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的“不敢沟通”

2022-03-17  本文已影响0人  xin筠

记得上学期的一次家长签字时,表格里两个姓“陈”的孩子连在一起,而且都是三个字的名字,yt妈妈无意中签在了jy家长栏里。jy妈妈签字时发现自己没地签,于是问我怎么办?我用一个“小箭头”做了标识,让jy妈妈签在后面。因为相处快三年了嘛,和家长们都比较熟悉,所以就随口笑着对jy妈妈说:你去问问yt妈妈,她想干什么呢?(其实是想说:yt妈妈是不是想给jy当家长呢)
没想到jy妈妈过去真的找yt妈妈问去了,具体是怎么说的,我不知道。从yt妈妈发信息问我,我感觉到这话传的真就成了表面意思,成质问了(汗)。yt妈妈解释说,听了jy妈妈的话,她才知道签错地方了,但她真没什么意思,不知道我为什么那么问?
我:你也别想多啦,快三年了,大家都熟悉了,要是不熟我也不会那么说的!
yt妈妈:没事,说开了就好了。要不我也想不通,我就问一下。就是因为娃娃在学校不听话,有时候也不敢跟你们沟通。没事,说开了就好。
我:有啥不敢沟通的呢,孩子这学期是有进步的呀,多鼓励!
yt妈妈:yt就是比较调皮。她做不好,所以我们也不敢往前跟你们沟通。就是的,以后多鼓励一下!
面对孩子的教育, 我们一直在强调“家园共育”,有时候也会埋怨有的家长不配合,不主动。可是,我们是否深究过:为什么有些家长,我们感觉不配合、不积极、不主动呢?有的家长确实是因为忙,无暇顾及;有的是觉得“有老师”,就放任孩子自由成长,而像yt妈妈这类的家长,她们竟然是“因为孩子调皮表现不好,不敢跟老师沟通”。很庆幸,因为一件小事,让家长有了“表白”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也更好的打开了家园沟通的大门!这让一直觉得很尊重家长的我汗颜,竟然没有发现、想到这一层,充分说明家长工作不到位!
平时,整体比较突出的孩子家长主动性强一些,她们会时不时利用离园或者发个信息问问孩子的情况,而得到的肯定也多。相反,调皮、能力弱些的孩子,家长更多的应该是“不好意思”,往往都是老师主动反映“问题”,久而久之,这类家长越不会主动问孩子的情况。那么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到良好的家园携手共育呢?
所以,与家长沟通、交流孩子的问题,先说优点、说进步(毕竟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己的闪光点的),与家长分享孩子成长进步的点滴;然后再说孩子的问题,也不要刻意强调、突出(毕竟都不是什么惊天大错),谈出问题,给出建议,在做到有效沟通的同时,家园关系也会越来越融洽的。
从那以后,离园时我会时不时主动跟yt妈妈简短分享孩子的点滴进步,比如活动中回答问题了、主动帮助小朋友了……渐渐的,我发现yt妈妈过两天就会问我:yt这两天表现怎么样?谈吐间,脸上有了笑容,不再像以前那样接上孩子就走了,而是主动提醒孩子跟老师问好,离开时也会笑着跟我说一声“我们走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