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的构建(一)
孩子早上起床慢吞吞,你眼看上班就要迟到;
你给孩子辅导作业时,一遍遍讲,孩子还是无法理解;
你催促孩子早点睡觉,可TA还是不愿离开眼前的动画片;
如此种种,这些情况是不是很熟悉?遇到这些情况你是如何处理的呢?
和很多麻麻聊过,她们说的最多的就是,我大脑充血,直接冒火了,或者到最后我实在受不了了,开始冲娃吼。
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殊途同归:吼!
吼完最终结果:娃委屈,妈后悔,大家都闹心。
麻麻们关于如何解决孩子做事拖拉等各种问题没少下功夫:找儿童咨询师,看书,秒点微信朋友圈育儿经...... 可惜事倍功半。
当我们在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自己的视角已经错了。我们在用单一的问题视角去审视自己的孩子,结果我们孩子哪儿哪儿都是问题。心理学上有一个专门的术语:蓝色眼镜。我们带着蓝色的问题眼镜看待我们的孩子,孩子当然会出问题。
当我们对孩子吼的时候,其实我们本能的把问题推给了孩子。我们上班快迟到了,就是孩子的问题,做事拖拉;我给孩子辅导作业,孩子无法理解,就是孩子的问题,你怎么还不懂;你怎么还在看动画片,不去睡觉,不去看书。当我们把问题潜意识里归给别人的时候,问题依旧存在,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而且可能换种形式,变本加厉。
所以应该怎样解决呢?
真实透明原则
在一段关系中,如果我们能让自己真诚透明的去表达,并且让对方感觉到我们的真诚 关系当中那些重要的真诚相待,双方都没有任何隐瞒,那就会建成一种注意性的关系,真正的交流就会产生。
我们在教育当中首先要对孩子真实透明。对孩子真实透明最重要的就要接纳,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理解小孩的不完美。罗杰斯在个人形成论当中这样说过,真诚的面对和接受自己,坦诚面对和接受别人,相信他人是有自主能力的完全人。在上述例子中,小孩做事拖拉,你上班要迟到。你这时候可以尝试和孩子去沟通,坦诚的告诉孩子目前的情况:妈妈有点急事,担心会迟到。把你内心的想法向孩子坦诚,真诚沟通,而不是命令式的告诉他必须怎么做。当你因情绪失控,一时没有忍住,对孩子大吼大叫时,你可以在心平气和后及时告诉孩子,妈妈刚刚没有控制住情绪,不过冷静之后觉得自己对你发脾气是不对的。当你一遍又一遍给小孩辅导作业,小孩还是无法理解时,你需要理智地问问自己:你是否站在小孩的角度去想这道题目,有没有理所当然地忽视掉小孩不清楚的知识呢?
我们对自己真诚透明,能够看见自己的情绪和变化,认识到自己的不完美,并真实地向孩子表达,我们就可以消除孩子对我们的防备,我们的这个行为也可以积极引导帮助孩子,学会接纳自我是否真实。孩子看到我们真实的情绪和态度,会感觉到自己是被理解和支持的,那么我们双方就会形成有所助益的关系,这种助益性关系会让孩子更加信任我们,对我们所引导。否则,我们的难以遏制的愤怒只能只会增加孩子的恐惧,将他们推的更远。
除了上述真实透明的原则,一致性原则也容易被麻麻们忽视。
一致性原则
育儿先育己,我们在要求孩子的时候,也应该看看我们是否自己做到了整合一致。你是不是一边要求孩子不要玩游戏,要看书,一边自己一直抱着手机追剧,刷盆友圈?你是不是一边要求孩子认真学习,不断进步,一边自己却满足当下,停止学习了呢?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妈妈看到儿子的同班同学都出书了,自己儿子的作文却依旧写不好,于是生气地责备儿子:你看看你的**同学都出书了,你再看看你自己。谁知儿子竟然反驳到,人家妈妈都自己开了一家公司,做老板了,你怎么不当老板的?这位妈妈一时语塞。
如果我们很多事情自己都做不到,却要求孩子做到,那么孩子会敏感的扑捉到我们都不真实,我们是戴着面具的。我们的不真实,也会让孩子不再对我们打开,孩子不能像我们真实的打开,我们也将很难推动他们的改变。
想要孩子成为更好的人,你首先自己应该成为更好的人。
好啦,我们的孩子其实真的很单纯,也很真诚,我们父母应该放下焦虑,真诚的表达自己,不遮遮掩掩。一起真诚沟通,和孩子共同成长,建立全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