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过往...

你以为对的,可能不是我想要的

2020-07-17  本文已影响0人  差丢丢先生

回望过去,与童年的自己和解。

你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也不是你子女的前传。

多少人因为童年的记忆,而今的内伤无人能懂。

回望过去,重新体会当时的心情。

同样的事,成年的你或许能看到儿时的你曾经忽略的角度。

与童年的你握手言和,借以自慰。

内心的伤痛,只有自己能治愈,也只有自己能懂各种心酸。

这也不乏是一种自我治疗的一种方式。

我们是个体,不是父母的续集,也不是子女的前传。

我们不属于任何一个人。

父母带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我们应该抱着感恩的心态,但不代表说就是隶属于父母,更不属于私人财产。

一个人不是东西,产物。

但往往这个简单的道理,作为父母却从来不屑一顾。

每个人都是有占有欲,孩子相对于父母来说更是私人珍藏。

一个父母怎么能把自己与孩子分割开来。

就与这样的想法,让身为子女的孩子痛苦不堪。

什么是个体,这个父母都不懂的概念,更别说能传到给孩子。

甚至是有些父母极力去摈弃的观念,一直教导孩子:你不是一个人的,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你必须得听我的,我才是为你好的。

对于成长中的你来说,这些话语是否已经耳熟能详,深有感触,甚至深受荼毒。

现在的小孩子很多都离不开大人就是这个原因,一来是父母的不舍,二来是孩子的受教育形式导致了现在的观念:不得离开父母的羽翼。

一个人是个体,不影响对父母的孝顺,不影响你是你,我是我。

更不会让一段关系结束,这是一个精神的分割。

精神世界的独立,比起生理身体的依赖更有意义,能使你在成长的世界里锦上添花。

父母的过度干涉说来是为孩子好,却在无形之中折断了小孩子本该有的天性。

一个天使,来到凡间,慢慢的被雕琢成一个平凡的人类。

原先自带的光环慢慢暗淡,直至消亡。

一个人与一个家庭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也是一个难题,难就难在这段关系里没有对错是非。

只是你给的不是我要的,我要的你恰恰是你不屑的。

宝贝放错了地方,可能就不值钱了。

用错了方向,可能就不发光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