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共读《跑步穿过中关村》02

2023-09-07  本文已影响0人  L文苓

敦煌拐弯上了一条路,再拐,风从地面上卷起沙尘,他躲到一栋楼底下,天就暗下来。他拍打着衣服上的尘土,一个背包的女孩走过来说:“先生,要碟吗?”从包里抽出一叠光盘。“什么都有,好莱坞的、日本的、韩国的,流行的国产大片。还有经典的老片子,奥斯卡获奖影片。都有。”

这里敦煌遇见了改变他生活的女孩。

在沙尘暴的天气里,敦煌躲到了一栋楼底下,天色也暗了下来,晚上到了。

卖碟片,这是早些年北京经常可以遇见的情景。中关村附近满大街卖碟的,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回忆。

我记得10年来北京的时候,也慕名来到了中关村,这个电脑城,在过街天桥底下也会有卖碟的,办证的,开发票的人。一开始我路过的时候,还有点害怕,毕竟一个陌生人突然地开口,总是有些突兀和吓人的。

后来在海淀黄庄附件住了近十年,十年是什么概念?按照《露天电影》里面的话来形容“足够把头发一根根地熬白”,虽不至于熬白头发,但是青春熬没了。

在昏暗的光线下,敦煌看到碟片的彩色包装纸上有点说不清的暧昧。那女孩的脸被风吹干了,但不难看,她好像还有点冷,偶尔哆嗦一下像要哭出来。敦煌判断不出她的年龄,也许二十四五,也许二十七八,不会超过三十。三十岁的女人卖碟不是这样,她们通常抱着孩子,神秘兮兮地说,大哥,要盘吗? 啥样的都有,毛片要么,高清晰度的。然后就要从后腰里摸出光盘来。

这里描述的是敦煌看见的女孩的样子,再凭借自己的经验判断女孩的年龄。

这里的经验是什么,是后面的描述。

如何让“经验”变得合理,那么一定需要对“经验”的描述,这样才能让人信服。

比如我们看见一个女人,不能只凭经验说她多少岁吧?要有对岁数的描写,比如:脸上的皱纹,头发的颜色,眼神,动作,行为,语言等。

一些容易被作者遗忘的描述,通常就是所谓的“经验”。比如作者知道的一些常识,但是在读者那里其实是不知道的。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如此而已。

“便宜了,六块钱一张卖给你。”女孩说。敦煌把包放到台阶上,想坐下来歇歇。女孩以为他决定挑了,也蹲下来,在一张报纸上一溜摆开碟片。“都是好的,质量绝对没问题。”

敦煌觉得再不买自己都过意不去了,就说:“好,随便来一张。”

女孩停下来,“你要实在不想买就算了。”

“谁说我不想买?”他让自己笑出声来。“买,两张!算了,三张!”他担心女孩怀疑,就借着楼上落下的灯光挑起来,《偷自行车的人》《天堂电影院》《收信人不明》。

“行家啊,”女孩声音里多了惊喜,“这些都是经典的好片子。”

这个对话,有什么深意呢?

因:敦煌放包,给女孩产生他想要购买的意向

果:女孩铺开碟片让敦煌挑选

因:敦煌的表现让女孩觉得他不想买,告诉他不想买算了

果:敦煌死要面子活受罪,非要买

因:敦煌挑选的片子都是女孩喜欢的

果:女孩的声音多了惊喜

这里为什么要写敦煌买碟片?他都已经那么穷了。而且还要买三张碟片,仅仅是为了不让女孩看不起吗?

想来之前对女孩的描述:那女孩的脸被风吹干了,但不难看,她好像还有点冷,偶尔哆嗦一下像要哭出来。

这里敦煌就已经对她产生了一种怜惜,这是男人的本性,面对长得好看的,看起来可怜的女人产生的怜惜。

因:女孩好看,看起来可怜

果:敦煌过意不去,决定买她的碟片

一些因果是缠绕在一起的,在不起眼的角落,让主人公的行为合理。

这里也描述了敦煌内心的善良。这也为他后续持续寻找三宝,赚钱想要赎保定的行为作铺垫。

而女孩的善良也体现了,“你要实在不想买就算了。”不强人所难,一般卖碟的人,都恨不得对方可以多买,至于想不想根本不在她的思考范围。

在复杂又现实的社会,两个人都保持着自己的善良,这点很难得。

而这也符合人性的描写。

敦煌说,不懂,瞎看看。他真的不懂,《偷自行车的人》看过;《天堂电影院》是在公交车上听两个大学生说的;挑《收信人不明》仅仅是因为名字别扭,他觉得应该是《收信人下落不明》才对。买完碟,他在台阶上坐下来,对面的楼前亮起霓虹灯。他掏出一根烟,点上,对着霓虹灯吐出一口烟雾。女孩收拾好碟片,站起来问他走不走。 “你先走,我歇会儿。”敦煌觉得没必要跟一个陌生人说其实自己没地方可去。

这里解释了敦煌为何挑选那三张碟片。也从解释中可以了解到敦煌的行为。

1、看过——记性好

2、在公交车上听大学生说的——擅于观察

3、名字别扭,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这里再次强调了敦煌无处可去。

因:无处可去

果:去哪里都可以

因:前面买了中南海的烟

果:敦煌抽烟

要知道从小铁门出来,敦煌相当于一无所有。烟肯定也是没有的,所以他出来就买了烟,这会儿抽烟也就顺其自然。

而女孩卖完碟为什么要问他走不走?

因为他所在的位置,不是什么好位置。至少不是可以“久待“的地方。

女孩和他再见,走几步又回来,在他旁边的台阶上坐下。敦煌下意识地向外挪了挪屁股。

 “还有么?”女孩说的是烟。

敦煌看看她,把烟盒和打火机递过去。他听见女孩说,中南海的口感其实挺好的。敦煌和很多人打过交道,但那都是交易,冲着钱去,所以女孩的举动让他心里突然没了底。恐慌只持续了几秒钟,他想,都这样了,光脚的还怕穿鞋的。进都进去过了。整个人放松下来,主动问她:“生意还好?”

“就那么回事,天不好。”她指的是沙尘暴。闲人都关家里了,而买碟的大多都是闲人。

敦煌深有体会,他那行多少也有点靠天吃饭。刮风下雨像个乱世,谁还有那个心思。

这里女孩走了又回来。大概是觉得敦煌是个好人。

通过女孩的行为,可以想象敦煌长得至少不难看。

而“下意识地向外挪了挪屁股”这样的描述,就更真实了。一些我们容易忽略的行为描述,在描写出来就显得格外真实。

很容易把读者带入到主角行为中去。

敦煌的心理转变,动作描写:挪——看——递——听——放松——问,下意识地挪屁股,看着女孩,递给女孩烟,听女孩说话,整个人放松,问女孩生意。这样的描写也是正常人的表现,心理转变就是接受女孩存在一样,潜意识里给自己暗示。

这里隐隐透露着敦煌的工作,“他那行”,想来是和卖碟的性质差不多吧。

两个人工作性质差不多,都是“靠天吃饭”,所以有了一股惺惺相惜的感觉。

因:敦煌买了女孩的碟片,又挑选的是女孩熟悉的碟片

果:女孩走了又回来

因:敦煌在抽烟

果:女孩要烟,女孩以烟为媒介和敦煌产生连系

因:敦煌进都进去过了,不害怕女孩有什么企图

果:主动接纳了女孩,问她生意好不好

与一个陌生人产生交集的方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