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专题【特训01班】作业教育-家庭篇亲子教育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是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2019-05-02  本文已影响10人  红霜老师

期中考试临近,荣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道题,学生们慢吞吞地拿出草稿本。在抽屉里搜寻半天后,找到一支笔,在纸上漫不经心地画。老师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可是学生依然无动于衷。真是河里人不急,急着岸上人。

荣老师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写下许多题目后,迅速把教室门关好,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看了一眼期中考试的试卷,这些题都是试卷上的题目,不要告诉别人。”然后竖起一根食指在嘴唇边,故作神秘地“嘘”了一声。

孩子们心领神会,赶紧拿出笔认真地做了起来,下课铃响了,老师走出了教室,可孩子们还在全神贯注地做着题。

在为荣老师的巧方法称赞的同时,我总在思考:为什么孩子们的学习态度,会有从无动于衷到乐此不疲那么大的转变呢?

是的,孩子们追求分数,而且,想用最快捷的方式取得好成绩。学生学习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为了有个高分数,分数成了孩子们学习的终级目标。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是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可是为什么孩子们会那么强烈地追求分数,看重分数?即便是小学生也是一样?这跟我们平时的教育不无关系。分数高,回家就能得到老师父母亲友的称赞;分数高,就可以享有各种好的待遇。所以孩子追求分数,究其原因是为了迎合加油的期待。

父母老师总认为,高分数就是好学校的象征,好学校就有好工作,好工作就有好前程。同时,孩子成绩好,代表自己教育的成功,父母老师脸上有光。相反,孩子成绩差,代表自己教育的失败。

所以,孩子没考好挨打,实际上是父母对自己的不满,自己有着积极严重的挫败感,说到底是生自己的气。只不过这种怨气被发泄到孩子身上而已。所以,孩子为了迎合大人们的观念,只有竭尽所能地去追求高分数,期待父母对他的接纳。

说到接纳,我想起了最近校园里的一幕。

一学习成绩很不好的孩子,妈妈每天中午给她送饭送水果,看着他吃完,陪着他聊天,鼓励他进步。妈妈没有因为孩子成绩不好认为为他的付出不值得。相反,她认为,越是后进的孩子,越需要家人的鼓励与陪伴。这个时候的陪伴与鼓励最能给予他力量。有这样的父母,孩子又有什么不能战胜的呢?

不管孩子聪明与否,做父母的都要接纳自己的孩子,正视孩子的缺点,帮助他去改变去战胜。

昨天在班上一女同学抽屉里,翻出烟、打火机、口红。当我把这消息告诉孩子父母时,父母第一反应就是,你确定,这些是我家孩子抽屉里搜出来的吗?这些东西是我家孩子的吗?会不会是别人放她这里的?我可不可以调监控?万一是别人栽赃她呢?我家孩子可不能背这样的黑锅。

在父母的心里,孩子是完美的,孩子的种种不好父母都不能接受。每次老师提出需要家长配合共同教育孩子,他们却总要努力怀疑老师的话语的真实性。孩子的种种错误面前,父母在意的不是帮助孩子去改变。

其实孩子变化,叛逆,孩子出现错误都在所难免。孩子有问题时最需要的是父母全然接纳。

这种全然接纳孩子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心理学上称成长型思维模式。

什么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呢?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能力可以努力培养。虽然人的先天才能、资质、性格各有不同,但都可以通过努力和经历来改变。面对自己的不足和有缺陷的自己时,会客观地分析,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与其相反的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这让人们时刻想证明自己的智力、个性和特征。他们会把发生的事当作衡量能力和价值的直接标尺。因此,当面对失败时,特别的挫败,因而一蹶不振,很难中山再起。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是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比如面对孩子考试成绩,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家长,会帮助孩子去总结分析考得不好的原因,并且相信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确定更加优异的成绩。

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家长就会把孩子责骂一顿,并且认为孩子只有这样的潜力,读书方面不行,并不去在这方面再做出任何努力了。

父母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父母,不在乎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只要孩子向自己预订的目标奔跑。孩子,成了他操纵的傀儡。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父母,不仅会给孩子设定一个奋斗目标,还会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他们尊重孩子,相信孩子。即便跌倒了,父母依然鼓励孩子继续前行。

王明的父母是我的同事,典型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他们认为王明上学的唯一目的,就是考上哈佛大学。他们觉得只有上哈佛,才能证明王明的聪明、能力和价值。但是王明虽然很努力,却没能考上哈佛。从此王明陷入彷徨,每天带着负罪感生活着。父母对他很是失望,平时很少和他沟通。后来,王明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父母可能不知道,他们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了怎样的伤害和影响。

老师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老师,喜欢评判学生。他们会根据学生一开始的表现,判定哪个聪明,哪个笨。然后,就轻易放弃那些“笨”学生。而且要一再强调“笨”是一直以来就如此,自己无力改变他们。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老师,会信任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孩子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致力于教会学生热爱学习、教会学生自学和思考。即使学生目前有差异,他们也会指导学生如何缩小差距。

侄子振宇不爱学习、撕作业、经常不上课。有一次,老师让他到黑板上解题。振宇粗暴地拒绝解答。但这位老师没有放弃,而是引导他尝试解答、发挥潜能。渐渐地,振宇从不爱学习的“坏”学生,变成了在课堂上的积极分子。他还爱上了写作,而且表现十分出色。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

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那么,家长或老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呢?

学会称赞

称赞孩子的方式,将塑造他们的思维模式。对的称赞方式,不是去夸奖孩子的能力,而是去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是夸他们聪明,而是要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不能泛泛而谈,说“你很棒,你很聪明”之类。

比如这样夸奖:“你的进步说明你真的很努力。你反复复习,划出重点,一遍遍练习。你的方法确实奏效了。”“你的做法真让我吃惊,你是怎么做到的?”

正确面对孩子遇到的挫折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父母表现得焦虑、表现得非常关注他们的个人能力,或者试图掩盖失败,都是不可取的。这些都容易让孩子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

父母应该对挫折表现出兴趣,比如孩子把事情搞砸了,和孩子一起分析搞砸的原因,引导孩子面对和处理困难,把困难视作学习的好机会。

重视孩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在教学中,老师需要关注孩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识记,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研究表明,如果老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他们会更相信能力是可以发展的。

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我们都是孩子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向导,愿我们努力作出改变。努力接纳孩子身上的一切优缺点,用自己最大的能量去帮助他们,用最温暖的方式让他们变得更美好。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