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料:红泥、小红泥、大红泥

2018-03-15  本文已影响55人  紫砂壶友

什么是“红泥”?

红泥是紫砂泥主要泥种之一,红色泥巴,主要由河流携带的陆源物质红土组成。红泥矿位于嫩泥和矿层底部的泥料,矿形琐碎,需经手工挑选 。氧化铁含量较高,优者光洁明亮,橙中略见红光,劣者杂乱阴霾,俗不可耐;红泥原矿坚硬似石,呈澹草绿色调,窑温略低,较适制作小件茗器,可爱灵动,深得世人喜爱。

V#信#关#注#紫#砂#壶#友,享#精#彩#紫#砂#资#讯!

因含铁量多寡不等,红泥矿烧成后的色泽或红中略带黄,或黄中略带红,或红中略带紫,可呈朱砂、朱砂紫或海棠红等基色,朱红中透着橘黄,色艳而不妖。色彩的呈现与烧制温度紧密关联,使用越久越现沉稳气息。红而不艳,红得柔美,是红泥色泽特点。色泽红得过于艳丽,多数是泥料内添加了铁红粉。

窑温不足,红泥呈枯黄橙色,水色不彰。窑温稍高,则收缩大、变形、塌陷、铁质熔点较易产生。窑温烧足,光洁明亮,红中略见橙色。

什么是“小红泥”?

常见的小红泥有黄龙山小红泥、红卫路小煤窑小红泥、赵庄山小红泥(存世量很少了)、川埠小红泥(实在红卫路、赵庄山,也应该属于川埠)、浙江梅山小红泥、安徽广德小红泥。在小红泥中,又有一种很嫩很纯的,鹅黄色,为小红泥的精品,矿源很少。为示区别,称为朱泥。

“小红泥”是不加他料的嫩泥,含大量氧化铁,经过窑烧会变成朱红色,泥质细、砂粒微、密度大、结晶高。窑温约为1080℃,收缩比约在20%~28%之间。

什么是“大红泥”泥?

所谓“大红袍”泥,可塑性更大,延展性更强,泥片弯曲时不易断裂,烧成温度约为1040℃,收缩比约为45%~55%。质感和润感都会增强。现在有些所谓“大红袍”泥,是在炼泥过程中,把适量的天然铁红粉加入到含氧化成分较高的夹层嫩泥中,成型后经过窑烧,壶体泥质细、砂粒小、密度大、结晶高,色泽大红。泡养后艳红热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