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5
昨晚,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冬雨。清晨从暖暖的被窝中爬起来,突然有一种去梭子丘的冲动。其实这是一个早有的约定,民歌王决赛没去成,市文联的活动还是没去成,总觉得欠着梭子丘点什么,又觉得梭子丘有一种神奇的吸引力拉着我,好象是要圆一个梦。吃过早点,裹上厚厚的寒衣,迎着丝丝的小雨,驱车向桑植进发。
到桑植已近中午,吃过午饭,与久胜书记联系,他去了长沙,但没影响我去梭子丘的兴致。一点多,到了马合口乡政府,久胜书记不在,他还是派了一位美女陪我游览梭子丘老街。
终于和梭子丘晤面了。
当“梭子丘白族风情老街”几个苍劲大字映入眼帘,便看到700年前的大理融进梭子丘的情景。当蒙古铁骑剿灭大理国后,段福的寸白军被迫一支南下越南,不知所踪;一支东进云贵鄂湘,走在蜿蜒的茶马古道上,翻越莽荒峻岭,跨过沟壑大江,历经千辛万苦,离云南,过贵州,入湖南。留恋桑植神奇山水,感恩土家儿女情深,又深知故国难回,便群体客居于此,相亲相敬,交流融合,终成土白一家人。
踏进老街,一幢幢白族风情民居争相向我涌来,欢迎着一个土家汉子的到来。于是我疾步深入其间,感受其热情、粗旷与温馨。一座座错落有致的新房、旧房、高楼、平房分列街道两侧,一个个静静伫立,接受着我的检阅。每一幢房,不管高低,均前出重檐,青瓦盖顶;每一座房,无论新旧,均粉白墙,廊间分明。白墙青瓦,呈接白族历史,飞檐翅角,展望白族未来。
一路向前,一长条青墙白底的展板向我走来。族源历史,白族家训,白族文化,白族礼仪,梭街名人,梭街名景,尽展于上。精炼而宏大,简洁而深思;名人展梭街,励今人之志;美景上展板,希你我护卫。来梭子丘,享三道茶;来马合口,知苦甘醇;仗鼓舞姿,曼妙而粗旷;民歌洁音,清澈而婉转;傩戏唱古今,围鼓响山水。
凛冽深冬,寒冷侵骨。当白色的展板让你开始意识到冷的时候,突然一抹绿色向你拥来,由其是一所绿色学校,于是感到一股强大的暖流横贯全身。不由自主,踏入校门,校内处处翠绿,和那校舍,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刚好星期五,学生离校,老师回家,校舍内纤尘不染。拾级而上,登上学校高处。眺望对面山上的乡政府,乡政府背倚之地,苍松翠柏,和着这校内的绿,遥遥相对,相得益彰。
站在学校的高处,向前一看,向左右一望,突然一下子明白了梭子丘的由来。原来这块地形真如古代织机上的梭子,至于丘,就是一丘丘田的意思。两山夹峙的谷地,平坦开阔,背风向阳,自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经济的支撑让梭子丘富甲一方,生出一批名人才子。名流之士,自是让梭子丘声名远播。
站在学校的高处,眺望一丘丘静候的稻田,都在这冬日里贮蓄能量,为明年的又一次丰收。田养稻,稻养人,今年的稻已把梭子丘农家的仓压实。梭子丘的稻能生出50元一斤的米,肥沃、生态、有机、绿色,加上科技、勤劳、机智、网推,梭子丘定会成一支黄金打造的梭子。
从思绪中回来,回头再徜徉于老街,满街的特色小吃,林立的酒店,据说这梭子丘的饭菜色、香、味俱佳,要酸那是酸得入味,辣可是辣得可口。没有饿感,自是忘了它们的存在。
一路往前赏阅,抵达梭子丘民歌广场。梭子丘村委会和梭子丘广场并列,洋气的村委会昭示梭子丘的富强,民歌广场承载着白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这开阔的白族民歌广场,在这一年里演绎了她独有的精彩。一曲曲激情四射、激荡人心的桑植民歌在这里唱响,一个个最优秀的桑植民歌手在这里尽展歌喉,于是中国第三届桑植民歌节的民歌王在这里诞生。跟着张家界市百名艺术家不甘寂寞,奔赴梭子丘采风,寻找这里山与水的精彩,探索这里人与文的精神,激发艺术家们藏于脑中的灵感,于是这里初冬那一场最暖的篝火晚会在这里燃起。
在这白族民歌广场,邂逅了一位白族老人,聆听着他的述说。在那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老人的祖辈从这里走出去,和千千万万同辈打下了红色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