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

说话的分寸,就是做人的分寸!

2020-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九点的太阳

听过一个故事: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非常善于演说,有不少年轻人慕名来向他求教。

一天,有位青年前来求教,那位青年自我介绍时,为了表现自己,便高谈阔论,在苏格拉底面前大谈演说如何重要。

苏格拉底等他说完后,向他索取了两倍的学费。青年不解,询问原因。苏格拉底答道:“因为我除了要教你讲话,还要教你如何闭嘴。”

正如海明威说的那样:“人用两年时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辈子学会闭嘴。”

会说话,是一种本事;懂得适时沉默,守口如瓶,是一种修养,也是人一生中最难的修行。“水深不语,人稳不言”。知人不评人,是与人交往时的一份克制,一份自律,是真正的成熟。

好的生活哲学,讲究一个“分寸感”。工作、学习当使十分力气,吃饭须吃七分饱,说话要留三分余地。

说话留余地,讲分寸,并非圆滑、世故,而是与人交往,理应尊重他人,顾及他人感受,让彼此舒服的处世智慧。

看透,是智慧;不说透,是心胸。

看破不说破的背后,既管住了自己的嘴,又给对方留有体面,这一份恰到好处的分寸感,是人生阅历和涵养的体现。

文学大师朱自清在《沉默》一文中说:

“你的话应该像黑夜的星星,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谁稀罕那彻宵的爆竹呢?”

深以为然,言不在多,希言则贵。

世界纷纷扰扰,喧哗万象,当我们投身于热闹之际,穿梭于繁华之时,也不要忘了,适时保持沉默,倾听那一份无言的声音,拿捏好做人的分寸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