。
而王阳明心学则直接继承了这种成圣的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
我的疑惑就是,儒家思想一直强调外在的秩序和规则,为什么在王阳明那里却成了哲理层面和心性层面的东西,和成圣成仁有关?网上有一位佛教大德的解释让我释然。佛教有戒律,根据所受戒律的层次,决定了一个人修习的果位。戒律是外在的,坚守,修习戒律却能成为内在的东西,这一点和儒家强调礼(外在的),终究成圣(内在)是一致的。
由此,我们不能像李零一样,简单的把孔子界定为一个普通人,他就是一个生而知之的圣人。
《论语》看似通俗的表达里面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这些内涵必须是在经历世事,洞明世事之后,蓦然回首才能体会得到的。世间万象在孔子那里都有很好的解答。所以宋人半部《论语》治天下。
不管是仁政还是成圣,最终的目的却是无为而治,这和佛教的终极是空一样,回到了本源。
只是人类的前行是一场无法逆转的旅程,失掉的本心在从孔子时代就渐行渐远。后世人们的修行只能是对迷失本心的修补,却无法复原。
孔子对周礼的坚持以至恢复就是这种努力,但是在孔子时代,礼崩乐坏,他注定是一个失败者。但是《论语》却保留了复原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