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与自己和他人相处的科学方法,拥有受益一生的高质量关系
很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习惯于通过讨好别人来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根本没办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还有很多人拥有一颗玻璃心,别人说的一句不以为意的话就轻易让自己感觉受到了伤害。
如果你也存在上述困惑和问题,不妨和我一起翻开《在人际关系中成长》这本书。书中通过精心选取日常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帮我们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引导我们认清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找到问题症结和解决方法,从而拥有受益一生的高质量关系。
作者胡慎之是一位有影响力的关系心理学家,他拥有20余年的咨询实践经历,15000余小时的个案经验,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心理学家之一。著有《如果父爱缺席》《高情商沟通术》等心理学图书。
01 坚持做自己,走出老好人误区
生活中有的人习惯以满足别人的需求为目标,处处为别人着想,认为只有自己能够始终给别人带来好处,让别人满意,才活得有价值,这就是所谓的老好人心态。
具备老好人心态的人的第一个特征是习惯忽略自己帮助别人。通常会认为自己的观点、需求并不重要,甚至可以完全忽略自己的感受,而以他人的意志、想法、愿望和情绪为中心。他们即便自己需要别人的帮助,心里也不能接受,因为他们不允许自己变成需要别人的人。
具备老好人心态的人的第二个特征是习惯在外人面前压抑自己的情绪。他们需要在亲近的人面前释放自己的糟糕情绪,但对外人却特别好,即使内心有不满,也会压抑着不表现出来。
具备老好人心态的人的第三个特征是取悦别人的同时心存怨恨。他们在为别人付出时并不心甘情愿,一边付出会一边抱怨别人不感恩戴德,认为别人都是不懂替自己着想的坏人。
之所以存在老好人心态主要是与从小养育自己的家庭环境有关,如果父母从小对孩子管教过于严厉,不允许孩子与自己意见相左,否则就惩罚孩子或者表现出生气的状态,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很难活出独立的自我。
要想坚持做自己,就需要尝试与父母分离。意识到父母并不是完美的,也会犯错,会力不从心和无所适从,从而明白自己无需完全认同父母的观点。
要想坚持做自己,还必须破除老好人心态。要学会与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抛开对别人看法的过度依赖,因为没有人能够替我们过一生。
02 学会倾听和陪伴,不试图改变别人
很多人结婚后,很想绞尽脑汁去改变自己的伴侣,希望伴侣能够改掉他身上的缺点,变成自己心中最理想的模样,如果对方不按自己的期待做出改变,就会认为对方并不真爱自己。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事特别难做: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可见,试图去改变别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喜欢改变别人的人通常更想掌控别人,想把对方变成我们的一部分,让他认同我们的观点,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进而从中体验到成就感。
喜欢改变别人的人还想通过改变别人这种行为增强自我价值感。他们想通过改变或帮助别人,成为对方生命中很重要的人,从而体会到被需要的感觉,对于自我价值感较低的人来说,越被对方需要,自我价值感就会越强。
书中指出:在试图改变别人前,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你是否能改变他人的三观?你为什么要改变他人的三观?你能从这种改变中得到什么好处?
如果问完上述三个问题后,你发现自己已经没有改变别人的强烈愿望,那就放弃这种想法。尤其是对于我们亲近的人,我们要做的不是试图去改变他们,而是要学会倾听和陪伴,如果他们在遭遇困境时想听听我们的建议,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如果我们身临其境会怎么做,但并不代表他们也要这么做。
03 接受真实的自己,告别玻璃心
很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拥有一颗玻璃心,总觉得别人一句无心的话就能轻易戳中自己的痛点,或者会因为自己把一件小事搞砸,之后再遇到同样的事还没做就先失去了信心和尝试的勇气,这就是所谓的玻璃心。
正如作者初中二年级时,因为喜欢班里一个女生,就写了张纸条告诉那个女生自己很想和她交个朋友,没想到这个女生把纸条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当着所有同学的面羞辱作者,让作者感到无地自容,并从此后害怕和女生接触,作者当时就是拥有一颗玻璃心。
书中指出,玻璃心的形成和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有关。当孩子小时候犯了错,哪怕是很小的错误,父母如果指责或者对孩子不理不睬,孩子就会变得十分敏感和缺乏自信。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度宠溺,不让孩子经历任何挫折,也会导致孩子因为无法忍受挫折而拥有玻璃心。
拥有玻璃心的人很容易将自己过去受伤的体验泛化,认为被一个人伤害过,所有人都可能伤害自己。如果想避免泛化,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学会接受真实的自己。不要因为曾经受过伤害或责备,就轻易认同别人曾经给自己做出的负面评价,要试着接受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并尝试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真实状态。
二是要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不要把别人的期待当成自己的目标,我们要意识到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我们只需要通过努力,成为比现在更好的自己,并成长为真正的自己。
三是要学会关注自己的内心。每个人都很忙,都有自己的生活和需要面对的事情,根本没有那么多精力关注我们的感受。所以我们无需对别人的表情、态度或评价过于敏感,我们要学会关注自己和自己的内心,试着与紧张和害怕等感觉共处,而不是习惯地做出逃避或失望等行为反应。
《在人际关系中成长》书中通过大量真实的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案例,结合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试图告诉我们:我们在所有关系中遇到的问题,都是我们审视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成熟的契机。只有通过书中讲述的方法学会看见关系中的自己并做出改变,我们才能拥有高质量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