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谈《经济篇》——《瓦尔登湖》

2019-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陈辉强
      《瓦尔登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梭罗能够通过艺术来实现自己决意要做的事业。通过创造一个有机的形式,他使自己的决定获得新生 : 通过有意识的努力,他重新获得了一种成熟的恬静,如果说那不是黄金年龄的清纯狂喜的话。整个《瓦尔登湖》记录着自我在微观宇宙历程中的经历。                                                    ——题记

      1845年里,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借来斧头,在瓦尔登湖边的森林中伐木,7月4日,他住进了自己盖起来的木屋。《瓦尔登湖》是他独立生活在湖边两年多的生活中,他观察着,倾听着,沉思着,梦想着之后的创造的结晶,这是一篇自然游记,又不仅仅写景记事;这是一篇野外生活指南,却又不仅在教人如何自力更生,简单生活,这是一本神圣的书,一本文学名著,一本讽刺作品。

旭日东升,森林连绵

        一开篇,梭罗就用了厚重的笔墨描写了《经济篇》。《经济篇》大致可分成七个部分 : 从人类的生活之必需讲起 ; 有通过对自己在城中处境不佳,以及当时人们对生活必需理解不当,复杂了生活的意义而决定进入大自然,开始在瓦尔登湖畔建筑房屋 ; 他统计了房屋的支出,讲述了自己建屋的感受,讽刺人们的无理追求行为 ; 他统计了总支出和生活的需要 ; 他制作家具,并倡导辞旧迎新 ; 他追求自由,以及偏爱独居 ; 他认为人人平等,而且对待人生保持自由。

      很难说,有人能比梭罗更实在更经济的写完这个篇幅,梭罗无论写什么内容,总是直截了当,舍有唯物主义思想,崇尚实践,追求自由,优闲朴素的独居 ;在对待 “独居”和“慈善”这两个问题上,他都提倡“自由”,这个自由都另有不同,又在本质上相同。独居的自由,在于不至于受他人的约束,做到人身自由。就好比他提到的“结伴同行容易分道扬镳”的原因,不是互相厌烦,亦不是时间不一,金钱上的区别,便使的有旅行支票者无事可做,没有钱的人要挣钱维持生活,富者需要等到贫者准备就绪,出发之前可能要多费许多时日。这是他一种目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但这也证明了他的简单,有趣,令人信服。

        “慈善”的自由是从心灵到机能上传递的自由,这虽然也显露他高傲的性格,但本质的有机形式,是他崇尚人人平等的良善表现,通过自由奔放的语言,他表明了他对当时人们恶化“善良”,败坏风度表示谴责,不要把心束缚在变幻目标之中,做一个Azad,自由的人,本性上的自由。

      你愿不愿意做这样一个自由的人呢?精神和肉体上的自由同等重要,如果你刚好清闲,走出去,做一个自由的人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