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1)
咖啡豆种类大概分以下三种:利比里卡大粒种:口味和品质差,种植很少,无商业价值,可忽略不论。罗布斯塔中粒种:是19世纪下半叶才被发现于非洲的乌干达与刚果,并被引种到其它地方。罗布斯塔更为浓烈的苦味也适合某些消费习惯,并常常作为一些咖啡产品不可缺少的配料。但阿拉比卡小粒咖啡,总是被当成高品质咖啡的代名词。阿拉比卡小粒种:与罗布斯塔中粒种比较,阿拉比卡香气更加浓郁,咖啡因含量仅及罗布斯塔的一半,因此味道更醇和,不至于那么浓烈刺激。
图片来源网络埃塞俄比亚原产地的咖啡,享誉全球的加勒比地区、中美洲地区,以及最早传入中国云南的朱苦拉咖啡,都是小粒种的阿拉比卡。
上帝对于物种是公平的,阿拉比卡品质更好,但它的咖啡因含量较低,更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适应生长在气温相对温凉的高原,它的管护成本更高,产量也较罗布斯塔低。而罗布斯塔适应生长在低海拔、气温较高的地方,较高的咖啡因含量使它的抗病虫害能力更强,产量也更高。
云南朱苦拉咖啡豆
阿拉比卡,源自古老的咖啡起源地埃塞俄比亚。
铁皮卡是最经典的阿拉比卡品种,也是最早的咖啡原生种。目前很多商业改良种均源自此种,是公认的精品咖啡品种。风味优雅,味道表现极佳。
波旁是铁皮卡的变种。拥有与铁皮卡一样丰富的香气和优秀的味道表现,在阿拉比卡种中也属于非常优质的品种。
铁皮卡和波旁,树龄高,产量低,豆质较高,口感干净,风味均衡柔和顺滑。这两个经典阿拉比卡老品种,是云南小粒咖啡的品种来源。
但因铁皮卡和波旁的产量低,管护成本高,易患病,于是便出现了云南小粒咖啡的另一个品种——卡蒂姆。
卡蒂姆并非纯正的阿拉比卡的血统,它是罗伯斯塔和波旁的杂交种。较之老品种,它缺乏丰富的香气和味道,且有比较粗浅的草腥味和泥土味,但是其优点在于抗病虫害,易于管理,产量大,其亩产量最高可达350kg生豆,是老品种的2倍还多。现已成为云南咖啡产区的主要栽种品种。
云南境内种植的咖啡,都可以寻根到中国最早的咖啡引种地——云南朱苦拉村。
朱苦拉现存的24棵百年咖啡树,经专家鉴定是珍稀的阿拉比卡种的波旁和铁皮卡纯种,为中国现存的此品种中树龄最高者,被誉为中国咖啡“活化石”。这个大山深处、金沙江边的彝族小村朱苦拉,因此被称作“中国咖啡第一村”。
在风味上,朱苦拉咖啡豆酸甘苦醇表现均衡,口感干净透明,此外,中浅烘焙时,还会浮现出杉木般清雅的香气。
云南咖啡的产量占到中国的99%以上,但仅为世界产量的1%左右。全球有70多个国家生产咖啡,产量超过10万吨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约21个,其中前三位的巴西、越南、哥伦比亚,近年的年产分别约为310万吨、160万吨、90万吨。即使云南咖啡达到20万吨的年产。受咖啡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咖农砍掉咖啡树,改种其它作物的事例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