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腊八节想起的……①

2020-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霞光万里

声明:不允许微信公众号‘’墨马图文‘’、‘’月读时分‘’、‘’鸡汤心灵‘’选用河水清清在简书上的任何文章!

今天是元月二号,腊八节,晩上睡觉之前,老婆找换洗的衣物,问我洗的衣服有没有晒干?我说太阳今天一直没上班,还在假期里困觉呢,只有满天的乌云,你说哪里有得干?

老天从早到晚一直阴沉着脸,乌云密布,仿佛谁惹了他生气似的,整天都不开一个笑脸;只有凜冽的寒风,从白天刮到晚上,无休无止,似乎想要得到玉皇大帝年终表彰似的,这样不知疲倦。

要说生气,我倒有点不高兴。本来今天是腊八节,前两天没有留意,不然到商场超市买点八宝粥食材,今天早上可以美美的吃上一碗五彩缤纷的八宝粥,庆祝一下腊八节。

说句没面子的话,从我记事至今,从来没有过个一次腊八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里穷得叮当响,象腊八节这种小节父母都不放在心上,只有逢年过大节才循规道矩走走形式,也只有那时我们才能过过馋瘾。

因此我们小孩子巴不得经常过大节,只要父母在我们面前说要听话,马上要过什么节了,有好的吃了,我们天天掰着手指头数天数,一副急不可耐、望眼欲穿的样子。

在我的印象里,记得一年之中,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农历节,父母要准备的,它们是:正月半元宵节、立夏、端午节、七月半鬼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冬至、最后一个就是大过年的春节。除了春节毋容赘述比任何节日都热闹有意义之外,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还有就是正月半和立夏这两个节日最热吵了。

说起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过去十多天了,肚子里油水已经差不多见底了,学堂开学没几天,肚子里开始闹春荒,这时候就盼着正月半快快到来,因为这一天,晩上既有好的吃又可以跟着哥哥姐姐出去放烧火。

到了正月半早上,父亲早早就起床,拎着竹篮,步行五六里,上街去买菜:肉、茨菇、蚕豆粉丝、茶干等等,两三块钱东西就能把篮底撑得满满的,最贵不过是五花肋条肉,好像是七角六分一斤,其余的都是几角几分的。买好后风风火火赶回家,还要赶着鱼鹰去捉鱼,父亲一直到太阳快要落山了,才撑着小丫船急急往回赶,自己留下斤把鱼过过节,其余的多多少少都卖掉。

母亲一到下午就忙活起来。先用面粉擀面条,准备晚饭。我家元宵节从来不吃元宵的,多数是面条或者大米饭。虽说母亲个子矮力气小,但擀的面条筋道足,好吃得不得了,往往下一大锅面条,一家七口人一顿就能把它吃的锅底朝天,干干净净,滴汤不剩。

面条弄妥后,母亲拿着薄刀,提着篮子去自留地里挑菜。碧绿的米葱、大菠菜、粗壮的大蒜,肉嘟嘟的黑菜,都是她刀下之物,弄干净洗洗切碎,再烫洗猪肉,一切准备好了就等着父亲回来上灶掌勺。母亲烧火,父亲烧菜,斤把肉一分为二,三分之二切片红烧,摆在碗上,装点门面,底下藏着茨菇,远看是一碗红烧肉,实际上肉量不够茨菇赶忙来凑;三分之一切成丝,用来炒大蒜,荤素搭配,肉肥菜香;酱黄色茶干切成薄片炒菠菜,绿中带黄,煞是好看;粉丝烧黑菜,黑白相间,清香可口。

不消一个时辰,父母就烧好了一桌菜,虽然数量不多,但香味扑鼻,热气腾腾,引得我们满嘴流口水。只等饭熟菜好,我们姊妹五个和着父母围桌而坐,一刻钟的工夫,我们就像牢里放岀来的饿鬼,龙吞虎咽,风卷残云,除了一碗红烧鱼留给父母之外其余的一扫而光。不是对鱼手下留情,网开一面,也不是不喜欢它肉质鲜美,问题是越是鲜嫩可口的鱼越是丝骨细如发丝,不慢慢地咀嚼,就要卡喉咙。常言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需要慢慢来,可时间不允许我们多在家耽搁,门外的田野上早己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火把挥舞,星星点点,象一条条游龙,邻家的大孩子们举着火把沿着田边一边挥舞奔跑一边口中高呼:“正月半,二月半,家家户户放烧火;别人家的菜长得铜钱大,我家的菜象盘篮大;别人家的菜烂掉了,我家的菜卖掉了;我家的萝卜石磥壮,别人家的才在长……”。小孩子簇拥着大孩子紧随其后,欢呼雀跃。正如一首古诗写道“几家野烧起阡陌,闪闪飞萤落水塘。须臾四顾光焰发,碧烟朱火彻林越;明珠夹路眩双眸,千峰万峰如点雪。曲岸平堤一路堆,胭脂泼地扫不开;即离倏忽走难定,火齐赭玉光绯徊。渐看次第随风灭,惟见皦兮月出山”。

我们姊妹几个,随即拿着下午放学后扎好的草把,迫不及待奔跑着加入他们的行列之中,从他们手中熊熊燃烧的火把中点燃了我们的火把,来回疾走高呼,行走在长着小麦的田野上。

我们这些半大不小的孩子,放好烧火后,就三五一群,约好再去打扑克,输的人被赢的人打手心、脸上贴纸条,一直要玩到夜里十一二点眼皮打架才肯罢休,恋恋不舍赶回家,因为明天还要上学。

立夏就没有元宵这么热闹了。前一天晚上,母亲在我们姊妹五个困觉后,偷偷地打开箱子上的锁,把藏在里面几个月的一小袋白馒头干取出,再从坛子里摸出五个家养的母鸡下的蛋,洗去沾上的污物,弄干净。

待到第二天早上我们吃早饭时,为孩子准备的鸡蛋已经被母亲从铁锅煮的大米粥里捞出来,放在饭桌上晾着,竹蓖子上面白花花松软可口、冒着热气的馒头干,搁在桌上迎接我们,一大锅米粥在吹着热泡泡,这是立夏节父母犒劳我们最好的款待。

立夏当天,父母要求我们每人胸前挂着一个鸡蛋,谚语说“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因为夏天小孩易患常见的疾病,传说女娲责令瘟神对挂蛋的小孩一律不得伤害。父母借此预祝孩子在炎热的夏季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成长,没有病魔缠身。

我们飞快地吃完一碗粘稠的大米粥(可惜这样的米粥只有小时候吃过,后来至今一直没有再吃到这种又香又糯的大米粥、大米饭,据说这个大米的水稻品种叫“金南风”,后来一直不种植的原因是产量低,那时生产队里人多田少,大家都吃不饱,巴不得一亩田收获上万斤粮食,队长最后忍痛割爱,种了其他高产品种),再各人拿上一个鸡蛋,装进几天前就编织好的网兜,抓上几片馒头干,一边吃着一边向学堂跑去。

急急赶到学堂,不是为了晨读学习,而是去和同学“对蛋”。每个人都有一个鸡蛋,挂于胸前,犹如现在的学生卡一样,有的同学不止一个,还有鸡蛋或者鸭蛋甚至鹅蛋,那是些家庭富有的少数同学,男孩子相互间拿着自认为坚硬无比鸡蛋的一头,去和人家碰撞,谁先撞破谁先吃,没有撞破鸡蛋的人,接着再去和别人斗蛋,直到被别人撞坏或者两败俱伤为止。

中午回来,热心的父母们从生产队保管员仓库里借来大木杆秤和萝筐,给我们小孩称体重,这是一个上代祖宗流传下来的一个风俗习惯。称时秤砣只可向外推,“不作兴”往里移,报数字时逢九就报“十”,图个吉利。大人们喜笑颜开,相互间高声谈论;小孩子争先恐后,抢着往萝筐里站,叽叽喳喳。称来称去,孩子们除了年龄上的大小带来的重量差别,称不出一个胖子来,都是些细里细气、两只手可以轻飘飘拎起两个的瘦猴子。

回忆童年的趣事,甜蜜而温馨、幸福而快乐,想想现在,不但大小农历节、公历节丰富而精彩,就连外国的洋节也洋外中用,大行其道,真为我们的生活幸福感到由衷的高兴,为我们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

此文写于2020.1.8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