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庵雜稿
詩稿
山月
夜起看山月,何如在故鄉。
自從三五後,瘦卻半輪光。
懷人
今夜初秋月,當空特底涼。
一輪分兩地,半在玉人旁。
求職
不可因之輟筆,奈何無以養文。
或問向來所學,羞言子曰詩云。
祖父百日祭
綠草東風二月,南山黃土孤墳。
又是一年春日,回看數片白雲。
月夜
今夜還如昨夜長。我心何以認行藏。
相邀唯有舊時月,一夢清愁到晚唐。
自敘
也曾灑淚多於血。久志南冥翼先折。
自絕慚顏唯夜深,平生心事向詩說。
秋夜
聲聲夜未休。冷雨況初秋。
一滴三更漏,多年片葉舟。
途窮堪不類,病久寡相投。
為問東流水,幾何無盡愁。
代謝
代謝春秋若,風煙有所然。
此關歸老馬,何月照空船。
歷歷文章在,陳陳家國沿。
詩猶繫天下,肯與補殘篇。
感時
詩不蒼涼難見工。只緣失意始雕蟲。
羞為已朽三千客,敢學長青一二公。
也歎時乖憂板蕩,可憐運往說途窮。
文章自信春秋事,半是東風半北風。
哭祖父
萬木蕭然葉未留。早行有客欲何求。
今朝事物多依舊,連日心懷獨自尤。
此路設如難斬斷,餘生亦不復經由。
嗚呼晚矣終無益,已是斯人土一抔。
按:先祖以是歲冬月初四日於家中無疾而終,享年九十有一。予不肖,居處距祖父行不過一二刻,往來則少有探視。今晨復行其路,空空而去,空空而返,如此而已。己亥冬月初八日。
詞稿
憶江南•廬山
江西憶,所憶是廬山。三疊泉邊長聽水,漢陽峰上近觀天。無處不流連。
菩薩蠻•祖父冥誕
荒山多日難消雪,猶將陰面深埋沒。人世若浮漚,眼前生一丘。
音容無處覓,天地長相隔。唯有此寒鴉,何方不是家。
聯稿
即事二副
其一
問責於官,絕無僅有;
禁言以法,似是而非。
其二
從一地乃至於全國,半月以來,國家何處能無事;
因封城而念及禁言,八人之後,言論依然不自由。
以姑母尊諱嵌聯
玉藏質,雖潤而溫,匠工琢後方成器;
蓮現姿,既清且秀,淤垢霑前已沁香。
值龍社立社五週年,撰此以為賀
黑水龍吟,聲含哀樂,釐分是是非非,由東北,至西南,終達於四海;
冰城社立,詩誦興亡,亦復平平仄仄,繼風騷,兼老釋,而值此五年。
寄人
為命途所困,奈疾病何,度世時逢二三十載;
以書畫而名,謂先生也,課徒或已千八百人。
冰雪
冰堅終入水,三月冬寒,何如春日一時暖;
雪潔反成泥,千尋天闊,不及人間半寸深。
文稿
詩論四則
其一
大凡可思者不可感,可感者不可思。詩者,所以表情也,設若思而得之,又惡能見情?
其二
詩人每困於情中,非嘔心吟哦無以自釋。哲人逍遙,自謂遊於方外,然亦安知其非困於理中者耶?二者名雖有別,所困亦有別,而其困於其所自困則為一也。
其三
詩不讀書不可為。
其四
人多長於歸納而拙於演繹,是以律不及絕。此亦天性使然,不獨關乎學也。
祖父小傳
先祖姓朱氏,諱延禧,蘭州西固人也。先世居南京,明建文元年,肅莊王移藩蘭州,先世以指揮從,遂家焉。爰及於公,凡二十世,五百歲矣。公少時家貧,力農之餘,即製售豆腐,以貼家用。及壯,適逢兵亂,以避役故,舉家遷母家,賃田以為生。越數年,公父歿,又數年,公兄歿,公則代兄為父,代父為兄。初,國家建廠煉製石油,公參與建設,後為職工。及退休,復務農,時公五十餘歲。公以一九二九年二月十三日生,二零一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卒,享年九十有一。生男二女二,皆能成立。長男曰守孝,季曰守廉。長女曰玉珍,季曰玉蓮。守孝生女一男一,曰曉卉,曰良臣。守廉生女曰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