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博采众长每天写1000字

当你花足够的时间在喜欢的事情上,离成功就不远了

2016-05-24  本文已影响1598人  4b2beda060ba
Flynn的餐厅

1

年仅18岁的Flynn是全美最火的主厨。他拥有个人的餐厅,不仅上电视节目、上纽约时代美食刊封面,参加TED演讲等,还被时代杂志评为前25位最有影响力的青年之一。

Flynn1998年出生在加州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自小生活优越。由于父母厨艺太糟糕,他10岁就开始学习做饭并遍访米其林餐厅,跟大厨们学习交流,在钻研厨艺的过程中,他发现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烹饪,并确定自己的梦想是在纽约开一家个人餐厅。

作为一个“偶尔在深夜厨房”的美食爱好者,我在网上看到关于Flynn报道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又是一个“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的例证。当一个人花足够的时间在喜欢的事情上,对一件事充满热情而且专注时,离成功最近。

作为使用过Foxmail邮箱、QQ邮箱,眼下又是微信拥趸的一代人,我们要感谢一个人——张小龙。他是个“天才程序员”,念研究生时被分到微波专业,但他更喜欢软件开发,一度心情烦闷。同学对他说:你不喜欢还搞什么?去做你喜欢的。

于是在同学的鼓动下,他将全部精力放在了计算机语言上。正是“喜欢”,使他在热爱的软件领域做出成就——缔造了全球最大的移动社交软件、活跃用户达6.97亿的微信。

当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自己喜欢的,是朝着自己的理想、梦想和目标迈进,专注而努力做到极致,才有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吧。

2

我有个前同事、工友,青春年少时就非常喜欢唱歌,还是男高音的那种。每年五一劳动节、青年节、国庆节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组织文艺活动,他都是演员之一。最是记得他的保留曲目是《我为祖国献石油》、《驼铃》等,至今也还记得他化了一脸油彩在舞台上高歌的情景,声音犹在耳边。

多年不曾联系,前段时间加了他微信好友,得知他十年前已在澳洲定居。依然喜欢唱歌,在那里跟朋友成立了个演出公司,将这一爱好变成了赚钱、谋生的工作,不但经常参加当地华人社团组织的文艺活动,甚至登上过悉尼歌剧院的舞台。

我还有个前同事技校学的是车工,毕业后在工厂生产一线工作了不到三个月就辞了职。他喜欢摄影,就跑到影剧院对面租了个门面开了个小照相馆儿。那时候还没有“摄影工作室”或“图片社”这样高大上的名称。因为喜欢摄影,拍出的好照片不断在摄影杂志刊出,渐渐有了名气,他后来获得一个机会去北京发展。

现在,他在北京继续从事着自己热爱的摄影工作,并且成立了自己的影像工作室,在业内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这两个前同事把自己的喜好和所长发展成了事业,不仅乐在其中,而且以此为生。让人联想到学生时代熟悉的一句名人名言,是爱因斯坦说的: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胜过责任感。

我曾经也非常不喜欢自己在工厂时的工作,却一直在那里的生产一线呆了四年。一度还自诩“一个人能把不喜欢的工作用心做好是一种美德。”现在想想,呆在不喜欢的地方、做不喜欢的工作、与不喜欢的人相处,都是一种煎熬!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浪费生命。整个人价值感、成就感都会很差,当回首往事,只有不堪。

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干嘛不追寻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做喜欢的、热爱的事情?我到现在才愈发明白,一个人最幸运的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追寻自己内心的声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能够不迷茫、不纠结,每天乐在其中、每天开开心心。

3

我在简书上认识的作者大都是非常年轻85后、90后。年轻到我在签约作者群里几乎不太怎么敢说话。他们不仅年轻,而且文章写得好;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大都出了书;不仅出了书,有的居然已经出了三、四本;不仅出了三、四本书,大都非常明确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去年底就有个出版社的编辑联系我出书,我觉得自己写得不够好,就说暂时不考虑(出书)这件事;近日又有编辑联系了我,我想大概我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写一本书啦。这是在接触这个平台之前未认真想过的事情。

在认识猫老师之前,我连公众号自定义菜单分栏都没做,关键词回复也没有好好设定,更对自己的公众号没有清晰的定位。他用一席话点拨了我,使我获益匪浅。

猫老师是法学硕士,现在是个不折不扣的“斜杠青年”——学习型独立采访人/爱讲段子的英语老师/专治嘴笨的演讲教练/简书签约作者/自媒体运营者。

他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制定学习目标、寻找导师、向行业内最牛的人请教;他乐于分享,不仅动辄在群里发红包,而且不吝把自己的成长历程写成文章、做成课件发在简书、在他的自媒体公众号或者微信群;他打造个人品牌、整合资源、找到适合的商业模式,并开始到上海发展。

这些,源于猫老师喜欢做“自由职业者”,“想多挣点时间陪陪家人”。为了这个“喜欢”,他辞去了原来的工作。

入江之鲸也是非常优秀的作者。她是个才女,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得者,在厦门大学、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国立交通大学读过书;她只用了4个月时间,个人公众号粉丝做到10万+,文章经常被人民日报、十点读书、思想聚焦、有书等公众号转发。

在她的一篇文章里我了解到,因为对喜欢文学和写作,当年高考时她所有的志愿填的都是——中文系。现在,她专心打理自己的自媒体,把写作的爱好当成未来发展的方向。

简书签约作者大都很年轻,像摆渡人、徐沪生、彭小六、赵晓璃等,我在这些比我年轻、比我优秀、更比我努力的年轻人身上感受到积极向上的能量,他们很多人、包括猫老师、鲸鱼的公众号都保持“日更”,而且每篇文章绝不苟且。在我的公众号关注人数并不是很多的情况下,迎刃老师还主动帮我互推。除了喜欢写作,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相扶相持和执着。

4

有个大一的学生在后台留言,说自己目前在一所二流大学学着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感觉很困惑很迷茫。

我信奉“不给别人没有要求你的建议”。随着年龄增长,也在避免做“指点别人的人生”者,毕竟我自己也常充满大大小小的人生困惑。

但既然被问到,就想到了这个关于“喜欢”的话题。

“花足够的时间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我觉得是比较靠谱、而且是最容易成功的一件事。我们公司汪老师本职是一所职业院校设计专业的老师,因为喜欢设计,涉足软装饰领域,现在是这个行业的专家。

所以首先要问一下自己有什么特点特长优点?喜欢爱好擅长什么?是否能把自己的爱好发展成未来求职、谋生的职业(抑或事业)?

如果不能,为将来计,为生存计,下一步是否打算学习某项专业技能(比如英语、比如会计……等),或通过其它考试渠道升入更好的大学,比如考研等;或学某个职业资格评书,跨入喜欢的领域。前两天到公司附近的招行办事,跟一个我熟悉的理财经理交流,得知她大学学的设计,后来居然考了有国际资格认证的理财师,大学毕业后有机会做自己喜欢的理财工作;我有个表妹当年也是学霸,高考发挥失常,虽然也上了一所211的院校,离自己的目标还差很多,她在工作两年后,通过考研上了北大。

其实大多数人的困惑都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在应试教育的魔棒下,大部分的人都是随随便便学一个专业,随随便便找个糊口的工作,所以才会随随便便地生活。《月亮和六便士》中,主人公放弃稳定的证券经纪人工作、离开家,去南太平洋岛上学习画画。虽然穷困潦倒,但终于创作出绝世佳作。也许世俗的眼光觉得他失败,但因为遵循了自己的内心,“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一个人如果找到喜欢的事物、喜欢的工作,并且发展到热爱,周围的人一定要鼓励TA!去喜欢!去热爱!因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JASON同志的姐姐、我大姑姐自幼喜欢画画。但当年在父母眼里,觉得你是个学生不好好学习,整天在作业本上画画儿不务正业。

我能想象那样的场景,父母看到她画在数学作业本空白处的画儿,也许是“三打白骨精”,也许是“红楼梦”人物,气就不打一处来,就把她的本子给撕了,大概还摔在了地上或打在了她的脸上……如今的家庭聚会时,这件往事偶尔会被提起。

她后来读了中专,学幼教却没从事过一天的幼教工作。十几年前的一天,她偶然在电视上看到对一位面塑艺人的报道,内心那份跟画画儿相联接的艺术天分被重新唤醒……她在电视台辗转打听到那位面塑艺人,拜师学艺。现在已是本市“十大民间艺术大师”之一,作品曾被带到韩国、日本展出。(下图是她的面塑作品)

面塑作品

当一个人喜欢一件事,且花足够的时间在喜欢的事情上,离成功最近。因为喜欢、因为热爱,所以才能够专心致志以事此业,且不断精进以此为生,我觉得这才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之一。

微博读书书评人,某连锁企业职业经理;文章散见于意林、清华南都、中国妇女、燕赵都市报等媒体;写职场、情感文章,做美文分享,偶尔在深夜厨房。2016年践行每周读一本书,每天快乐一点点。感谢关注和分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