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2023-06-01 本文已影响0人
浅酌慢斟
经常听人谈论《活着》一本,却许久未曾谋面,算是久匍大名无缘得见。一次在友人家里看到一本名为《活着》翻了几页。哦!它是散人集?过后不曾在意。
昨日,楠姐送我一本《话着》。唉!是小说耶!翻翻见到福贵,寻思应该是本尊。有人送那就读呗!
读到121页,义愤填膺有点读不下去,责怪楠姐为何要送这样一本伤感的书给我呢?往后读到凤霞出嫁,一顿喜欢,看到二喜和凤霞日子和美,以为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了。看到二喜、苦根和福贵相依为命。心想,苦难应该不会再来为难了吧!七岁的苦根就为着美好生活,也懂事得让人心疼,当他挥舞镰刀时,我不断祈祷:苦根,你得小心点,别误伤了自己…小心点。却不会想到一个饥饿的人会命丧一盆豆子。最让我不能释怀的是有庆的死。有庆死于对权力的膜拜,不是有庆膜拜权力,是医院那群披着救死扶伤的外衣行草菅人命勾当的“天使”或“魔鬼”。有庆对师长的爱被利用被亵渎。福贵非常抗拒这家医院,我也十分抗拒这家医院。
为什么命运要如此折磨这样的一家人?为什么厄运接二连三地降临在这样的一家?
想了许久!不舍了许久!
余华的《活着》写的不是福贵单独的一家,而是一个民族的缩影;不是福贵一家的苦难,而是一个民族的苦难。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来的苦难,五千年的荣光,就这样在福贵身上集结了。福贵活着,家珍活着,凤霞活着,有庆活着,二喜活着,苦根活着……一切都活着,生活在继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