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做梦都想当赌王,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说个有趣的现象:中国人在干杯祝福时,总喜欢把"财源滚滚"、"飞黄腾达"等词挂在嘴边,对财富的渴望可谓展现得一览无遗。几乎每个人都有发达梦,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真的只是一个梦。
贫穷是所有人类都不想拥有的东西,那么大家对贫穷的定义是什么呢?
很多人至今还认为穷人就是吃不饱饭的,只有吃了上顿愁下顿,风餐露宿才叫穷人。当你的收入无法维系非生活基本需求的消费时,顶多叫生活艰难,或者大手大脚,还是不能称之为穷人。事实果真如此吗?
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V.Banerjee)和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两位经济学教授为了揭开贫穷的本质,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写下经济学畅销著作《贫穷的本质》。
贫穷不是原罪,出身阶级不能由我们选择,虽然我们可以努力摆脱贫穷,但是在某种程度上需要付出比富人更大的代价。
世人对贫穷的理解就像作者的提问那样:你以为穷人真的是吃不饱饭,没有娱乐活动吗?贫穷的本质并不是吃不上饭,而是没有从三餐中摄取足够的营养。
一个耐人寻味的穷人思维现象:摩洛哥有些人生活贫穷,每天的开销低于99美分,即便如此还是舍得购买具有娱乐功能的电视机、 DVD、音响。作者问他们为什么忍受饥饿也要买这些东西,他们回答:"每天需要干的活不多,时间没法打发,买这些家电可以休闲娱乐。"
作者在书中归结为:"穷人的生活中,还有比食物更重要的东西。总体来说,穷人的首要选择显然是,让自己的生活少一点儿乏味。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印度的食品消费一直都在下降。"
还有其他类似的问题:
穷人真的就是没文化吗?
贫穷是懒惰的代名词吗?
贫穷的人为什么总在犯错?
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过去很多社会理论作品中,贫穷确实被贴上以上标签,实际上穷人所面临的问题远比我们想象复杂得多。
这些问题,就是书中要揭露的贫穷根源。
穷人真的穷在物质上吗
汉语词汇里有个词形容有钱又缺乏文化、教养的暴富族——"土豪"。那是在过去,还是有不少土豪,自己因为意外获得一笔丰厚的财富,后代也因此受益。大多数土豪都希望孩子继承自己的生意,上学也只是图个名声,实际不指望他能通过读书发家致富,本来就足够富裕了嘛。
但是在今天,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少了,再土鳖的富豪都知道教育才是创造财富的基石,越是有钱的人,越能给孩子提供优异的教学资源。孩子出了国,就算无心向学,也至少在异国的文化环境中增长阅历,获得很多国内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
反观穷人,还是有不少人坚信早出社会工作才能致富。加上高校的扩招,文凭的含金量越来越低,在近两年的某些985高校中,研究生的毕业人数甚至多于本科生。精英教育因更多的人分得到这块蛋糕而失去了意义。
穷人从原本的"学而优则仕"、"寒门出贵子"传统观念再度退化回解放前。
"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毕业了还不是找不到工作!不如学学隔壁家的大女儿,16岁出去打工,现在做代购都月入一万五了。大学毕业生工资有人家多吗?"
"只有上了211/985才算大学生,其他的和技校毕业有什么区别?"
"不花钱的公立学校肯定难考,不难考的肯定教学水平一般,上了也考不到好大学。"
如此言论,生活中想必都有所耳闻。比起富人,穷人花费在教育上的投资是不够的,虽然不排除一些家庭的教育消费占总支出的相当大一部分。
他们把孩子教育看成一场赌博,连上个普通大学都要思考再三,更别提学费高昂的私立大学。因为他们不清楚孩子毕业后能否找到好工作,以回报他们的辛苦付出。
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甚至接受完义务教育的后代,毋庸置疑,认知是受到局限的,他们面对重大抉择时往往选择短期内能获取利益的那个,而放弃长远利益的选择。
因此穷人比富人更容易作出错误的选择!举个生活中的常见例子,出身贫穷的女孩看到男人给她买了一支口红,心里很快就认定他是对自己最好的人,从而跟他走。当后面还有其他异性给她赠送价值更高的礼物时,女孩又会摇摆不定,甚至陷入不伦关系中。
如果女孩一开始就明确自己的择偶标准,不仅仅以男方的财富多寡为标准,就不会那么轻易为物质所诱惑,婚姻的幸福度也许就会提高。
作者在书中指出,比穷更可怕的是教育缺失与认知局限。二者还会不停恶性循环,最终限制思维,错过了很多能改善贫穷的机会,使穷人的能力得不到施展。
贫穷让人失去直面问题的勇气
80年代国内有句标语:"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这句话可谓触动了穷人思维的禁区,在穷人的世界里,繁衍后代是最重要的,只有人口多了才有充足的劳动力。这种思想其实也不能怪穷人,这是从原始社会一直流传下来的人类本能。
在部落时代,生产力极不发达,劳动力的多少确实代表着一个部落的力量。想要人口多只能通过多繁衍,加上那时养活一个人的成本比今天要低很多。
但在21世纪,靠多生孩子这个办法解决养老问题已经行不通了。
很多人看到穷人生一窝孩子都会问:为什么这么穷还要生这么多?
印度男子和他的一百多个家人
这正是典型的穷人思维,遇到问题不会正面解决,而是选择一条相对来说难度较低的迂回路径。生孩子对穷人来说是天性,不需要下定决心,多个人多双筷子,又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
然而买社保或者商业保险就不一样了,在他们眼里看来那是白花花把钱送给毫不相识的他人,怎么会有保障呢?他们不敢相信在自己生病或遭遇意外时能依靠保险和社会福利来救助自己。
宁可每月少交几百块社保,也要把钱省下养孩子,等孩子成年又是一个强壮的劳动力。
穷人也不会花钱学习一个长久的技能,而是相信早晚有一天会中彩票,把零花钱都拿去赌博,把希望寄托在一个纯粹靠运气的玩意身上。
没动力存款,没闲钱投资
书中有一个核心名词叫"贫困陷阱",当陷入其中时,生存都已成问题,很多人都会说哪里还有多余的钱存起来或是拿去投资?
这与银行的理财经理向我们营销理财产品的场景异曲同工,理财经理一边鼓励客户每月做定投,客户一边解释自己工资都不够花,怎么拿去投资。这里先不谈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营销手段,存钱和投资对穷人来说其实是唯一能让他们逃出贫困陷阱的办法。
在国内,再贫困的人都有存钱习惯,但是作者跟踪采访的非洲穷人,却恰好相反。
他们认为无论怎么努力都攒不下买冰箱的钱,不如拿去买冰茶喝,解一时之瘾。
"让人奇怪的是:调查发现贫困地区当人均收入越少时,非生活消费品销量反而上升,说明他们越穷时候,比富人有更强消费念头。且消费都是生活非必须的,比如购买零食、香烟、冰箱、茶叶等。还有在非洲,为了面子,他们不管日子在艰难,都会花很多钱来举行隆重婚礼或者操办葬礼。"
这与封建年代国内的婚嫁丧礼都比如今要隆重似曾相识,直至今天,在一些偏远的不发达地区,举办婚礼和丧礼的花费都占据了他们年支出的大部分。
当然,收入少的穷人存钱肯定会比富人困难,这意味着他们唯一的娱乐或享受都被剥夺了。劳作本就辛苦,工作之余还要忍受无聊与寂寞,实在是难以坚持的。看起来非常在理的思维,就是困住穷人陷在贫困陷阱里的枷锁。
穷人更容易被高利贷压榨
穷人缺钱花时想找正规机构,却屡屡遭到拒绝。因为借钱给他们的风险很高,只有高利贷愿意借钱给他们。却没想过,最后高额利息把穷人压榨得更无翻身的余地。
其实,走银行的正规流程获得低利率贷款也是可以的,但要比富人的审批流程多了很多手续,标准也更为苛刻。这会加大穷人的时间成本,不能及时解决他们的金融需求。所以很多穷人更偏向于向审批宽松的高利贷机构借贷。
安稳心理害了穷人
很多人排斥加班,除了侵占业余时间外,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是靠增加劳动时间赚钱,会导致单位时间成本越来越低,越累反而越穷。国内大部分中小企业加班都是没有报酬的,加班等于打廉价工,预示着贫穷的开始。
可是作为打工者,完全不加班是不可能的。很多人希望找到一份好工作,就是求稳心理的体现,而加班才能保证长期在企业待下去。穷人就越发渴望通过一份安稳的工作得以生活。
作者研究得出一个奇怪的结论:穷人大多数都不希望孩子成为企业家,拥有一份稳定工作就是他们的理想。
"在印度乌代布尔93%以上穷人渴望自己孩子有稳定的工作(比如政府人员/教师/医生等)。" 这与中国的铁饭碗思想多么相似!原来不管在哪里,只要阶级相同,都会形成类似的思维。
但是作者认为,稳定工作并不是穷人崛起的最好选择。稳定工作是需要一定资本才能获取的,比如高学历,专业的技能,有价值的人脉,但这些在前文已经指出,穷人中只有极少一部分人能够拥有。
如果你是大山里出来的程序员,这份相对稳定的工作确实会改变命运,帮你实现大城市落户、公积金买房的梦想。
但是有多少人能从事这样稳定又富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并不是每个穷人都有机会坐在办公室里工作,其他光靠出卖体力的穷人,是很难获得安稳的。
《贫穷的本质》用200多页道出了人类贫穷的真相,以及以学者的角度去探究穷人到底需要什么,怎样做才能有效帮助穷人摆脱贫困。
虽然陷入贫困的情形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可也不乏个人层面的因素。另外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可能也有所差异,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一些非常有参考意义的解决思路。
只有理解贫穷的本质,才知道如何摆脱贫穷。摆脱贫穷,是迈向财政自由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