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旗印错之后……

2017-09-14  本文已影响0人  活出本真

上周五我到东环路一家广告公司做锦旗,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接待了我,他给我念了一遍需要印在锦旗上面的内容,那时由于在跟坐在一旁的老板说话所以没有带着正念专注聆听,因为我感觉自己写的字体足够大和清晰,应该不会出现问题,于是跟随在门口等待我的儿子骑电动车回婆家接班去了。到家后忽然间听到了心底的一个声音:还是嘱咐一句,他可别把“入”字误印为“人”字。在我听到话筒另外一侧陌生女性的声音后不安感增加了:“他已经出去了,可能去印锦旗了。”我告诉她尽快转告那个职员确认一下是否印的是“入”字?话音刚落,就听到了她在急匆匆地喊那个员工接电话:“正好他回来了,你跟他说吧”。我的不祥预感真的成了事实:只听到他说了一句“已经印出来了,在晾干呢,写的是“人”字……就这时我听到了那个女人的责问声,很快他就又对我说:“刚才不是给你读了一遍吗?”一时还未回过神的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沮丧和哭笑不得:“你是读了,我没有仔细听。你拿来纸条看看,我写的是“入”字,如果印成了人字,那句话不成了骂人的话了吗?……这时在电话那端我听到了那个女人的责怪声。很快那个女人拿起话筒对我说:“要不你再出60元,我们给你重新再做一面锦旗行吗?两个旗明天您一起拿走,我们这个小孩说跟你确认过了”。我一时无语地说:“就这样吧,先不印了”。挂掉电话后,我静静地陪伴了一会儿自己,仍然感觉很不舒服,于是又拿起了电话,仍然是那个女人的声音,我对她说:“请韩老板接电话好吗?”这时我通过听到她说话的口气猜到了这位女士的身份:老板娘。韩老板接过电话后我向他如实陈述了事情的整个过程并表达了我的感受与诉求:“这件事我当时没有强调嘱咐,我有一半责任,但是如果您的工作人员仔细核对的话,如果是他认为的“人”字,整个语句是不通顺的……”那个给我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老板反应很机敏,很痛快很诚恳地回应道:“我们也有责任,要不您出40元……”。我的语气依然很平和:“谈到再印一面锦旗的价位,我也想跟您说的是,不是为了少花20元,而是要体现出责任的清晰,既然此事双方都有责任,那么让我出60元,让我感到了不公平的对待”。韩老板的积极态度最终达成了再补一面锦旗的共识。在锦旗印好后韩老板主动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去店里。因为在娘家,直到周二早晨我才从婆家回交运里时去取。没有想到的是:第二面锦旗又发现了一个错误:把儿子的名字印错了。面对还想申辩的那个小伙子,我温柔而坚定地表达了我的观点:孩子,那天我是听到老板娘的激动情绪所以把责任揽到了我的身上。现在就你自己在店里,请你把我写的纸条找出来,我写的字你如果认真看是不可能出现这两处误差的,我的字不潦草,很清晰!这个孩子一时语塞,终于示弱地跟我说了实情:阿姨,这样吧,钱我自己出了,您别再找老板了,那天我都跟老板娘吵起来了,我是刚来不久,第一次做锦旗……听到这个瘦弱的男孩儿这样一讲,我松动了原来想拒付40元的计划,我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叮嘱:孩子,我知道你找份工作不容易,但也希望你吸取这次的教训,下次再做锦旗时一定要认真核对,否则顾客不会都跟我一样好说话,你的老板娘脾气急,但老板还是很开明的,好好干吧,这次,阿姨让你自己承担一部分后果,我出20元,你自罚20元当作一次教训吧。这个年轻人很开心地点点头,一再向我表达谢意。我把两面锦旗都带回了家,一面送到了民政局,另一面留在了下房里,我只想给自己也做一个警醒纪念:感谢这次的珍贵体验,让我认识到了带着正念聆听和认真及时核对的重要性。也真诚感谢那个孩子,祝福他从此不再出现类似的失误。

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