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对暴力说“NO”
暴力的基本原因来自执着极端的想法,例如公平或道德。这种执着通常来自于采取二元见地的习惯,例如善与恶,美与丑、道德与不道德等。个人讲话的自我正义感占据了所有的空间,以至于容不下对他人的同情心,理智因而丧失。如果能了解所有这些见地或价值观,以及鼓吹他们的人都是和合而且无常的,就能防止暴力。当你没有我执,不攀缘自我,就完全没有理由使用暴力。如果能了解到对方是被他们自己的无明和嗔恨等强大的影响力所控制,知道他们是陷于习气之中而无法自拔,我们就容易原谅他们令人恼怒的行为。相同的,如果有精神病患者侮辱你,你不会有理由生气,如果我们能够超越相信二元现象的极端,就能超越暴力之因。
———摘自《正见—佛陀的证悟》
根据百度百科:我执可以说是无明的同义语,佛教中指对一切有形和无形事物的执着,指人类执着于自我的缺点。包括自大,自满,自卑,贪婪……,放不下自己,心中梗着非常大、非常粗、非常重的「我」,执着自己的想法、做法、人格等,提不起自己和他人的义务与责任,自我意识太强而缺乏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或太关注自己而忽略别人等等。消除我执是佛教徒的一个修炼目标,认为没有我执就可以将潜在的智慧显现出来,成为有大智慧的人,即为‘佛’。
简而言之,我执就是我的想法,我的观念或价值观等意识。我执重的人通常眼里看不到对方的心理需求,只看到自己的头脑中是怎么想的,往往会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对方的是错的。
今天当我读到书中这段话时,我深以为然。 当孩子做错事,为什么家长总是忍不住想打孩子呢?表面上我们说是“为了孩子好”,为了让他们改正错误,形成好习惯。但是真的只有打才能解决吗?难道他们的错真的如此不可饶恕吗?还是只是我们以为如此?这个世界真的是一分为二,非黑即白吗?
例如我们认为饭前要洗手是对的,当孩子没洗手就上桌吃饭时,我们自然就认为他错了,于是命令他迅速去洗手;此时我们认为孩子就应该听从父母的命令,当孩子磨蹭或顶嘴耍赖不去洗手时,我们自然认为要教育一下孩子了,温柔的家长此时可能会苦口婆心劝说孩子去洗手,严厉点的家长会斥责,甚至打骂。于是暴力就这么发生了。
当我们冷静后仔细回想一下事件的始末,发现几个疑点:饭前洗手是必须的吗?(这只是个习惯问题,想想我们小时候谁会饭前洗手,不也没事吗?)孩子必须听从父母的命令吗?(在现代社会,大家更讲究的是彼此良好的沟通,即使是在家庭里)所以由此可见,家长的观念根本站不住脚,竟然最后还向孩子挥起巴掌,家长的无知,孩子的大不幸!
所以没有什么“必须”的事,万物都是和合作用,都是无常。在家庭教育中,由于父母是强势的一方,父母更应该多角度体察理解孩子,运用同理心,感受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心理需求,从真心去帮助他们成长的角度出发,去和孩子沟通。而不是靠说教,靠蛮力,强制孩子接受父母的观点,有可能这些观点本身就是错误的。孩子作为弱势的一方,由于心智和认知水平较低,他们的很多行为和想法往往出于无心而为,或是由着本性而为,因为他们还不会运用理性控制自己的言行,此时他们需要家长先理解他们,再引导他们。绝不是劈头盖脸一顿打骂。
时刻谨记,我们以为的往往只是我们以为的,它并不是真理,并不一定是对的!即使我们的想法是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并非只有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