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点染的岁月(三十五)挑灯夜读
因为徐晰染他们组的呈现形式幽默风趣又别出心裁,虽然话题并不特别新奇,却胜在用心准备,最后赢得了满堂喝彩,也不出意料地进入了决赛。
是好事,也是坏事。毕竟付出的这么多精力得到了肯定,四个人很欣慰。但这也意味着,他们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奋斗了。
决赛的要求依旧不变,只是要换一个全新的topic[1],再找资料、写稿子、做PPT、做网页、排练……一切从头开始。
这一次徐晰染他们打算铤而走险,不再固守原先的稳妥路线,而是大胆尝试了一个充满未知数的、概念模糊的话题“点击化学”。
由2001年诺奖得主之一的夏普莱斯提出的“点击化学”,范围可比“超临界二氧化碳”这样一种物质要广大得多。而且这个概念目前还没有太多定义清晰的实际成果或者实验证明,更多的是一种理论和美好设想。
不过,四个小伙伴决定挑战一把。这一回,他们有了初赛时的经验,灵感也来得比较快。
好在决赛怎么说也在一个半月后,眼下徐晰染和魏茹乔还得忙另外一件事情。初赛完的第二天就是翰文宿舍的International Friendship Day,宿舍活动部照例是要办Formal Dinner的。身为活动部干事的魏茹乔不仅负责着这个活动的一部分筹备工作,还要和全体新上任的Boarders’ Council成员一起表演两个节目:唱歌和跳舞。因此,她初赛前一天晚上只睡了四个小时,比赛结束一回到宿舍就又去排练节目了。在活动部下辖的小成员徐晰染也没闲着,需要帮忙布置会场、点名等等。
这第二年的友谊日Formal Dinner,倒还真如她一年前遐想过的那样,让她如愿以偿当了一把“志愿服务员”。
宿舍的活动结束之后,徐晰染在书画社着手推行社团徽章以及团服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喜爱设计的她还组建了一支创作团队,在几个有才社员的合作努力之下,两件社团标志物品都很快得到了社员们的一致认可,敲定了最终稿,联系商家投入了生产制作。
英语课和化学课又布置了两个课题作业,要求小组写报告以及Presentation;体育课开始学习徐晰染并不擅长的足球;还有社团训练、课外竞赛、宿舍活动……明明手头有很多事情,徐晰染却抵挡不住自己想忙里偷闲的心,不仅又看完了几本小说、借了几本杂志,当室友秦音洛开始看一部国内新上线的电视剧时,她也被吸引了过去,就这样在一片混乱中与室友一起把电视剧也看完了。
这天她照例在华文课上光明正大地看学校发的中文刊物时,终于被华文老师逮住批评了一顿。然而在随后的中华文化赏析课上,见老师在讲台上讲解着自己早已学过的醉翁亭记,徐晰染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一边又拿出了她在图书馆借的宋词来看。
似乎,就算一直顶着个“乖乖女”的名头,她的多彩青春里也时不时会有些小小的叛逆和出格。
“我既没有影响老师也没有影响同学,看的还是和课程内容有关的正统书刊,课上教的内容我初中学过,所以现在不需要全神贯注,分出一点精力来多学习未知的内容,这样不为过啊!”徐晰染自我审视了一番后,这样对视频那头的父母说道。
前一阵子太忙,都是互相在网上留个言道一声安好、或者接通视频五分钟就匆匆告别,她已经好久没有充裕的时间和爸爸妈妈聊天了。如今终于稍微得空,她要抓紧时间和他们好好聊一聊。
说起来,翰文中学又要开始筹办一年一度的亚洲青年领袖峰会活动(AYLC)了,今年他们打算与国内的一所学校合办,在中国举行。目前两校已经安排好,五月份翰文中学会先派一批核心团队去当地带领培训、彩排等等,正式的活动则在七月份。今年的新一任内阁理事肯定是都要去的,然而出乎徐晰染的意料,万青骅、顾子霏和她居然也被邀请加入这个核心团队。
“据说老师不知道怎么的,表示觉得我们几个不错,更能帮助新加坡这边的团队和中国学生的沟通和适应什么的……就找上门来了。”徐晰染向爸爸妈妈说起来,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说明你努力了这么久,别人能看到,不错啊,我们为你感到高兴!”晰染爸爸妈妈都很开心。
“可是五月去一趟就要七百新币呢,七月份据说时间更长,肯定也更贵了,再说那个地方还安排了旅游,我以前就去过,现在还要再去两次。人家在这边跟着学校出游都是去别的国家长见识的,我却是回国,是不是有点浪费钱呀?”徐晰染犹豫不决。
“你自己想不想去呢?先不要考虑钱的事情。”徐爸爸循循善诱。
“我啊……我也不知道,又想去又不想去…其实还是有点想去的,毕竟没有体验过……”
“去吧,很好的机会,”晰染妈妈看到女儿眼中向往的神色,断定她内心已有了选择,“再说,往好的方面想,你不是还省了申请签证的麻烦吗?”
“嗯…那好吧,那我得去取钱来交了!而且接下来又要忙啦!”看到父母一如既往地理解、支持着她,晰染感动又释然。再加上顾子霏、万青骅和范优都已经答应下来,晰染也最终同意了。
决定了新的行程,意味着她得提高自己的效率,才有时间去完成更多事情。第二天,大家给刘砾在餐馆过了个生日后,徐晰染便自觉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去了。
接下来的周末有化学奥赛。由于翰文中学并没有设立专门的培训班,老师只是临时发了几份高深莫测的资料,大家都有些泄气。徐晰染有点不甘心,虽然早早地睡了,想了想还是设了个闹钟提前起床,又扑到生涩的超纲讲义上啃了半宿,遇到感觉上的“重点”便自己上网查了查,胡乱地硬生生往大脑临时存储区放了一堆自己都并不太明白的知识点,才跟着大家一起去外校的考点参加竞赛。
结果,她大半夜也没学到什么真正有用的信息,好些选择题都是半推理半揣测、连蒙带猜地答,实在捏不准的因为答错要倒扣分,她都索性留了空白。这场翰文几乎“举校出动”的竞赛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事后到底考了些多难的题目大家倒是都早就忘记了,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个考场的冷。
新加坡公共场合的空调本来就冷,这个原本是体育馆的大考点居然可以冷到如此地步,哪怕早有准备的大家带了外套穿在身上都不管用。据许多同学反映:“都要冻成冰块了”、“手冷脚冷全身冷,题全不会心更冷”、“冷得前所未有,好像赤脚在冬天里”、“我听到旁边的同学一直在抽气”、“真羡慕男生好歹还是校服长裤,校裙真的是冷死了”。
化学竞赛之后,徐晰染的“夜半复习”倒是又沿袭了好些天,用在了地理考试、经济考试等一系列考试和往后的竞赛上。因为白天她的日程几乎已经排满,也只能牺牲睡眠时间在小厨房里面完成第二天要考科目的复习工作了。然而有时候她复习结束从小厨房往回走时,还会看到很多房间都亮着灯。虽然不少住宿生早已习惯了熬夜和晚睡的生活方式,但这种情形在考试期总是会异常普遍,熄灯时间也会更晚。大家聊起来也是深有感触,纷纷表示:“现在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考试之前不熬夜复习都不安心了。”
浅浅学姐以一种过来人的姿态安慰她们:“现在都是这样的,不管是一个单元、一个月还是一年的知识,反正所有考试的东西基本是在前一晚上强行学会的。”
“原本在国内时候根本就不这样啊,考试之前反而要早睡的嘛。”秦音洛颇为不解。
“对呀,以前都是平时积累,学得很扎实,几乎不用复习。尤其是到初中后半段,考试都没有通知的,随便什么时候老师卷子发下来,三年的内容,我们还不是提笔就写。”徐晰染回忆起从前,才意识到那时候的自己所经历的简直可以谓之为光辉岁月了。
“是啊,而且现在更可怕的是,哪怕考试时候写出来了,考完立马全忘记了。”魏茹乔心有余悸。
隔壁的学姐们、徐晰染和秦音洛都连连点头,表示十分痛心。
在这样的情形下,徐晰染突然开始有些质疑“考试”的意义了。
学生时代,他们被分数之流牵着鼻子左右情绪。可是,生活这张卷子又要怎么答呢?根本没有何对何错之说,更不会给你批个分数、来个标准答案让你翻然悔悟。一切都要自己摸索。再说,每个人对成功与否评判的标准迥异。所以,人生真的好复杂啊!她瞬间又觉得,所有的“优良差等级好坏”其实还是免不了主观因素,是一众自娱自乐的产物,只不过这个“众”有大有小罢了。正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强人所难什么的果然容易令人生厌。可偏偏,她却又是super impressionable[2]的性格,真的没有办法做到心无旁骛、旁若无人、若无其事地走自已的路。
尤其在眼下,毕竟还在校,作为学生,就算不喜欢这个考试也得按着规矩来。哪怕徐晰染陡然生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感怀,回过神来她还是得面对现实,向复习妥协。毕竟,她也不希望自己就此自暴自弃,考出令大家都失望的分数,影响之后的路。
这,就算是人生路上的第一个小小的关卡吧。回过头来想想,读书时之所以无忧无虑,一部分原因便是还有标准答案和套路可以参考吧。就好像表姐方羽彤曾经对徐晰染说过的那样:“珍惜在校的日子,因为至少努力过后还能看到回报。步入社会之后,才会发现,光有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徐晰染、秦音洛和魏茹乔三个女孩子并没有完全向这里难以驾驭的学习方式缴械投降。在考前苦读的同时,她们依旧尽力保持着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互相影响着。在秦音洛的带动下,魏茹乔和徐晰染如今晚上也会时常去操场跑步锻炼;因为徐晰染和父母朋友聊天非常勤快,秦音洛也增加了与父母视频、打电话的频率和时长;高度自律的魏茹乔同时也是搜寻有趣知识的小能手,于是慢慢的三个人都习惯顺手分享见闻让大家开怀一笑,却又能适时打住,重新回到正轨上。几个人的课外活动也不耽误,在各自的社团里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和付出,将留学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转眼又接近上半学期期末了,各科的倒数第二轮考试也相继“轰炸”过来。徐晰染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耽误了不少课,连有些考试都是抽时间去提前考或者补考的。而结果也并不是很如人意,总有粗心错的题目。这让坚信自己实力的她一次次心灰意冷,也慢慢意识到了自己的眼高手低。
至此,她终于意识到,如今学习上再没法象以前那般枕戈待旦了啊……
不过,真正生活中,也多的是突发事件,临时抱佛脚和随机应变什么的也是必备技能吧?
自诩“元气少女”的她,哪能这么轻易地就被打倒呢?
最近新加坡的天气也闷热异常。翰文宿舍的学生房间没有空调,于是大晚上的徐晰染从洗完澡开始就不停地冒汗,难以入睡,半夜也时常被热醒。实在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她考虑过在睡前特意跑到有空调的自习室里去凉快一会儿。然而自习室总是人满为患,所以她只能另辟蹊径,到Hall 2的最高层——十二层去吹吹夜风。说起来,顶楼天台早已被锁,徐晰染和顾子霏进行到一半的速写也被迫搁浅。
已经过了一年多,不知道当时她们做记号摆的小石子还在不在原位呢?
抱着小淑站在十二楼,虽然夜里的风并没有几丝,徐晰染的心绪却不知不觉地飘远了。
[1] 将他们原先的话题“超临界二氧化碳”换成一个新的话题
[2] 特别容易受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