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简介

2020-03-08  本文已影响0人  Janeshurmin

1. 概述

琴的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也就是商朝。而谈及其开创者,根据古籍记载则是可以追溯到神农、伏羲、尧舜时期。而从古墓挖掘出的古琴实物可以看出,琴的形制在先秦时代扔在不断发展,到汉代以后才逐渐定型。所以这里将主要介绍两汉之后的古琴发展史。(后补)

2. 构造

外观形式有伏羲式、神农式、连珠式、蕉叶式、仲尼式等几十种。

个人最钟爱仲尼式。

image.png

古琴以桐木(紫沙桐为最,黄沙桐次之,白沙桐更次之)或杉木为面板,以梓木为底板(也有用杉木后其他硬木)构成共鸣箱,右宽左窄。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3. 琴音

古琴有3种音色,分别如下:

古筝、琵琶等乐器均有泛音,但不如古琴用之广泛,空灵清润。

4. 指法

古琴指法繁多,现在常用指法有88种,左手有进、退、上、下、吟、揉、绰、注等,这些技法可用于装饰按音的余音,使得古琴的旋律更为婉转柔和,优美动听。所以大多人认为琴人的演奏功力深浅,主要见诸于左手指法是否精到。

但当我真正开始学习后则认为,右手的力度掌控决定了曲子的层次,而左手的精准表现则是锦上添花,当然两者必是缺一不可。

5. 琴派

琴的外在表达形式固然重要,但琴文化才是琴的真正内涵所在。

琴文化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艺术,不同地域、不同师承的琴家的风格彼此都不相同。同一地域、同一师承的琴家的风格也是各有特点而不尽相同。同一曲目,不同的琴家就会有不同的理解,而形成不同的风格。因此,在琴界也即有流派之说。

所谓流派,学术、文化艺术等方面有独特风格的派别。而琴家群体,依据地方色彩、师承渊源、本派传谱、琴学观点及基本演奏风格等特质,尊崇共同艺术风格和理念所形成的流派,即所谓琴派。

后世的琴派多以地区划分命名,例如浙派以江浙为中心、广陵派和虞山派分别以江苏扬州和常熟为中心,其他还包括浦城派、蜀派、九嶷派、诸城派、梅庵派、岭南派等。上述所知皆为传统琴派,而学院派,个人感觉是为了提高古琴的普及度,让古琴在中国古典乐的体系内更加系统化和标准化,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