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旅行·在路上读书

为什么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2019-05-20  本文已影响0人  陈画三生八面哲学创始人
为什么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人常常是不定期的迷茫,然后又找到心中那颗指南神针,一步步走下人生之路……

看看古人古训,发现其实伟人们也一样会有这样的时候,而且还有解惑的回答: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不担心没有官位,你得要担心凭什么立身处世呢?不担心没人理解自己,得设法使自己值得让别人了解。”

那么今天你拿什么来修炼自己,修炼什么,从而值得让别人来了解呢?

今天我重点说说:

一、人文修养;

二、人格修养。


孔子主张人文之美,孟子主张人格之美。

第一先说人文修养:

通过人文修养,表现出人文之美。这类修养不仅仅要读书,求知,也要诗和乐方面的修养和受教。

比如小说、电影、戏剧、绘画、音乐等不同艺术的爱好和欣赏能力也要提高。

孔子强调《诗》、《书》、《礼》、《乐》、《易》五经。

五经中《诗》对应的就是中国古代文学,《乐》对应的是中国古代艺术或音乐,这两方面是这个古代最典型的艺术陶冶和人文修养。

孔子还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成为真正的人,必须有《诗》、礼、乐三方面的修养。

对应当代,你不难看出,我们当今的教育,如按这个标准,是不到位的,仍需自己多去修炼自己……


为什么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第二说人格修养:

孟子则表示要达成人格之美,不需要外在条件,不管有没有受教育,文盲也可以,也可以追求人格之美……

看,还是留了一条路给咱们走,你是不是刚想说我条件不好,也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受教育,提修养。

只通过你自己,不需要外在的什么附加元素,就可以追求人格之美,而人格之美的基础,就是人性向善,或者换种说法是你要善良。

美不是生来就有的,是要长期努力、去践行才能表现出来的境界,这种境界表现出来是:善、信、美、大、圣、神人格六境。

不恰当的拿练武术来比方说,是不是有六层功夫的感觉?

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可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而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孟子说:“值得喜爱的行为,叫作善;
自己确实做到善,叫作真;
完完全全做到善,叫作美;
完完全全做到善,并且光辉照耀别人,叫作大;
发出光辉并且产生感化群众的力量,叫作圣;
圣到人们无法理解的程度,叫作神。

孟子还主张人格之美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并且应该做到。

你瞧,这不,伟人几千年前,就告诉了咱们苦苦寻觅的答案。

——2019年5月筆于北京·三生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