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时间开销盘
O、写在前面
这一周,我们用时间开销盘来记录自己的时间,总结自己行为的规律,从行为背后找到自己的模式、信念。
我一直都有用ATimeLogger来做时间记录,最长的时候连续记录了一个月。
一开始觉得自己总结出了行为模式,例如:一玩手机,时间就变成黑洞,玩一个小时也不觉得长;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是拿手机查看消息的话,就很容易把早起的时间都耗在闲聊和刷公号推文上面。
那时候,对于“模式”的认知还停留在行为层面,只是找出了一个常用的行为模式。
而现在,时间开销盘告诉我,“模式”不仅是行为,更是行为背后的信念。
表面行为的改变,只是第一层的改变,是浅层的,也很容易因为一些意外就“复发”;
而信念的改变,是第二层的改变,是深层的,“治根且治本”。
下面,我就来聊聊这一周,我从时间开销盘里面得到的启发吧~
一、计划是为了贴近现实,而不是自嗨
我以往总是把一个月、一周、一天的计划安排得满满当当,严格控制放松时间,也控制放松的方式,例如一天娱乐时间只能有一小时,也不可以看剧什么的,要做一些“有益的消遣”,例如看看谈话节目啊,看看一些有文化内涵的综艺啊。
我很少把这些计划全部完成。偶尔打鸡血,也只是完成了一次两次。我也察觉了自己这种模式,但也没有想要改,心想:“虽然没完成,但始终是做了很多事嘛!”也没有想到,这种“总是无法完成目标”的计划制定方式,久而久之会让自己习惯于不完成计划,会累积挫败,长远来看不利于目标达成。
月晓姐说的这句话,让我突然看到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模式。
我的计划,最快乐的一刻就是“制定完成”的那一刻,因为看着满满当当的计划,我错以为自己已经实现了,以为自己真的可以做到,自然心里涌出一股满足感。
但好的计划,是要在完成的那一刻感到满足的。
“设定太多每天要做的事,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设定。”。
正确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时间、精力,才是真正贴近现实的计划。
这样的计划,会让你越来越了解自己,越来越相信自己,长期目标在一日日踏实落地的推进中就完成了~
二、管理状态,而非时间
月晓姐把时间分为四种属性:
1. 碎片化时间——成果导向
2. 浮浅工作时间——效率导向,e.g.能否把熟悉业务流程化,缩短常规工作耗时
3. 深度工作时间——质量导向,e.g.聚焦时间的长短
4. 个性化时间——需求导向
一般我们就以为,设定好每份时间的属性,然后去执行,就可以把控时间了。
实际上,时间是一个概念,是不可以被把控的。我们能把控的,是我们的状态。
管理自己的状态,而非时间,也能让我们更有弹性,更好地调整自己。
比如,如果你很难确定一天的所有时间段按计划行事,那么就可以直接放弃安排时间,而直接把握“属性”。
举个例子,我今天因为要参加很多聚会,很难去预判每个聚会持续到具体几点,所以时间难以把控,很难限定每个时间段做固定的事。
既然如此,我就去把控状态。例如,今天去往聚会地点的路途中、去到酒店等待朋友的过程中,我拥有一小段碎片化时间,我无法控制它的时长,那么我就尽量掌控这一小段时间的成果。这一小段碎片化时间里,我可以回复两封邮件、确定和安排下周的固定日程、简略总结本周的各项活动,为大块时间的周复盘做准备。
这样做了之后,即使我的“时间”是没法完全自主掌控的,但在这段没有事先安排的时间里,通过对“状态”的把握,我仍然做到了最大化利用。
三、发现了自己的一个固有模式
在记录时间开销盘的5天,我还发现了自己的一个行为模式——容易高估自己的精力、效率。
以前也知道自己有这个毛病,但没有去总结归纳为一个模式,停留在“知道”而已,也没有做出具体的行动。
在这个行为模式的背后,其实是我的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每天必须做了足够多的事情,这一天才算过得充实精彩”。
同时,也是我对自己真实精力水平的误判——“不管我前一天熬了多晚的夜,我今天都一定可以保持高效状态”。
听起来很让人诧异吧?把这些信念表述出来,任谁都会觉得不现实。完成目标在精不在多,精力水平也一定有高低起伏,谁还没有个心情不好、只想看剧不想工作的时候呢?
但是,理智明白的东西,情感不一定认同。而在决定的关头,充当决策者的往往是情绪而非理智。
为了让我在往后制定计划的时候,能够最快程度地反应到自己的这个固有信念,我总结出了两个金句——“不经过筛选的盲目执行,都是无用功”,“不做超人,做每天努力一点的平凡人”。
借此提醒自己,
1. 遵循二八原则,做最重要、价值最高的任务,而不是盲目地用行动填充自己的每时每刻;
2. 不要高估自己一天内能做的事,也不低估一点点的努力在长期的累积,保持弹性、踏实稳定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