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会捧场的父母吧
#一生 309/10000 #笔耕不辍 0038
不知道是不是我们这代,由于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国家鼓励独生子女政策,所以大部分家庭都只要了一个孩子。
正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父母们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这唯一的子女身上,期待同样的特别高。
在旧时候,一家好几个孩子,可能老大适合继承家业,老二喜欢读书,老三好舞枪弄棒,所以父母一般都会按照孩子们的天性去发展。
而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父母有可能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孩子的表现总是感觉不满意,无论孩子表现的多么好,都很少会得到父母的认可。
再或是因为我们的父母遭遇了中国改革开放,快速的社会变革,对他们的影响可能对一部分人来说有了很多机会,而对另一部分人来讲,就不是很好的事情,体制改革,很多人们面临下岗。他们本来有些稳定体面的工作,却在人生最应该高光闪亮的时候,无奈的迎来了人生的低谷。
所以,这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同样会更高,甚至于把自己未完成的愿望,都强加在孩子身上。他们对待孩子,也总是不满意,总是希望孩子更好。但是言语却是打击,泼冷水。
也许是因为这些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这一代,总是能够回忆起那些父母不友好的印象。得不到家长的鼓励,总是被否定,被打击,被冷漠。
正是因为我们自己受到了这么多,负面情绪的教育,让我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创伤。所以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孩子和我们受到一样的伤害。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在不断的鼓励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不断的改进自己,让自己在孩子的行为中发现好的一面,发现闪光的一面。而且,我发现好的老师,同样是用鼓励的方法去教育孩子。
孩子的书法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好老师。我领孩子第一次去老师家拜访,也算是孩子的拜师面试。老师给了孩子笔墨纸砚,和一副字帖让孩子随意的照着字帖临摹。毕竟是第一次接触毛笔字,可以想象孩子写的当然不好,但是这名老师眼中看到的并不是字写的好不好,而是看到了孩子对书法是否有兴趣。
很幸运,我的孩子对书法是有兴趣的,而且在写的过程中,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说孩子的书法兴趣很浓,而且也很有耐心,能够临摹那么多字帖。孩子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更进一步加深了对毛笔字的热爱。
在那之后,我也学会了,从孩子的行为中多发现闪光之处,而不是总盯着不好的地方去指责。心理学上有一个吸引力法则,你想什么,关注什么,担心什么,什么就会降临。
同样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不断的吸收父母对自己的评价,从父母的话语中认识自己,定位自己。孩子的信心和自我价值,也都来源于父母的肯定、鼓舞和赞美。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要吝啬那些美好的话语,把那些好听的话,都用在孩子身上,让她们从小就感受到,他们的父母通过爱让他们认识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等长大之后,回忆起小的时候,满眼都是幸福,而不是责备和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