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
周末和孩子去爬凤池山,走到山神弯道时,孩子指着路边标牌,惊奇道,这里什么时候有烈士陵园了?
在我们的印象里,凤池山有翠屏塔,牛头山塔,翠屏古刹,并没有听说有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在郊外,又叫颐和园,需乘半小时公交才能到达,那里安葬的是所有为新中国事业牺牲的本县战斗英魂。
凤池山上安葬的又是哪些英雄?
我们决定一探究竟。
去烈士陵园的路并不是我们每次走的主干道,而是盘山公路旁一条岔道。
拾级而上,阳光从树林的缝隙里钻出来,掉在台阶上,风一吹,不断跳跃,闪着我们的眼。
走了三十几级石级,转弯处,一个石头拱门迎面而来。
拱门有些岁月,上面依稀辨得“幼”什么“园。”
我笑话说,这里以前不是什么幼儿园吧?
孩子朝我翻白眼,说,哪有幼儿园建在山上的?
视野渐渐开阔了起来。阳光大片大片铺洒在台阶上。
一座凉亭,两个小水池终结了台阶继续。
再转弯,一个百平左右的广场赫然印入眼前,广场中央黄色的五角星,红色的大理石堆砌而成纪念碑夺人眼目。纪念碑背靠凤池青山,面临车水马龙,像个卫士庄严地守护着这里的山山水水。
上面刚劲有力地写着:“对越边境自卫还击战英雄纪念碑。”
原来与郊外的纪念碑不同,这里安放的是自卫越击战的英魂。
八十年代初,我上小学,对自卫越击战的最深的印象就是舅姥姥家风华正茂的表叔报名参加了自卫越击战。舅姥姥来看奶奶,听着头上的飞机声,总会双手合十,奶奶就和舅姥姥一起抹眼泪。
再后来,表叔完好无损的回来,战争离我们就更远了。
不想,在这片葱郁的树林里,安憩着这样一批英魂。
你看,孩子指着纪念碑对面的长墙,那里有介绍。
转过身,英烈墙上全是年轻英俊的面孔。
孩子叹息着:10个人,最大的20岁,最小的19岁。
多青春,多好的年华,他们不远万里舍小家而顾大家,义无反顾报效祖国。这样的年纪放在现在,他们都还是挥斥方遒的在校大学生吧。
如果他们还活着,还在为国家各行事业的建设发光发热。不成想,他们生在新中国,却以刚刚绽放的年纪为国捐躯。战争把他们的身体留在异国他乡,只有魂魄荣归故里供后人来瞻仰。
我们一一端详着那些年轻的面孔,他们英俊的眉宇,坚毅的眼神无不透露报效祖国的炽热之心。每一张照片,都是一颗不朽的灵魂。
等我上了大学,我也要去当兵。孩子说得掷地有声。
孩子,将来的事谁说得清呢?你现在能做的就是珍惜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安定和幸福。
等你上了大学,即使国泰民安,我也希望你去部队的熔炉去淬炼,练就一身报效社会的铮铮铁骨。
作别时,举目四望,山下熙熙攘攘,山上层峦叠嶂。阳光照在每一张军装照上,那些年轻的面孔都带着神圣的光芒。
松涛阵阵,是对他们无声的崇高敬意。
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