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1——变化之渊源
(原文)
黄帝问曰:六化六变,胜复淫治,甘苦辛咸酸淡先后,余知之矣。夫五运之化,或从天气,或逆天气,或从天气而逆地气,或从地气而逆天气,或相得,或不相得,余未能明其事。欲通天之纪,从地之理,和其运,调其化,使上下合德,无相夺伦,天地升降,不失其宜,五运宣行,勿乖其政,调之正味,从逆奈何?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此天地之纲纪,变化之渊源,非圣帝孰能穷其至理欤!臣虽不敏,请陈其道,令终不灭,久而不易。
帝曰:愿夫子推而次之,从其类序,分其部主,别其宗司,昭其气数,明其正化,可得闻乎?岐伯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民气可调,阴阳卷舒,近而无惑,数之可数者,请遂言之。
(解读)
“黄帝问曰:六化六变,胜复淫治,甘苦辛咸酸淡先后,余知之矣。”黄帝问道:六气的正常生化和异常变化,连同胜气、复气、邪气等相治的关系,与甘苦辛咸酸淡诸气味先后生化的道理,我已经知道了。
“夫五运之化,或从天气,或逆天气,或从天气而逆地气,或从地气而逆天气,或相得,或不相得,余未能明其事。”但关于五运主岁的气化,或与司天之气相顺,或与司天之气相逆,或与司天之气相顺而与在泉之气相逆,或与在泉之气相顺而与司天之气相逆,或岁运与司天相生,或岁运与司天相制,我还没能完全了解其中的道理。
“欲通天之纪,从地之理,和其运,调其化,使上下合德,无相夺伦,天地升降,不失其宜,五运宣行,勿乖其政,调之正味,从逆奈何?”我想通晓司天在泉的要领和道理,并以此协调运气之化,使上下之功德能互相应合,不致破坏正常的秩序和天地升降的正常规律,使五运之气的布化运行,不致于违背其应时的政令,根据运气的顺逆情况,调之以五味,应该怎样做呢?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此天地之纲纪,变化之渊源,非圣帝孰能穷其至理欤!”岐伯跪拜了两次回答说: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是高明啊!这是关于天气和地气问题的一个总纲,是万物变化根本的源头,假如不是圣明之帝,又怎能够研究这些至理要道呢!
“臣虽不敏,请陈其道,令终不灭,久而不易。”我对这个问题的领会不是很深,不过愿意讲述其中的道理,使它永远不至灭绝而能长期流传不被更改。
“帝曰:愿夫子推而次之,从其类序,分其部主,别其宗司,昭其气数,明其正化,可得闻乎?”黄帝说:希望先生能把这些道理进一步推演一下,使其更具条理性,根据干支的类属和一般的顺序,分析司天在泉等所主的部位,分别每年主岁之气与各步之气,明了司天岁运所属的气与数,及正化邪化等变化情况,可以听你进一步讲讲吗?
“岐伯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民气可调,阴阳卷舒,近而无惑,数之可数者,请遂言之。”岐伯说:首先要确立纪年的干支,以明确主岁之气与金木水火土五运值年之数,和寒暑燥湿风火六气司天在泉的气化,则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就可以发现,人们可根据这种规律调养身体,阴阳之气屈伸的道理也就浅近易知,不被迷惑。关于它的一般理数可以加推数的,我尽量说给你听。
今天学习了变化之渊源。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