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临终前连喊三声朱棣来否,为何朱棣就在南京城外不进城呢?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因病去世,年已七十的朱元璋非常伤心。朱元璋看到朱允炆十分孝顺,于是没多久就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很多人对朱元璋隔过儿子传孙子的做法十分疑惑,这是因为不了解古代的继承制度。在异族没有入侵之前,华夏文明的继承制度一直都是嫡长子、嫡长孙继承制度。
这个制度在窦太后逼迫汉景帝传位给梁王刘武的时候,时任丞相周亚夫就曾经重申过,周公制“周礼”后,只有传嫡长子、嫡长孙的,没有传兄弟的。周平王就因为嫡长子早于他去世,传位给了嫡长孙周桓王姬林。
因此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是对汉家传统继承制度的恢复,这也是朱元璋一直自比于汉高祖刘邦,汉家江山自当遵循长幼秩序,摒弃蛮夷之族的强权政治。
自从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之后,朱元璋一方面尽心辅导孙子熟悉国事,培养他成为帝国合格的继承人。另一方面再度开始清理功臣勋贵,力求为皇太孙的继位扫平障碍。
其实这个时候,朱元璋已经猛然发现,他分封其他儿子为藩王,给他们军政大权的危害了。朱标死后,秦王朱樉、晋王朱棡都曾跳出来,有争夺太子之位的想法,朱元璋把这二位狠狠训斥了一顿赶回了封地。
也不知道是凑巧还是专门安排的,秦王、晋王这两位都在朱元璋死前先后去世,所以朱元璋临终前曾对朱允炆说过,秦晋二王已死,你可以安心继位了。
但是朱元璋和朱允炆都清楚,还有一个威胁那就是燕王朱棣,甚至可以说朱棣的威胁要远远高于秦晋二王,这两位与朱标一母同胞,还有顾忌叔侄之情的可能,燕王就肯定不会的,感情没那么近。
关于朱元璋病逝前是否秘密召朱棣回京,这个其实正史中的记载也语焉不详,没有准确的定论,我们就权当是召了吧!
但是《明史》中明确记载,朱元璋临终前,曾下遗诏: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也就是说,朱元璋是禁止他就任藩王的儿孙返回京城的,那么他为什么又要秘密召朱棣回京呢?这个就十分耐人寻味了。
从朱棣方面的角度考虑,这可能是一招必杀局
第一种是朱元璋有可能改变了主意,准备改立他为继承人,登基为皇帝。这也是很多人认为朱棣登基之后,可能修改了《明太祖实录》,在里面加上了朱元璋召他回京,并且连问三声朱棣回来了吗?
第二种可能就是记载确实是真的,朱元璋确实秘密召朱棣回京,但是他不是为了传位给他,而是为了铲除后患,在临终前要把朱棣这个不稳定因素带走。
其实这两种情况,都能反应朱棣从北平出发,返回南京过程的心理变化。接到诏书后,大喜过望,以为父亲要传位给他,兴冲冲地往南京赶去。
在路上突然回过味了,这是一个杀局啊,这是老头子不放心他,要杀他朱棣啊!所以赶快跑回了北平,开始装傻充楞了。
从建文帝朱允炆的角度看,反映了政治的不成熟
朱元璋在遗诏中已经讲明白了,“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
这个皇位是他的没跑了,而朱元璋召燕王朱棣回京,肯定不是传位的事情,不管是想儿子了,还是要清理门户,都是为了后事的安排。
但是朱允炆并没有看清楚这层道理,担心燕王回京夺位,在继位后,依照朱元璋的遗诏,命令燕王朱棣返回,致使“王自北平入奔丧,闻诏乃止”,使自己失去了处置朱棣的主动权。
假使朱棣在朱元璋临终前进入南京,那么朱元璋大概率是要杀他的。如果朱棣在朱元璋死后入京,那么朱允炆就可以采取强硬手段扣留朱棣,令其无法返回北平。
当然朱允炆和他的谋臣本身就是一帮理想主义者,他们的政治智慧是极为缺乏的。对汉代削藩的知识恐怕也停留在嘴炮上,景帝的削藩,就是干最强大的,拉拢弱小的,朱允炆败的并不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