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理想职业差了几步
0422晨读
晨读读完了,记忆最深的是“具体化”、“职业=领域+职位”和找领域专家或者有经验的前辈来了解三点内容。
1.具体化你的事情
“具体化”我们的技能或者兴趣,可以看到的不仅有我们对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特点,还可以体现我们平时的行为模式和思考方式。
例如有些人比较倾向于在用数据来做事,有些人比较喜欢用故事来讲道理,有些人喜欢反着来,也许是用了“凸法则”,越具体化自己的技能或者兴趣,对自己的了解会越深入,对于下一步确定领域也有帮助。因为每个企业的文化不一样,相似的行为模式更能吸引。
其次,具体化的描述,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面试时突出这点优势,更能抓住面试官的注意。
其实具体化,不仅适用于我们在罗列自己的技能或者兴趣时用上,还能用到我们在制定小目标的时候。
“希望通过这个课程能提高沟通能力”与“希望我在这次课程完成后,我能够在会议上发表自己的三点想法并采纳”那个更能体现目标的方向性呢?显然是后者,在学习或者练习的过程中会更加刻意练习对应的技能。就好像在办事的时候无处不在的“相关部门”和列明了“公安部门”来说,我知道了这个事情就是找公安部门的那个职位的人负责就能办到,效率是更加高的。
2.职业=领域+职位
这个我是没有细想过的一个点,找工作的时候也只注意到的是“领域”或者“职位”之一,同一个职位在不同的领域需要的技能或者成长空间是不同的,就以会计来说,制造业的和房地产业的就不同了,如果是在专业领域例如在会计师事务所就更加不一样了。
分析完自身的兴趣,就要分析感兴趣的行业的发展前景,两者结合找到一个平衡点。但是对于一个职场小白来说,对于行业的了解只能从网上或者已有的资料中分析,难免会有点脱节或者失实,容易被幻想蒙蔽了双眼,美化了行业的前景或者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对兴趣的热情程度。
此时,我们就要和在此行业中的了解一下行业的真实情况。
3.和专家或者前辈们来了解
不知道大家对于银行的工作有多少了解,身边的人总是很羡慕银行的员工们朝九晚五,有些地方还是双休,好像就办办业务数数钱,偶然推一下理财产品就是可以有稳定的收入,高的福利补贴。
这也许曾经是事实,但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员工们需要具备最新的业务知识,这就需要利用下班时间开会培训,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营销技能要跟上,新金融产品要跟上,这就是需要开发培训,营销推广,而且所谓的朝九晚五有很多是在关门后的清算检查和加班,更不用说突发的情况,即使被无理被骂还要笑着道歉。
旁观者无法看全行业的各方面,通过与专家们或者该行业的前辈们了解行业的实际情况,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能了解到行业的特点,以此才能确定与自己的发展方向是否一致,和自己的兴趣是否一致。
如果发现一致,能整合一个最适合的领域,与他们的沟通了解还可以发现自己与该行业的所需具备的技能有哪些是不足的,在平时有针对性地多加积累练习,增加竞争力。
其实,现在兴趣和职业不一致的人很多,但把职业发展成为兴趣的人也有很多,发现在职业中让你喜欢的点,把其成为自己的兴趣和技能,也是一份乐事,也是一份生活的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