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的一腔孤勇,不合时宜,却闪耀了星河
崇祯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北京城周围上演了诡异的一幕。
皇太极的十几万人在前面烧杀抢掠,明将袁崇焕几万人跟在后面,整整五天没有开打。满朝官员、百姓不干了,都骂袁崇焕是汉奸,崇祯自然也如坐针毡。
崇祯召见了袁崇焕。皇帝没有训斥,解下了自己的衣服,披到了他的身上。袁崇焕解释一番之后,竟然提出了一个要求,“我的士兵连日征战,希望能够进城休整”。崇祯当然不会同意,心里先在生死簿上再记一笔。
先打仗,打完再算账。
十二月一日,崇祯以发工资为由,再次召见袁崇焕。但城门紧闭,上面丢了个筐子,他是被拉上去的。这次,崇祯直接问了三个问题:
你为什么要杀毛文龙?敌人为何能长驱直入,进犯北京?你为什么要打伤满桂?
袁崇焕被脱去官服,投入大牢。无法解释,也无需解释。
袁崇焕杀毛文龙,确实是弊大于利,也在崇祯心里埋下了杀机。毛文龙稳守皮岛,在后方能够起到牵制和骚扰后金的作用。可能是毛文龙的嚣张让自视甚高的袁督师不爽了,袁崇焕居然在无旨的情况下擅自斩杀了毛总兵。
不懂政治,恐怕是袁崇焕最大的问题了。
崇祯元年七月十四日,袁崇焕第一次被召见,就说五年内可复全辽。但凡认真研究一下崇祯是如何清除魏忠贤和阉党的,也不敢如此宽慰圣心。崇祯甚至满足了钱粮、武器、人事等所有的要求。
胆敢愚弄皇帝,那一刻,已经注定了袁崇焕的悲剧。
因为忽视君威、盲目自信,在皇太极向北京进发的时候,他错失了拯救自己的机会。
因无法突破关宁防线,皇太极率军,从辽东绕到辽西,再到蒙古,十月底到达明朝重镇遵化,一直向北京进发。孙承宗下令,让袁崇焕赶到京郊昌平、三河一带布防,阻击皇太极。袁崇焕却并未执行老师的意见。
他想要贯彻自己“主守,后战”的战略,凭坚城,抵御皇太极的骑兵,北京城就是最理想的高地。于是,他带着几万人跟随着皇太极,一直到城下。他没有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没有想到自己会被认定为通敌。
袁崇焕最终被凌迟处死,下场凄惨。
历史总是不断被后世评说。文才韬略上,他无法与徐阶、张居正等人相提并论;军事才能上,他也比不上孙承宗、戚继光等。但他死守宁远的孤勇,已经比朝堂上很多的蝇营狗苟强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