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还是抄袭,引用还是剽窃:世上本无原创
文/江寒园
区分这四个词放在后面,先说说超越这四个词语以外的几个概念。
一、共有体验
这要先从我那篇《书荒1:顺藤摸瓜读书法》说起,写完后辗转发过不少地方,蝴蝶效应上了豆瓣首页,后来经药师丢姐推荐辗转发在了知乎(话说我知乎也开专栏了快去关注哟),看下面评论发现被两三个网友质疑为“疑似抄袭”(知乎的网友都是这么博学和犀利吗)。
简书的就比较温和,“前半部分的论点好像似曾相识,文主是不是还在哪里出没过?”哈哈,我想你一定是个好人。
从豆瓣跑过来找我的网友很热情,表示要和我多多交流,并且表达了共鸣,“嘿,我读了你在豆瓣上的文章,真巧,我也是这么读书的。”(话说这都不是我发的)
看来豆友们到底没有知友们敢于质疑的精神,要是换了那几个铁骨铮铮的知友一定会这么说“我的读书方法也和你一样,是不是你抄我的?”
对简友的疑惑,我是这么回答的,“我的确在微博豆瓣也出没,不过完整的文章还是先发在这里的。可能你看的是别人的也说不定?读书的时候大概大家都会有一些共同的体悟罢,就好像洪尚秀的电影《剧场前》里面说的那样。”
《剧场前》里面说那那样是怎样,当时我并没有细说。这其实可以看做是作者与受众之间的共同体验
1.作者与受众之间的共同体验
这部电影洪尚秀采取的是戏中戏的两段式结构,二男一女三人转,互为对照,互相补充。第一个故事实际上是男主A和女主拍的一部电影,第二个故事回归现实,男主B出现,他是男主A的师弟,他向这个女主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其实你演的那部电影说得是我的故事。我是相信他才和他说得,他竟然拍成了电影,简直太过分了。”
女主问:“是哪些故事?”
男主B说:“一粒一粒的分安眠药,自杀前抽万宝路,这些都是。”
“哦?我很喜欢那些故事,没想到是你告诉他的。”
“喔那个不是我说的,不过那时候我经常在他面前抽万宝路。”
“哦是吗?”女主想了一会,“不过,身边的人可能都会这么想,只要有一点相似的地方,就会说成是自己的故事。因为对每个人来说,自己是最重要的。”
男主B认为电影中的主演抽万宝路、一粒粒分安眠药和他很像,熟不知这世上除了他以外还有不知多少人喜欢抽万宝路,多少人喜欢吃药时一粒粒分开。他以为这是他私人的体验,他不知道的是这世上千千万万人也和他有着类似的相同体验,多的是他不知道的事,正如女主在最后所说,“对每个人来说,毕竟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这类共同体验是很难分清的,很有可能也确如男主B所说,“因为那时候我经常在他面前抽万宝路”而给了导演启发。这就很容易滑向“抄袭”这个话题,由此可以展开两点小讨论。
a、艺术与现实的差别
可能的确因为男主B在男主A面前经常抽万宝路,而给了男主A启发,但这是很有偶然性而非决定性的,可能是路人C那天在路口也抽了万宝路,给了导演启发也说不定。艺术创作是作者在万千生活里取材的杂糅,一部作品也是包罗万象的,并没有哪个确切的原型。
同样地,我们也会经常听到有些作家新上市了一本小说后,收到大批读者来信,指责小说家偷偷把自己的故事写了上去,又或者会经常看到影视作品在开幕之前总会打上这样一句声明“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这就是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差别。可能一部电影、一本小说由ABCDEFG这七个元素共同构成,张三在其中只是看到了A这个人物和自己很相像,简直就是自己的翻版,于是怀疑创作者剽窃了自己的经历,李四看到了B这个情节简直和自己的经历一模一样也来插上一脚,王五看到了C……
艺术是生活各项素材的杂糅,大多时候人们只能在其中看到自己。
b、IDEA和行动力的差别
一些体验或灵感很多人都有,只不过恰好是人家把它写了出来或拍了出来,像《社交网络》里的爱德华兄弟指责扎克伯格剽窃了他的Idea,哦老天,Idea从来不稀奇,这么想到的绝不仅会只是你一个人,稀奇的是行动力。他不从你这儿得到这个Idea,他明天读书看报,和人交谈灵光一闪总会想到,这是一个大趋势,Idea总会通过各种渠道来到有行动力的人面前,再由他把这个Idea变成现实,只是刚好在那时你成为了这个渠道而已,然后在他成功之后就会有一大波人来指责他剽窃了自己的生活体验、故事或是Idea.
2.作者与作者之间的共同体验
第一点是作者与受众的共同体验,创作者和创作者之间也存在着共同体验
莱布尼茨:
1684年莱布尼茨发表第一篇微分论文,定义了微分概念,采用了微分符号dx,dy
1686年他又发表了积分论文,讨论了微分与积分,使用了积分符号∫
1674年11月11日他完成一套完整的微分学
牛顿:
1667年牛顿手稿完成了代表了微积分发明的《流数法》(发表时间为1671年)
有人认为,从手稿完成的时间看,牛顿确是比莱布尼茨早了七年,但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发明比牛顿的更完善(英国数学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愿接受欧洲大陆数学家的研究成果.他们坚持教授、使用牛顿那套落后的微积分符号和过时的数学观念,使得英国的数学研究停滞了一个多世纪),而且囿于当年通迅条件和学术交流条件的限制,莱布尼茨完全是在独立的情况下发明微积分的。
不过也有人认为莱布尼茨当时曾去过伦敦,有学者给他看过牛顿的手稿,虽然他自称这对他帮助不大。而且微积分按理应该先推导出微分,再推导出积分,但莱布尼茨是反着来的。接着又有人反驳,牛顿是为解决运动问题,先有导数概念,后有积分概念;莱布尼茨则反过来,受其哲学思想的影响,先有积分概念,后有导数概念。
莱布尼茨和牛顿是谁先发明了微积分曾是科学史上的一桩公案,当年莱布尼茨更是因为王家科学院的判定结果郁郁而终,虽然现在私下里依然有着争论,不过科学史上倾向两人各自独立的发明了微积分。毕竟即使抛开微积分看,两者在其他领域也都有着出色的研究成果,他们两人都有着这样的实力。
现在看来似乎不仅仅是人人都能说上几句的文科,就连精确如1+1=2的理科也同样有着这类巧合——共有体验。人们活在世上,在思考、阅读、情感等很多方面都是有很多共性的,不存在什么必须是某一个人单独想到或提出来的。
因为总有些体验是太人性的,是人所共存,超越千古、无分种族、横穿七大洲和四大洋的。
二、世上本无原创(思想不存在100%的原生与独立)
连岳曾说过一句话,文字从创新的角度来看,90%都是不应该存在的。其实也可以这么认为,完全原生的思想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纵向来看,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从小我们是在四书五经、各类书籍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前人几千年积累下的知识已经足够磅礴,很多思想创见也已经早早被提出,我们现在自以为得意的一两句灵光突闪而浮现的诗词,写得一些自以为不错的文章,提出的一些新思想很可能早已刻在古人的三坟五典当中了。
二十多年的潜移默化,只是有时候你以为它不存在而已。
横向来看,自15世纪末开始的地理大发现实质上已经将地球更加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人不再是封闭的个体,无时无刻不在与周围进行着信息交流。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谁又能说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文字表述是100%的独立于外界之外,未受任何人影响的呢?
这也是为什么研究生博士们日常最多的功课是读文献,在做学术研究之前总要先把国际内外的研究前沿资料逐一了解,看看有哪些已经被别人研究过了,甚至得出了哪些成果。
这也是很多民科,民哲的悲哀之处。自己皓首穷经研究了一辈子的成果写信给中科院的学者,结果被告知,这个问题笛卡尔早在17世纪就已经解决了,而且研究成果比你的更完善。
如果经常看一些学术论文,会发现每一本论文后面都会附上参考文献,即使这册论文所表达出的是某种新知识,也是建立在许许多多前辈的研究基础上的。
妄谈自己完全的原创,无疑是空中楼阁。
前些日子看到张大春的一篇文章,他也有过类似的体验:
当时我独自居住在龙潭乡下的小屋里,绝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应付许多报刊杂志散碎文稿的邀约,以及漫兴且恣意的阅读。。也就是在前后大约三年的时光里,我发现这样的生活带给我一个始料未及的启发。许多读过的书,写过的稿,前人写的,自己写的,古人想的,自以为自己想的……都交错溶融在一起。
举个栗子,有那么一回,高阳邀我进城夜饮达旦,散席时天色微曙,沉醉东风之余,我自觉荒废了不止两天的时间,回头叹道:“许叔,跟你这样混,简直是荒废,新得一句‘人生过处唯存悔’!”高阳瞪着充满血丝的眼珠斥我:“这明明是王国维的句子。”
然而,应该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对文学‘创作’这个概念起了彻底的质疑,身在此行之中,竟不甘冠戴此行之名,也出自一个本质性的理解: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原创这回事,我们总在足迹杂杳的泥沙上留下既被他人覆盖,复被后人踏掩的乱痕。
如他所言,这是一种奇特的偶然。他以为这是他自己做的诗,其实潜意识里已经受到了王国维的影响。
又或者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在那一刻他其实有着和王国维同样地心境,这也正是第一点所提到的共有体验,为什么我们就一定要认定这句子只有王国维能做的出来,如前所述,人类活在这世上,思考、阅读、创作、情感很多地方都是有着共性的,我们相信他也具备这样的才情,完全可以独立做出这首诗,只是恰好被王国维早写出来了几十年。
好像一些人生感悟和道理,最近你经过了一番世事悟出后告诉朋友,结果却被告知,“你这个啊,最近那个著名作家在他书里不是早就写过了吗?你不是看了人家的书再说这个是自己的吧?”
你意图辩解却发现好像这很难说清,这情形恰似张大春在几十年后和王国维想到的同一个句子,莱布尼茨和牛顿各自独立发明的微积分。
可是你这个朋友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道理也许早就已经存在古人的读书笔记当中了,他认为你悟出来的这些道理是看了那个作家的书,可那个作家是不是又看了那个古人的书?思想的源头无穷尽。
江西诗派所谓“无一字无来历”更是完全承认前辈们的经验,而黄庭坚虽然进一步提出了“点铁成金”,但并未否认诗词文化的自然传承,其所要达到的“金”必在“铁”之基础之上。
在我看了张大春那篇文章差不多一个月后,没想到我也有过了类似体验,不过恰好相反。
有学姐寒假去了日本东京,她发了一张庭院飘雪的图:
拾阶望庭馀我感叹实在太有意境,想起了一句诗“拾阶望庭馀”,没有后半句,就这五个字。
想了半天想不起是谁做的,又想看看整首诗是什么样子,于是上网去查,这五个字输进去搜索不出来,还不死心,又换了好几个关键词都查不到,于是这才想,没准儿这是自己瞎诌的,就别找名诗人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但是为什么当时我会认定这是前人们已经做过的呢?自己私下也做过揣测,少年时也瞎诌过几首不押韵脚的诗词,有几首仿古气息较重,可以看到辛弃疾、李清照他们的影子;当时写那几首诗词无不是想了半个小时多才凑出一片完整的,而这个句子几乎是看到图就自然流淌出来了,而且当时想出这个句子后尚不能准确说出“庭馀”这俩字的含义。
是否原创、又或者是共有体验。还是受前人影响,向他们致敬,分界实在模糊。
从上面几个栗子我们几乎可以判定,如张大春所言,世上根本没有原创这回事。
人类的一切知识思想、科学发现、诗词文章的提出几乎无一不有前人或他人的影子,这就好比一层层台阶一直往上垒,如牛顿所言,如果我站得高,是因为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自称是100%的纯纯的原创的东西,如果不是心思不正,隐藏自己的知识来源,那就是空中楼阁,只是看上去很美。
至于最开头提到的区分致敬、抄袭、引用和剽窃这四个词,限于篇幅,只能放到下篇文章了。
转载请@作者微博 ID:江寒园(http://weibo.com/u/2111069654),并将本段话一并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