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突如其来的“退休生活”
居家不出门的头些日子还是挺自在的,有时间追剧了,有时间睡到自然醒了。网络段子说数百年来人类把动物关进了笼子,如今是动物把几十亿人关进了房子里。等把该追的剧都追完了,睡觉睡得黑白颠倒时,发现除了吃和睡,还发现银行卡里的数字越来越少,只出不进。
公司复工的通知一延再延,开学的日子遥遥无期。起初在家上网课捣腾了几天才适应,时时刻刻离不开网络。孩子一顿迷糊之后醒悟过来,她们就这样突如其来的实现了远程教育在家上学。而我们大人呢?提前过上退休生活?
退休有两个要素:一是年龄到了(55岁?60岁?)二是存够了钱,实现了财富自由。这两个要素都未达到,能退休吗?哪个起决定性作用?如果年龄到了,钱不够,能退休吗?
生活中有两个“水”不能缺,一个是生活用水,一个是薪水。生活日常自来水一停,就会有诸多不便,水务公司和物业会提前通知哪个时段停水。当我们正常工作是有收入,叫薪水。然而,2020年初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家的工作都停下来了,全国停工停市。收入中断了,花销不断,反而花销更大,抢购高价口罩、买消毒液、体温枪等防护用品、屯米屯油等。
拿我自己来说吧,我是80后,出生农村。81年的已是超生的了,我妈说79年国家执行计划生育不可以生三胎的。我的姐姐是76年的,哥哥是78年的,那个时候家里2个、3个孩子是标配。
但城镇职工家庭就不一样了,响应国家政策“只生一个好”。所以说80后是第一代独生子女。要是两个80后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就是现在典型的421家庭。
我的父母在农村仍能自给自足,还能种田耕地不用缴农业税。他们的养老问题也有我们三姐兄妹负责。
但我们80后有几个标签:当我们上小学时要缴学费,当我们大学毕业时,国家不分配工作要自己找。在我们的前面70后有分配工作,有“铁饭碗”。而在我们的后面90后是义务教育不用缴学费。80后苦逼吧?
我现是两个女儿的妈妈,是咬咬牙生下老二的。要是再晚后几年我也不敢生老二的,为什么?在深圳,教育学位房就是一座大山啊。我大女儿2019年中考,这届考上公立普高的升学率是44.5%。要让孩子考上高中,要么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要么补习。补习机构费用一年下来保守核算5万左右。上重点小学、中学就是学区房,在深圳市区没有低于10万平米的房子,吓人吧?还敢生二胎,三胎吗?能生,但是养不起呀,为什么?培养成本太高了!
有数据显示尽管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2017年、2018年,2019年的出生率是不如预期的。也就是说出生率是在下滑的,呈现少子化趋势。当我60岁时,是2041年。人口专家预测在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有4.87亿占人口总数35%,即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进入老龄化社会。当然,我也是老年人之一。
还有我们的社保基金在2035年亏空,正当我退休年龄到了,却不到社保退休金了。怎么办?靠领国家社保退休金可以生活吗?会不会等我60岁,政策改变成延期到65岁才可以领社保退休金呢?因为欧美发达国家都在延迟退休年龄啊,我们的邻居日本、韩国就已经延迟退休了。
在深圳一个月的生活费5000元,是保守估计了,一年要6万。如果从60岁活到80岁,整整20年是花钱的,20年*6万=120万。如果活到90岁,就是30年花钱,要180万。我们80后有70%的概率活到95岁。因为生活条件好嘛,医疗发达,寿命长。长寿化是常态。
当我们在享受天赐福佑长寿时,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利率也在下滑。就在疫情漫延到日本、韩国、意大利、美国、欧洲、伊朗等国时,3月3日北京时间晚上11点美联储意外降息50个基点。接着美债收益率下降,英国、德国、加拿大跟着降息。美联储又掀起全球降息潮。
自从2019年8月1日美联储结束了8年来的加息,第一次降息50基点,接着三次降息,2020年3月3日晚第4次降息。特朗普一直喊着利率要向欧洲看齐,因为欧洲央行在2019年9月12日时降息至负-0.5%,也就是说钱放在欧洲银行不仅赚不到利息收益,反而缴纳管理费,100万欧元变成95万了,你的钱会放银行吗?
我们国家的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是1.5%,随着欧洲发达国家的负利率时代,邻国日本、香港都是在负利率、零利率的界点,那么我们的央行在频繁操作降准,释放更多流动性出来,当降准的特权次数用完了之后,我们离降息也不远了。
当前全球经济生态遇到这么多的“黑天鹅”飞出,投资收益率不确定。
那么思考三个问题:
1、 我们不会依赖子女来养老,养老金靠社保不能满足生活品质。那么养老金来源于哪里?自己如何规划最有保证最安全?
2、 寿命越长,花钱越多。如何让钱够花,花得久?
3、 投资收益率不确定,养老的生活费是肯定要花的,利率趋于零甚至是负利率时代。钱放哪里可以固定利率保本增值呢?
我们的目标:建立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以满足年老不工作和不能工作时钱够花,花得够久。过上有品质的退休是需要规划,用对的工具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