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情怀

烫皮

2021-04-01  本文已影响0人  清水荷_5816

高中同学聚会,来到餐厅,第一眼就看见餐桌上放着两袋烫皮,其中一袋已经打开,作为餐前小食,让先到的人一边喝茶,一边吃着烫皮。在远离家乡的异地城市聚餐,看见小时候的家乡小食,不得不说聚餐召集人是十分用心了。

有一天在火车站接人,看见一个中年男人两手各提着一个大透明塑料袋,里面装满了膨化食品,袋子的高度肯定超过半米。看上去非常像老家的特色食品,膨化了的烫皮 。我当时心想,这个人会不会是太爱吃烫皮了?从老家带回来的烫皮啦?

烫皮与南方的肠粉本质上有点像。把米泡发磨成米浆,在蒸屉上浇一薄层,蒸熟后揭下来一层熟米皮,如果这时候吃,与肠粉基本一样。如果继续下面的工艺,晾至半干时切成矩形或圆形,继续晒干,就变成了烫皮。吃的时候可以水煮、砂炒、油炸,其中砂炒或油炸出来的就是膨化食品了。可以是白味的、咸味的、咸辣的、葱香的、芝麻香的,各取所好。

以前只有过年前制作烫皮,成为过年年节小食品。如今工业化制作,包装产品可以远销外地,变成了异地城市也能享用到的美食。

一次网购偶然看见了烫皮丝,下单买了一箱回来想试试。结果快递过来好大的一箱子,里面一团一团的烫皮丝,蓬蓬松松的。水烧开后烫皮丝丢下去,瞬间软化,立刻就要捞上来,否则很快就煮烂了。

捞上来配上油泼辣子,葱姜蒜、酱油醋、芝麻花椒胡椒等调味料,再配个煎鸡蛋,或者肉丝,一把花生米,几根青菜,马上变成了一碗类似桂林米粉的烫皮丝快餐了。

烫皮丝快餐的制作方便,吃起来有别于桂林米粉,不同于方便面,自有自己的一番风味。其知名度不高,吃过的人不多。不知道你是否有兴趣一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