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性别友善的国度我遭遇了性别歧视

从“男孩危机”说开来

2017-09-07  本文已影响31人  BunnyTask

我梦里见到过这样一件事情:

有一天,有个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说过:“男孩子要有男孩子的样,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样,”随后,话锋一转,说道,“现在影视剧里的一些当红的男演员们一个个变得都娘起来了,也许是我落伍了,还是当今审美取向真的有变化了?”

我想了一会儿,便认定,这个逻辑存在很大的问题,并不是说教师本身有问题,而是这句话本身暴露了极大的问题——在传统观念中,性别刻板印象依旧影响深远,甚至给许多人造成了些许不良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我们的性别观念。

其实,早在2010年年初,女声第15期曾这样介绍《拯救男孩》一书的主要观点:

“该书总结了中国男孩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至于‘危机’原因则归结为三:应试教育对男孩更不利;父教缺失与母亲溺爱导致男孩阳刚不足;流行文化特别是选秀文化盛行对男孩性别形成具有消极影响,并明确提出了造就新时代‘男子汉’的主张。”

当时女声曾这样评析“拯救男孩”论:

“当女性得到更多机会、潜力焕发,男性遭遇前所未有的性别竞争,有些人开始感到焦虑不安,并希望召回男强女弱、男优女劣的传统性别等级制,从而重建其固有的优越感。放弃传统的社会性别气质、探索性别气质的多元表演是年轻一代的自由与美丽,却被这些人以‘娘娘腔’之类的陈辞滥调施以污蔑。所谓‘男孩危机’并非真正的男孩危机,只是这些人在借忧国忧民之托辞浇灌自己大男子主义的块垒而已。”

是啊!性别刻板印象这种陈腐观念借着“男孩危机”再一次卷土重来,这些所谓焦虑不安的人却还想浇灌自己大男子主义的块垒,真的应该值得我们的警惕!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曾一针见血地说道:“女人不是生来就形成的,而是社会使她们成为女人。”(原谅我翻译有误)而男女两性虽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差异,但决定男女差异的绝大部分因素与此无关,而是由社会建构决定的。性别刻板印象就是一种社会建构的产物。

而这些人把“娘娘腔”、“外形柔美”称为为没有阳刚之气,而“上世纪80年代之后,男性研究界已经普遍接受:男性气质是多种多样的,主流社会一直致力于倡导的、以阳刚为特征的男性气质,被称为“支配性男性气质”。支配性男性气质只是男性气质的一种形式,而且是最可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的形式”(性与性别学者专家方刚《“阳刚”落伍,“暖男”上位》首发于《生命时报》2016年8月16日第2版)。这些所谓的中国社会的主流性别观点,将男性气质限定于阳刚的支配性的气质,早已落后于学术研究,并且造成对男性的伤害。例如2011年台湾新北男生因不堪被嘲“娘娘腔”跳楼身亡事件,而国内仍然在鼓吹这种性别刻板印象,把男性打扮柔美成为是“男孩危机”,妨碍了男性对服饰打扮的个性自由选择,还助力了校园霸凌,实在是害人不浅。事实上,“男孩危机”反映出了赤裸裸的性别刻板印象,阻止了我们进一步追求个性解放和全面发展,实则是一种悲哀。

虽然我没看过《战狼2》,但是这部影片展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在票房上也是可圈可点,是一部挺好的商业电影。只是美中不足的是,导演吴京说过一句“希望中国少些娘炮”,我就对此句话颇为气愤。关键的问题是,男性只要不按照所谓的“男性气质”发展的话,就不是正常人了吗?这就是赤裸裸的性别歧视!

任何一种性别气质都是一把双刃剑,且个体之间的差异远远大于性别间的差异!但是,在当下的时代中,男孩需要的不是阳刚气,是反性别刻板印象(当然,女孩们也一样)。我们不能再为所谓的“拯救男孩”大唱赞歌,更不能助纣为虐,而应该树立性别平等意识,努力关注、解决性别不平等的问题,让性别刻板印象的余孽在这个时代,没有市场!!!这样才能让“男孩危机”得以真正解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