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总结#王明夫:并购重组、产业整合和企业成长
授课时间:2014年10月
目录:
一、产业史趋势:美国的摩根时代
二、读懂中国经济:前世今生何去何从
三、并购重组与企业成长:案例解析
四、回顾总结
(如何学习并购重组与产业整合)
一、产业史趋势:北美产业的摩根时代(1880-1920年)
1、背景
①铁路、通讯和蒸汽机等动力发展,为大市场大产业准备了条件;
②产业结构格局:低水平低起点重复建设,恶性竞争;
2、结果:产业失效,危及银行贷款,金融危机一触即发。
3、摩根驱动主导美国产业大重组
#摩根:美国钢铁的重组并购,资产超过15亿美元,控制美国钢铁产量的70%,进入产业升级和
#洛克菲勒:推动40多家石油公司组建托拉斯,形成美孚石油。
#杜兰特:推动200多家汽车企业合并为通用汽车,与福特共建汽车产业秩序。
产业的过度竞争格局被改变,规模经济得以实现。美国现代大工业崛起,拉开了跟欧洲工业的竞争力落差。
4、启迪
①产业集中是趋势!厂商命运,顺昌逆亡。
②现在重型和大型产业,非法不足以致强,非强不足以致大,唯大且强者生存!
③企业经营,必须立足于产业的经营思维,超越产品和生意的经营理念。
思考:1、做生意还是做产业2、所在产业领域,谁是未来王者,自己处在什么位置。
二、读懂中国经济:前世今生何去何从
1、中国经济版图变迁路线:
天下国营——民营外资企业的容许和发展——国企+民营+外资 三分天下
2、中国经济基本格局
计划经济的坚硬遗产+市场经济的商业乱世
国有经济的遗产肥缺+私营经济的野蛮生长
①坚硬遗产:行政垄断+条块分割+企业办社会
#行政垄断:中国通讯、铁路、航空、运输(中远、中外运)、贸易(中粮、中化);
#条块分割:资产配置和产业布局依照“条条块块”选择展开;不是以价值链竞争和产业结构来布局,导致产业失效。
上市额度的分配:按照省份“块块”分配额度;按照行政部门“条条”分配额度。
#企业办社会:包管企业的吃喝拉撒
②商业乱世:群起逐利,野蛮生长,小、散、乱、弱。
如何治理:
#宏观上国家命题:重组,restructure,改革让重组成为可能,得以启动。
#中观上产业命题:整合,consolation,横向同业合并,实现规模经济和市场秩序,纵向实现价值链整合,提升产业效率。
#微观上企业命题:并购或者占领资源者改良结构,merger& acquisition。
3、中国经济:微观视角
①性病医疗产业
政治高压禁欲主义——娼妓绝迹——性行为单纯——性病少——性医疗服务业欠发达
福建莆田人:敏锐感知供需失衡
②上海红双喜高压锅vs浙江玉环县乡镇企业
苏泊尔轨迹:锅顶——整锅——做锅系列——锅王——卖锅王——整体厨房——工业园区和工业产地
思考:你是什么量级的人才?怎样打造成这样的人才?所在产业领域还有逐鹿中原的地盘嘛?
怎样看中国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都是“锅顶子”公司(小行业的大公司vs大行业里的小公司 国内外市场估值的迥异)
中国经济本质:一个结构变迁经济和系统再造经济;中国经济vs欧美经济(重组&再造vs运营)
在结构变迁和系统再造中,解构与重组、散乱与整合、转轨与转型、失范与规范纠缠在一起,形成中国经济宏达嘈杂的交响乐主旋律。这对企业意味着机会与风险。
三、并购重组与企业成长
1、并购重组应用:中国重汽产业的重组变迁
#一轮重组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2000年)负债70亿,分拆为中国重汽(济南)(分为:潍坊柴油机厂+杭州发动机厂)、陕西重汽、重庆重汽。
谭旭光临危受命:稳定人心——贷款供血维持运营——转变作风没日没夜工作——狠抓管理——强化经营
2004年潍柴发展与中国重汽矛盾严重,最终由政府出面,潍柴单飞2004年,H股上市,IPO融资13亿。
重组意义:
①体制束缚:走向现代公司治理,突破体制束缚。
②优化股东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资本实力。
③扩大品牌影响,全面提高社会公信力。
2006年潍柴与中国重汽(济南)决裂,失去最大客户,单飞。
#二轮重组
1997年德隆(唐万新)的战略认识
①汽车零配件是中国比较有优势的行业,是中国人的天下。
②单产品零部件没有前途,有完整产业和系统集成。
③时间不等人,并购重组而不是自我发育成长式道路。
④盈利模式不能等候产品利润分红,而需要把战略价值和产业未来转化为当前的市场增量,以股权增值来启动资金循环。
⑤国内国际两条腿,国外产能搬迁到中国,提技术,上管理,降成本,占世界。
2000年中国重汽分拆,唐从零配件环节进入重汽整车环节。收购重庆重汽,陕西重汽,东风越野悍马。整合整车制造的整个产业线。
#第三轮重组
2004年德隆出事,湘火炬成为唐憎肉。
各方志在必得原因:
①重汽产业的增长前景
②进入壁垒:技术门槛,产品目录
③万向集团,配件行业领头。
潍柴并购湘火炬,形成整车制造中国重卡的黄金产业链,三大业务板块:动力总成,底盘总成,其他车身零配件等,形成整车匹配销售和维修服务的产业链。
潍柴厂商效应:07年收入400亿,利润20亿,2010年收入600亿,利润近90亿,净利润65亿,市值约1200亿。2009年收购法国最大发动机制造厂。
产业效应:中国重汽产业规模经济、价值链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未来20—30年全球重汽产业,必是中国人的天下。
雄才大略的企业家是产业的宝贵财富。和君商学院的分母。我愿意做。
2、并购重组:复星公司(郭广昌 梁信军)
7大产业板块,“总部—产业集团—专业公司”三层次运行结构,以冰并购重组作为其商业模式。
总部:战略指导,考虑产业进退,支持专业企业进行业务开发,建设品牌,资产保值增值,人力资源财务和风险控制等。
产业层面:主要投资产业链中的核心价值环节,通过并购和进一步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增加市场份额。
专业公司层面:系统对标管理,形成公司的成本领先优势,提高创新能力,追求品牌领先,提高竞争和盈利能力,提高行业竞争力。
复星精英宣言:今天我们选择挑战,道路充满艰辛,更有无限机遇,我们要全力以赴,创造人生奇迹,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对人感恩,对己克制,对事尽力,对物珍惜,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
3、企业成长:华润(宁高宁)
外贸+零售产业:+啤酒产业(1993年):并购+地产+纺织+石化+电力+水泥……
思考启示:
1、并购重组和投资控股是一种商业模式,无关“多元化与专业化”之争。
2、在目前的中国经济中,投资控股和并购重组的思维和打法,有着产品经营无可比拟的爆发力
3、并购重组和投资控股,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它的成功要点是什么?核心能力和物质体系怎样发育和建立?
4、并购+资本:思科+红杉资本
思科的强势崛起来源于并购重组新技术新公司,作为自己的竞争战略和成长,创造神话。
避免颠覆性技术出现对企业的影响,因此思科建立自己的“行业雷达”和“风险投资”功能,高度警惕,保持对新技术的获悉。
因此,红杉资本扮演自己的VC搭档。
其中,思科利用自己的眼光技术,产业眼光和全球网络,扫描新技术,把项目推荐给红杉资本。
红杉资本进行投资,联手思科对项目孵化培育,企业成长一定阶段,溢价卖给思科,变现回收投资,或换成思科股票,让投资变相上市。
思科成为并购大王,吸心大法将床新技术和人才整合起来,红杉成为VC大王,收益丰厚。
![](https://img.haomeiwen.com/i4703450/64227ace8913c6ea.jpg)
各方得利,各自满意。鸡生蛋,诞生鸡的循环模式。
四、回顾总结
1、
三个案例:潍柴、复星、思科
三个模式:实业模式、投资模式、“企业+基金”模式
共同主题:在不同约束条件下,以不同方式,从不同方向。共同走向产融结合,贯通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的互动和循环,一步步实现企业成长,推动产业整合。
底蕴厚度决定事业高度,和君人如何练就厚积薄发的底蕴,要走进中国商业社会的原生态。
2、经营思想启迪
中国经济增长是结构变迁和系统再造运动,它不是在结构稳态和规则确定背景下的运营经济。
在这一背景下,产业结构变迁比产品和利润,对厂商更致命,不懂产业者,不识大商机。所以,真正雄才大略的企业家,总是超越生意和产品思维,树立起产业报复和产业思维。
3、操作层面
并购重组是产业结构变迁和企业成长壮大的基本手段和经营常态。特定的企业,经常陷入这样的处境:要么你准备并购别人,要么你被别人并购。并购重组已经成为企业的必经之路。
4、经营是一种境界。企业经营中,产品VS产业、产品竞争VS价值链竞争、产品经营VS资本经营,三对罪恶相生互动。
五、学习指导:如何修炼博大精深 圆融汇通
![](https://img.haomeiwen.com/i4703450/ba28576174ef136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